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诗选》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jiao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明诗选本《皇明诗选》为研究中心,从文献学角度论述《皇明诗选》的成书、著录和版本等情况,并根据知人论世的原则,结合时代背景,对编者云间三子(陈子龙、李雯、宋徵舆)的交游及生平经历进行梳理。针对诗歌理论的研究上,通过归纳散见于诗选中的诸多评语,结合三子的其他诗文著作,采用文本分析法解读其内涵,进一步完善云间三子现有的诗论思想研究。
  本论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构成:绪论部分,主要评述《皇明诗选》及云间三子的研究现状,阐明论文写作的意义与采取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以介绍《皇明诗选》的编选概况为主,以地域背景、社会及诗坛背景的角度探究《皇明诗选》的成书原因,又通过对其著录情况、版本和体例的梳理,补充《皇明诗选》的文献学信息,最后针对“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本”中的错谬进行勘误。第二章则从云间三子的编者身份、三子与清初诗家之承继关系两个方面,围绕《皇明诗选》的编者展开研究,不仅明确了三人的订交顺序和交往情况,还探讨了清代后继的流派与作家对云间三子的正面接受。第三章为《皇明诗选》的诗学理论研究专题,通过对《皇明诗选》的序言、凡例及评点部分进行文本细读,整合提炼出云间三子共同的诗学观,即复兴七子,重提复古;尊唐贬宋,尤取盛唐;忧时托志,风雅精神以及诗歌形式的格调论。第四章则重点分析《皇明诗选》的文学史地位,同时将此书置于清初文坛的背景下进行观照。清人仿照《皇明诗选》的体例和内容编刊明诗总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诗选评语的多处引用,都是对此选价值的直接肯定。最后的结语部分总结清代诗话对《皇明诗选》或褒或贬的态度,表明诗选虽然存在门户习气、评选不精等缺陷,却并不妨碍它在后世诗论家中的深远影响。
其他文献
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是一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诗集和散文集共计三十几部,留下了数目庞大的评论文章和书信稿件,在他所有的文学作品中,小说是最为世人所熟知的。在世界范围内,对赫尔曼·黑塞的研究从未停滞,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曾出现过“黑塞热”现象,国内对黑塞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内外对赫尔曼·黑塞小说的研究基本停留在对传统叙事学、美学、
学位
中国古典戏曲中普遍存在诗歌羼入的现象,这些诗歌参与了戏曲呈现的各个方面,深刻影响着戏曲文体的建构。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  绪论首先介绍研究意义和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本文以中国古典四大名剧为主要研究文本,在系统论述古典戏曲中诗歌的存在风貌时兼及《元刊杂剧三十种》和毛晋《六十种曲》中的相关作品,放弃《全元戏曲》等体量较大的作品集,研究对象为其中的诗体,不包含词、曲。  第一章主要整理归
学位
元话语标记不涉及命题信息,但是缺少元话语标记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受话人对语篇的理解。本文以西方修辞学为研究视角,以言语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中国金融类企业年报中的董事长致辞和董事会报告为语料,将元话语标记看作商务交际中重要的修辞工具,无论是研究视角还是语料选取都具有新颖性。本文旨在揭示元话语标记在商务汉语语篇中的重要性,并分析中国金融类企业年报的发话人如何根据不同修辞动因选择不同类别的元话语标记。本
学位
彩调作为广西影响力最大的地方剧种,其过往研究和剧目整理都有了一定规模和深度,但多集中于单个区域的资料收集和个体艺术家的经历,对彩调剧目的系统研究尤其是针对现代新创小戏剧目的收集研究有所不足。这给本文留下了较大的研究空间,本文的论旨由此生发。彩调传统剧目的产生大多年代久远,它作为民间戏曲,历经多番波折与盛衰,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新中国成立以来,如何做好传承保护工作,一直是业界和政府努力在做的事情。本
学位
李洱作为中国当代文坛里最引人瞩目的新生代作家之一,以其独立自主的创作精神、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和渊博深厚的理论积淀积极进行着小说叙事实验的各种探索和研究。李洱不仅接续了先锋小说的创作内核,而且承纳了新历史主义小说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在小说创作过程中,李洱既有对小说文体形式、审美风格的智性探索,又有对各种现代叙事技巧的自由运用;同时,李洱小说聚焦时代历史洪流之下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揭示人类的生存境遇和精
学位
现代壮剧是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广西壮剧团成立以来出现的一种脱胎于传统壮剧的新兴壮剧表现形态,它积极地吸纳了壮剧三大分支——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壮族师公戏的艺术表演特点,并融合了现代化的表现方法,从内容到形式上都让壮剧焕发出新生面貌。有关现代壮剧的研究成果不少,大多集中在剧目以及剧作家具体的创作成果研究上,立足于民族学视野对其审美文化进行研究的成果不多,这给本论文研究留下了较大的空间。现代壮剧所体现的民
学位
东汉顺桓灵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影响了诗歌演进。这段时期,诗歌本身内在的发展规律也对诗歌演进产生影响。本文拟以东汉顺桓灵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为大背景,细读诗歌文本,分析重点作家作品,剖析诗歌创作的内容,探寻诗歌的艺术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全文分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范围、交代了选题的缘由,通过对研究史进行梳理,提出了论文的创新之处。正文部分,分三章展开。第一
学位
六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动荡的时期,时局的动荡带来了思想观念的异动与断裂,志怪小说萌生于这样的背景下,经历了集中的繁荣期,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独特样式。六朝志怪小说具有文学与文化的双重属性。六朝志怪小说在搜奇列异的表征下蕴含着浓厚的伦理意味,拥有隐秘的伦理秩序肌理。本文从志怪小说的文本入手,结合历史文化背景,结合伦理学、叙事学等视域考察其中的伦理关系及伦理思想。第一章分析其中不同伦理主体的互动
学位
明清两朝是中国古典诗学的总结和反思的时期,注本是中国古代诗歌传播和研究的重要形式。本论文选取了产生于明末清初的顾宸《辟疆园杜诗注解》为研究对象,将其放置在中国古典诗歌注释学的视角下进行考察,分析该注本的注释过程、注释系统、艺术批评、思想阐发和注释理念,由此探究杜甫诗歌在当时的接受情况,管窥明末清初杜诗学的发展。第一章《辟疆园杜诗注解》的注释过程。结合文献记载,研究注释者顾宸的生平情况,总结了《辟疆
学位
魏晋南北朝节日诗歌的书写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民俗文化,还反映了当时贵族阶层的政治观念、文学观念、美学观念等。不同节日诗歌的书写蕴含了不同的要素,因此需要从不同的维度考察这些节日诗的书写。魏晋南北朝节日诗歌中占据数量优势地位的有上巳诗、七夕诗和重阳诗,因此对于这三类节日诗歌的研究成为重点。这些节日诗各自书写的内容和题材都不一样,写作这些节日诗歌的环境和背景也不一样,对于这些节日诗歌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