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动态建模和协同控制仿真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4444w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是电力系统的一个新的发展和研究方向,在能源的高效利用及灵活调度方面具有极大的潜能和优势,是我国缓解能源紧缺和改善能源结构单一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设计了一个由微燃机冷电联供系统、光伏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蓄电池以及电制冷机组成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研究工作围绕其动态建模和协同控制展开,即通过机理建模和试验建模方法,在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各子系统的动态模型,并为各子系统的功率控制、直流母线的电压控制以及整个系统的协同控制设计控制策略。论文基于模块化建模的思想,按照工作原理对微燃机冷电联供系统进行模块分解,基于物理学守恒定律建立其机理模型;对系统进行扰动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分析出影响冷电功率的主要因素,为设计控制策略提供了基础;基于系统的机理模型,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算法辨识出该系统的Hammerstein模型;为实现冷负荷跟踪,提出了一种基于Hammerstein模型的非线性动态矩阵控制算法H-DMC,算法通过对非线性部分求逆补偿了模型的非线性,将非线性对象的控制转化为线性问题,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较传统的PID控制器冷负荷跟踪效果更好,抗干扰能力更强。论文对直流微网中其他发电子系统的建模和控制进行了研究,采用电导增量法实现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采用双向DC/DC变换器控制蓄电池充放电功率;采用电流前馈控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功率;采用自抗扰控制器控制直流母线电压,仿真结果显示直流侧各发电子系统控制效果良好。论文在完成各子系统控制策略设计的基础上,从两个时间尺度对整个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进行协同控制。在小时间尺度上研究直流微网的并网控制,采用同步PI电流控制算法实现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跟踪控制,并且通过逆变器两侧的电流变化,与直流侧燃料电池电流前馈控制、直流母线电压自抗扰控制和蓄电池充放电控制进行协同,实现了综合能源系统并网后的能量供需平衡,仿真结果显示交流侧电功率跟踪控制效果良好,且输出的交流电满足用电标准。在大时间尺度上研究系统的能量调度,以经济性最优为目标函数,充分考虑设备的启停和冷电耦合,建立日前经济调度模型,采用OPTI工具箱求解0-1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优化模型是合理的,对各子系统的功率协同跟踪有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根据《2019年中国能源集团500强分析报告》,我国能源电力系统为新旧能源混合的多源体系架构,并亟待电力能源产业的智能化革新和产业升级。电力网络智能化是我国能源技术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电网智能化包括基于先进传感器技术的电网自主态势感知和调控等多个部分,其中电网自主态势感知在整个智能化进程中具有基础性的重要地位。然而,目前针对智能电网态势感知研究中光伏出力数据生成往往受限于大数
快速城市化进程和技术的发展给公众健康带来严峻挑战。进入精细化发展时代,我国城市建设越来越关注人的获得感,提升公众健康水平成为高品质城市空间环境所追求的目标,城市开放空间作为公众接触自然和进行户外休闲性体力活动的重要空间受到多方关注。然而现阶段理论层面对开放空间与体力活动的关联研究较少,难以对健康导向的城市开放空间规划建设提供空间落实层面的有效指导。笔者参与的溧水总体城市设计项目以建设健康城市为背景
This research work is on pedestrian and bicyclist safety and the impact of PTAL levels upon them and when it comes to safety,pedestrians and cyclists are at an inherent disadvantage.Associations like
学位
科技的发展和大量学术活动的展开催生了对学术服务的需求。学者画像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应用之一,旨在建立学者多维度标签模型,为专家推荐等上层服务提供结构化数据基础。基于人口统计学属性的学者基础信息标签抽取和研究兴趣标签发掘是开放学者画像问题中的关键任务和热门方向。对此,现有的研究多数基于传统方法构建,存在成本较高、性能受限等问题。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其在多项任务上表现出超越传统方法的优势。以此为背景,
随着人们对工业建筑遗产的认识逐步加深,其改造再利用也成为保护的主要途径,并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然而实践中对工业建筑遗产中频繁出现的三角形桁架结构的处理方式比较单一,大量案例将其作为空间塑造的展品直接暴露在观者视域之内,以强调工业建筑不加装饰的结构理性。然而这种结构与空间关系的处理方式仍停留在桁架结构物质实体层面,并未考虑其结构自身也对空间的形成以及高效利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首先,通过对三角形桁架以
面对建筑设计行业产能过剩、国内经济转型和互联网浪潮兴起的新时代,当代中国建筑学教育所沿袭的旧体系已难以为继。在这一背景下,建筑设计教学作为建筑学教育的核心环节,正在经历着教学理念的转型:教学模式从传统的知识的单向输出逐渐转型为基于交往和互动的共同探索,越来越提倡教师作为引导者,学生作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互动学习”。在此基础上,作为教学场所的建筑教学空间应该做出怎样的调整来适应这种
磨煤机是燃煤机组的重要辅机设备,其运行状况将直接影响整个电站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此外,在长期的煤粉磨制过程中,还存在设备安全、零部件老化磨损等问题,导致磨煤机性能退化甚至发生故障,制约着电力系统安全生产运行。论文以直吹式制粉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中速磨煤机为研究对象,开展磨煤机状态监测与性能退化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以磨煤机机理特性为依据,对某660 MW燃煤机组的中速磨煤机进行灰箱建模,通
火电机组作为电力最主要生产力,其控制效果直接影响到能源的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传统的热工过程控制方法面临建模不精确,控制策略设计困难,在线求解计算量大等难题。考虑到深度强化学习无模型,无需在线求解的特点,本文尝试将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应用于热工过程控制,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热工过程应用框架与基本应用原则,并给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热工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同时根据多变量热工过程进一步完善了基于深
近年来,国家对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的标准日趋严格,燃煤电厂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脱硝系统的控制优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SCR脱硝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存在输入输出约束的大迟延非线性对象。由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可以直接处理过程约束和大迟延特性,并具有内在的容错和隐式解耦能力,在SCR脱硝系统的控制中具有广阔的应
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步伐加快,但是风、光和水等资源的波动性与用电需求增长放缓等原因,造成了严重的弃风、弃光和弃水现象,导致可再生能源大量浪费和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电转气技术,借助冗余新能源电能电解水生成氢气,然后氢气与二氧化碳发生甲烷化反应生产可大量储存的合成天然气,其技术核心是甲烷化。目前商业化的甲烷化技术均是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和配套的催化剂,为了控制反应器的温升,通常需要采用产品气再循环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