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成为发展主题。经济增长方式向以技术进步为主导的全要素生产率驱动支撑的集约型增长的转变,是在人口红利式微、资源重新配置效应减弱的现实背景下,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突破发展瓶颈、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增长理论强调内生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技术进步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途径。因此,更加关注形成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和动力源泉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在考察一个国家技术进步时首先要确定一个国家技术进步的模式,而非技术本身。基于技术进步的来源,技术进步的实现路径主要有以技术引进与模仿为主的外源式路径和以自主创新与赶超为主的内源式路径。那么何种技术进步方式可以更加有效地显著促进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我国应该采取怎样的技术进步战略以实现与前沿经济体的技术收敛?在我国区域要素禀赋不均衡性、“马太效应”显著以及行业要素禀赋结构差异性、技术进步偏向性显著的现实背景下,本文以要素禀赋为切入点,提出与要素禀赋相匹配的适宜性技术进步路径能够有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分别在中性技术进步和有偏技术进步假设条件下,提出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适宜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假说,并利用我国区域层面和行业层面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探讨有利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适宜性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本文主体内容安排如下:在理论研究方面,在中性技术进步假设下,利用南北技术扩散理论分析范式归纳推理并提出要素禀赋积累水平与技术进步路径层次相匹配是进行适宜性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关键;在有偏技术进步假说下,利用技术进步偏向理论推导并提出要素禀赋结构与技术进步偏向相匹配是进行适宜性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前提。在实证研究方面,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研究假说进行实证检验。在全国层面,通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工具变量估计和稳健性纠偏估计、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三种技术进步方式——技术引进、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以及自主创新、模仿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在区域层面,运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以人力资本水平、技术差距、经济发展水平、制度环境为代表的要素禀赋对于自主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门槛特征;并依据门槛模型结果设计有利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适宜性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战略。在行业层面,通过测算行业技术进步方向指数,依据行业技术进步偏向与要素禀赋结构的匹配性划分行业类型;运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检验自主创新、模仿创新、技术引进在技术进步偏向与要素禀赋结构相匹配的行业、技术进步偏向与要素禀赋结构相失衡的行业中对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影响效应;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基于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适宜性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文章的主要结论包括:不同区域和行业应该根据要素禀赋积累水平、要素禀赋结构升级情况选择与其相匹配的适宜性技术进步路径以促进形成稳定的、可持续的技术进步从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引进、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对于我国整体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发挥着显著的积极影响,并且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对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区域间、区域内和总体空间溢出效应均显著。但不同技术进步方式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影响效应存在区域差异,自主创新仅可以显著促进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中西部地区自主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影响效应却并不显著。区域层面的门槛回归结果也验证了理论研究假说,只有当一个地区以人力资本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差距、制度环境为表征的要素禀赋跨越了相对应的门槛,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才能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在低于要素禀赋门槛水平的地区,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起到抑制作用或影响效应并不显著;基于此,将我国区域划分为核心层、外围层和中间层,处于不同圈层中区域的适宜性技术进步路径不同。在行业层面,通过测算技术进步方向指数,就35个样本在考察期内的平均水平而言,33个工业行业技术进步呈现资本偏向特征;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对要素禀赋结构与技术进步偏向相匹配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发挥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自主创新影响效力较大,但技术引进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仅模仿创新对要素禀赋结构与技术进步偏向相失衡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正向影响效应显著,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对于该类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影响均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