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裔科幻作家姜峰楠作品的伦理反思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mathayus04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姜峰楠(Ted Chiang)是当代最富盛誉的科幻作家之一,也是第一个获得“双奖”(星云奖和雨果奖,科幻界最重要的两个奖项)的华裔科幻作家。1990年他首部作品《巴比伦塔》问世来的20多年间,他只发表了13篇小说,却获得了为数不少的科幻奖项。他的作品充满了奇异的观点、惊人的想象、强烈的感情、细致的记叙和深刻的思想。本文拟从伦理学的角度分析其作品中的伦理问题,目的在于通过考查姜峰楠在其作品背后所表现出对未来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现实社会问题的伦理思考,以期待可以拓宽国内姜峰楠科幻小说的研究视角,并为科幻小说及华裔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论题。本文以《赏心悦目》《软件体的生命周期》《七十二个字母》为主要的文本材料,选取社会公正伦理秩序、人工智能体的伦理困境以及生命伦理危机三个视角,由浅及深,层层递进深入,探讨其伦理问题。除去介绍和结论部分,本文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聚焦于《赏心悦目》中审美干扰镜引发的社会公正问题:审美干扰镜是否能消除人性中所固有的偏见与歧视?从小说的内容和写作形式上来探讨他在社会、政治甚至人性上的公正伦理反思,认为人性不可能消失,所能依靠的是通过社会文化和教育的影响来逐渐改变。第二部分关注《软件体的生命周期》中人工智能的伦理困境:伦理身份、经验与情感、自由意志。通过深入探讨数码体在自我认知、与人相处以及自我追寻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伦理困境,从而得出姜峰楠的人工智能伦理观及他对人类中心主义和边缘群体身份认同的伦理反思:科技时代物的异化和人的物化导致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对峙,而人类自身的行为本身才是解决其伦理困境的关键。第三部分思考了《七十二个字母》中关于生命的伦理危机。本章以生命观、生命的延续以及生命的选择三个方面深入展开对生命伦理的讨论,探讨是否科技的进步可以实现生命的绝对平等与自由,人造人能否改变人类免于灭绝的命运?通过研读,得出结论:科技无法代替生命的自然性和神圣性,而科技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和服务人类,将科技的伦理问题回归到科技本身的目的性,即转变自私自利的科技伦理观,追求为全人类服务的崇高目标。通过对三篇代表作的伦理问题的分析与总结,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华裔科幻作家,姜峰楠不仅仅关注科技的进步,也关注科技改变所带来的伦理问题,站在一个全人类的角度关注整个人类的发展与走向。他将科幻小说中的科技与现实的伦理问题相结合,探讨科技发展与人类发展的种种伦理困境,从而试图寻求人类与科技和谐发展的科技伦理观,这对当今世界具有普遍意义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语言是一面镜子,照的是操持该语言的一切,如文化、思想、社会、习俗等。而翻译是两面镜子,它把一面镜子上的成像用另一种语言反射到另一面上。在中韩两国的跨文化交际中,翻译扮演
近年来“啃老族”这一现象在欧洲一些国家日趋普遍,这种在现代社会中孩子成人后仍然依靠父母生活的现象引起了许多社会学和心理学专家的关注。   “啃老族”这一词源于英文
以EGC2040龙门式加工中心立柱为研究对象,对其铸造工艺进行研究,通过Any Casting软件对铸件充型、凝固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缩孔缩松缺陷进行预测,根据模拟与预测结果对原工
近年来西方哲学和文论已经开始了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研究的转向,同时翻译研究也以翻译的文化转向为契机开始了由主体性研究转向主体间性研究;但是主体间性决不是对主体性的否
约翰·缪尔(1838-1914)被尊称为美国“国家公园之父”,他对于美国原始荒野的保护得到了民众甚至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认可。他的一生都在义无反顾地寻求大自然、尤其是未经人
2010年底至2011年初,在中东北非地区发生了被西方媒体称为“阿拉伯之春”的政局动乱。这场动乱发源于突尼斯,在短时间内迅速波及整个地区的多个国家,并颠覆了突尼斯、埃及、利比
被认为是当代美国最重要剧作家之一的山姆·谢泼德在美国剧坛上和爱德华·阿尔比,戴维·马梅特享有同样的盛誉。家庭三部曲《饥饿阶级的诅咒》,《被埋葬的孩子》以及《真正的
复仇是存在于人类发展历史各个阶段的普遍文化现象,它反映了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经历过的各种苦难和磨练。千百年来,复仇在社会秩序和人类活动的构成上留下了深刻影响,在文学中
25年前,赛灵恩(Xilinx)公司发明了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如今,以FPGA为代表的可编程芯片应用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尤其在ASSP和传统ASIC之间出现的市场缺口上,FPGA将开辟出新的领域,而目前席卷垒球的金融危机更是成为FPGA迅速发展的催化剂。可编程技术势在必行  可编程应用正当时,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来自市场的驱动力。由于现在不断变化、细分和更加专业化的市场,导致产
2011年6月,由美国康菲石油公司作业的蓬莱19-3油井在中国渤海湾发生溢油事故,引发了中国媒体和民众对跨国企业在华社会责任问题的关注和讨论。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以微博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