血管容积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治疗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scafe_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pontaneous isolated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dissection,SISMAD)是临床中少见的内脏动脉夹层疾病之一。欧洲血管外科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vascular surgery,ESVS)指南建议对于症状性SISMAD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然而仍有约14.3%的患者因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存在肠缺血风险从而需要转为有创治疗。随着腔内治疗技术的发展,腔内治疗已经逐渐成为SISMAD保守治疗失败后的首要选择。目前腔内治疗的影像学指征主要依赖于真腔狭窄程度,但由于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血供存在丰富的侧枝循环,真腔狭窄程度仅能反映SISMAD局部特征,对于SMA远端供血的整体评估能力相对有限,因此对于真腔严重狭窄患者的预防性腔内干预仍存在争议。目前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影像学指标预测保守治疗的效果以选择合适的腔内治疗的时机,这对于制定最佳的SISMAD治疗策略尤为重要。先前的研究表明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技术量化的血管容积对于部分血管疾病的预后以及手术并发症具有一定的意义。CTA可有效地呈现血管的解剖结构,并量化血管容积,而且CTA是目前最常用的SISMAD无创诊断及评估手段,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SISMAD的随访。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基于CTA对SISMAD的肠系膜动脉进行三维血管重建,并评估肠系膜上动脉分支的血管容积,探究其在预测SISMAD保守治疗效果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病历系统检索2014年6月至2021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初始保守治疗的SISMAD患者,其中14例SISMAD患者保守治疗失败纳入A组,根据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指数(Bodymass index,BMI)通过1:2最邻近匹配法匹配28例保守治疗成功的SISMAD患者纳入B组。所有患者的影像资料导入GE影像工作站,使用Volume view软件重建患者的肠系膜上动脉三维血管模型,并测量SISMAD患者的影像学指标包括血管容积、SMA开口直径、SISMAD起始距离、SMA最大直径、真腔狭窄程度以及SMA夹层长度。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与保守治疗失败有关的影像学指标,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并评估诊断效能。结果:与保守成功的B组患者相比,保守失败的A组患者血管容积降低(37.7(35.6-54.2)ml vs.54.8(43.6-63.3)ml,p=0.005),且A组的真腔狭窄程度高于B组(81.5±16.7%vs.70.5±15.7%,p=0.04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管容积(OR=0.915,95%CI(0.855-0.979),p=0.010)、夹层长度(OR=1.03,95%CI(1.001-1.06),p=0.046)、狭窄程度(OR=1.043,95%CI(1.101-1.087),p=0.043)可能是保守治疗失败相关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表明血管容积最有可能是与保守治疗失败相关的危险因素(OR=0.909,95%CI(0.841-0.984),p=0.01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结果显示真腔狭窄程度和夹层长度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691和0.686,血管容积的AUC为0.764,血管容积具有更好的诊断效能。结论:对于症状性的SISMAD患者,基于计算机三维重建测量的血管容积可能是预测保守治疗失败的有效预测指标,血管容积低于40ml的SISMAD患者保守治疗失败风险显著增加,建议对血管容积低于40ml的SISMAD患者密切监测其保守治疗结果并及时进行干预。
其他文献
背景: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及食管狭窄、巴雷特食管、食管癌等相关并发症的疾病。GERD发病率高,有逐年上升趋势,由于饮食、作息等生活习惯的影响,近些年有年轻化趋势,已成为一种危害极大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反流性食管炎是GERD常见类型之一,表现为食管黏膜
学位
背景胰腺液体积聚是指发生于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外科手术及胰腺创伤后的胰腺实质或胰腺周围异常的液体聚集。2012年亚特兰大分类标准对胰腺液体积聚这一术语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新的分类体系,即急性胰周液体积聚、急性胰腺坏死积聚、胰腺假性囊肿和包裹性坏死。其中,胰腺假性囊肿一般是在间质性水肿性胰腺炎发病4周后形成,它具有清晰的非上皮化炎性纤维组织壁,富含胰淀粉酶,里面没有脂肪及坏死性的固体碎片
学位
背景肝硬化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肝脏慢性纤维化过程,分为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肝肾综合征常常发生于晚期肝硬化即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相比于肝硬化其他并发症而言,肝肾综合征有其独特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包括循环功能障碍和肾脏灌注不足等。我们也可以简单将这种疾病理解为肝脏疾病引起的肾脏功能不全。这一时期的患者常常伴有门脉高压、顽固性腹水等临床症状。大量放腹水、感染、持续的门脉高压、消化道出血以及低蛋
学位
目的:探讨构建ICU自备药品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共200件ICU自备药品进行研究和管理,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件。对照组实施常规药品管理模式,观察组在既往常规药品管理模式基础上构建ICU自备药品安全管理模式,比较两组自备药品管理达标率、自备药品质控管理检查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观察组麻醉自备药品管理中双人双锁、交接登记、使用登记及效期管理达
期刊
研究背景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是一种多系统累及的、反复发作性的、慢性炎性疾病,最初由土耳其医生Hulusi Behcet于1937年报道。该病以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皮肤损害、眼部病变为主要特征,也可累及其他部位,包括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胃肠道、肌肉骨骼系统、肾脏等。当BD累及胃肠道时被单独命名为肠白塞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克罗恩病(Crohn’s dis
学位
背景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黏膜下肿瘤,多起源于固有肌层,呈非浸润性生长,具有潜在恶变可能。既往对于>2cm无转移的GIST,临床多采用外科手术切除。因GIST淋巴结转移率低,常规外科手术不需要清扫淋巴结且近年来随着超声内镜及内镜手术治疗方式的迅速发展,内镜下治疗2-5cmGIST逐渐被认可。目的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
学位
聚酰亚胺是目前最常用的工程塑料之一,它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同时也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在微电子领域也有广泛应用。5G通讯技术的发展对具有更低介电常数的聚酰亚胺材料提出了需求。在本文中,我们综述了近年来低介电聚酰亚胺材料的发展,并对聚酰亚胺结构与其介电性能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以期对今后低介电聚酰亚胺材料的制备提供指导意义。
期刊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和第2位肿瘤致死原因,其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75%-85%。根治性手术切除是中国肝癌分期(China Liver Cancer Staging,CNLC)Ⅰ期和Ⅱa期的肝细胞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首选治疗方案。然而术后5年肿瘤复发率高达50%~70%,早
学位
背景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是临床上常见的血管疾病之一,也是造成全球疾病负担的一个重要因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较高,最常见于下肢静脉,急性期血栓脱落可导致死亡率较高的肺栓塞;即使经过正规的抗凝治疗,后期也仍有高达50%的可能性发生血栓后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LE DVT)根据血栓的解剖部位可分为远
学位
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研究发现乳腺癌也同样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因此免疫治疗逐渐成为了乳腺癌治疗方面的研究热点。其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和白细胞分化抗原47(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7,CD47)分别是肿瘤逃避获得性免疫监视和先天性免疫监视两个关键检查点。临床研究中免疫抑制剂常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