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类黄酮中槲皮素的化学修饰及生物活性研究

来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sdvc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研究槲皮素化学结构修饰改造的方法。在不影响活性羟基的情况下,采用对槲皮素B环磺酰化反应进行化学结构修饰,合成出槲皮素磺酸的钠盐。通过测定熔点、红外分析检测及1HNMR等方法对所得产品进行结构表征。实验结果标明,槲皮素B环5/位上的H原子被磺酸基取代,合成的目标物即为槲皮素-5/-磺酸钠。对制备反应的优化条件进行了试验,采取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正交组合,确定出合成槲皮素-5/磺酸钠反应的最优化条件:物料比为1:6,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90℃,此时收率为81.85%。对槲皮素和槲皮素-5/-磺酸钠的水溶性进行了对比试验,对槲皮素质量浓度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回归方程为A=0.0084c+0.4948(R2=0.9983),由工作曲线求得槲皮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6.6μg.mL-1;对槲皮素-5/-磺酸钠质量浓度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回归方程为A=0.2110c+0.5675(R2=0.9885),由工作曲线求得槲皮素-5/-磺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864.6μg·mL-1。验证结果是槲皮素-5/-磺酸钠的水溶性约为槲皮素的131倍,增大了槲皮素-5/磺酸钠水溶性。对槲皮素和槲皮素-5/-磺酸钠的还原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的能力、清除羟游离基的能力、清除ABTS游离基的能力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为:槲皮素-5/-磺酸钠的还原力强于槲皮素;对O2-·的清除能力,槲皮素-5/-磺酸钠的EC50为0.2mg·L-1,槲皮素的EC50为0.4mg·L-1,而Vc的EC50为0.6 mg·L-1,槲皮素-5/-磺酸钠对O2-·的清除能力高于槲皮素,比Vc还高;清除羟游离基的能力,槲皮素-5/-磺酸钠的EC50为0.400mg·L-1,槲皮素的EC50为0.595mg·L-1,Vc的EC50为0.347mg·L-1,槲皮素-5/-磺酸钠清除羟游离基的能力稍强于槲皮素;清除ABTS游离基的能力,槲皮素的TEAC值为6.04,而槲皮素-5/-磺酸钠的TEAC值为6.52。数据表明,槲皮素-5/-磺酸钠的抗氧化能力和清除游离基的能力均比槲皮素有所提高。采用滤纸片法对槲皮素及其槲皮素-5/-磺酸钠的抑菌性试验,得出结论为:槲皮素及槲皮素-5/-磺酸钠对变形杆菌、大肠杆菌及啤酒酵母菌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最低抑菌浓度试验结果表明,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好,它们MIC均为:125μg·L-1;对变形杆菌和啤酒酵母菌的抑菌效果较好,MIC分别为500μg·L-1和250μg·L-1;数据表明槲皮素-5/-磺酸钠对三种受试菌的抑制能力比槲皮素有所增强。上述研究表明:槲皮素经结构修饰后,既增大了其水溶性,又增大了抗氧化能力,还提高了抑菌活性,从而大大提高了生物活性及其利用率。
其他文献
核质杂种鱼染色体以及肌肉LDH和MDH同工酶、营养成分的测定齐福印,许桂珍,张永春(内蒙古哲里木畜牧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42)郑明霞,苏秀兰,闫美荣,刘庆平(内蒙古医学院)我们在硬骨鱼类的细胞核移植研
1大气成分及相关特性变化观测研究1 Observational studies of atmospheric composition and related properties 1.1 Aerosol and gaseous pollutant characteristics durin
目的:观察分析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O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SOM患儿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就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化主题的开发策略做以分析,包括利用社会生活资源;开发学生生活资源;挖掘家庭生
消费结构的合理变动是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内蒙古城镇居民消费有所增加,但居民消费率却逐年下降且消费结构不合理,严重地制约着经济的健康发
在本文中我们初步讨论了电压敏感型惠斯登电桥的灵敏度、有效数字以及数字万用表内阻引起的误差.
如今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对林业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广,并且林业资源对于生态环境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使用林业资源的同时必须也要积极采取相对应的保护措施。与此同
通过对输气管道阴极保护系统存在问题的排查分析,阐述了阴极保护施工、检验、测试的重要性,为以后阴保工程调试运行提供经验。
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十分迅速,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推广、宣传绿色农业种植技术,通过加大推广力度和宣传力度使农民
研究背景与目的血管生成在胃肠道肿瘤发生和转移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结肠癌、胃癌、肝癌、胆管癌等的发生和转移。在已知存在众多血管生成因子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