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质量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研究——基于金融生态环境视角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309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处于经济转型与金融市场化的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中介的发展密切关联。但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仍不健全,债券市场占资本市场比重小、企业债券净融资额低,股票市场持续动荡、股权融资受到抑制,银行债务融资成为对我国企业非常重要的一种融资渠道。贷款是银行的主要经营方式,也是其经营利润的主要来源。为了维护自身权益,银行在进行信贷决策时会充分评估债务人的经营状况等信息,决定是否放贷并制定最优债务契约,以将不良贷款率降至最低。银行一般会通过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两方面进行信贷评估。一方面,银行信贷人员会测试财务数据的关联性来判断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和违约可能性;另一方面,作为非常重要的非财务指标,公司治理因素已被银行信贷人员用于企业风险的评估当中。内部控制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其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报告质量以及企业经营效率,而银行正是基于企业财务报告以及经营状况评估信贷风险。那么,在我国相关监管部门以及企业对内部控制建设高度重视的大环境下,内部控制建设水平的高低是否会影响到银行的信贷决策行为,是很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
  二十一世纪初,美国安然、世界通讯等大型国际公司发生的财务丑闻,充分暴露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重大缺陷,极大地削弱了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为了加强会计监管,促使我国经济健康发展,自2006年上交所和2007年深交所分别发布内部控制指引之后,财政部会同五部委相继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等相关文件,表明我国相关管理部门和监管当局对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情况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内部控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内部控制建设情况、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因素、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的研究等学术文献不断涌现。而较少有相关文献研究银行等外部投资者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提高的反映,也很少有文献研究宏观因素对内部控制经济后果所起的调节作用。鉴于此,本文从银行的角度,研究其作为投资者是否能识别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进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给予更长的债务期限,并结合我国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状况,研究其对内部控制与银行信贷决策关系的影响。
  银行贷款作为我国企业主要的债务融资方式之一,其信贷决策直接会影响到资金需求企业的发展状况。作为债权人,由于与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银行处于信息的劣势地位,往往面临着借款企业的信用风险问题,从而不利于控制银行信贷风险。而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机制,对企业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首先,有效执行的内部控制可以提升公司财务报告质量、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并有限保证企业经营的合规合法性,如果公司内部控制质量高,意味着该企业更具可信性。其次,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与企业经营活动密不可分,使其能够良好运行,并确立一套机制识别、分析和应对企业风险,以实现企业目标。一般情况下,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越强,越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使得银行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前景更有信心。最后,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的公司,越倾向于向投资者透露更多的信息,信息的全备使得银行认为企业可隐秘的不利信息减少,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风险溢价。因此,内部控制能够影响有效的影响银行的信贷决策。据此,本文提出假设1: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高,所获取的银行贷款成本越低,债务期限结构更长。另外,内部控制与银行信贷决策之间的关系会受到金融生态环境这一宏观因素的影响。相比在金融生态环境好的地区,在金融生态环境差的地区,文化的缺失使得道德风险问题更加突出,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增强银行对企业的信任,金融工具等的低效也使得内部控制信息可以作为银行信贷决策的有效替代机制,因此,高质量内部控制可以降低风险溢价,减少银行债务融资成本。而在债务期限这一方面,在金融生态环境差的地区,长期贷款分配额度有限,政府的干预以及关系等非正式机制的作用使得只有国有企业、大企业等能够稳定获得长期贷款,内部控制所起到的作用甚微,相反,在金融生态环境好的地区,在制定长期信贷决策时银行非常看重企业的内部控制信息。据此,本文提出假设2和假设3:相对金融生态环境好的地区,在金融生态环境差的地区企业内部控制对银行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更为显著;相比金融生态环境差的地区,在金融生态环境好的地区企业内部控制对银行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更为显著。理论上讲,金融生态环境及其不同维度都会对内部控制与银行信贷决策之间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地方政府干预银行信贷决策的后果是破坏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自由信贷契约。当信贷资金的发放和偿还主要由政府拍板时,银行就没有必要提高他们的职业审慎和评估技术,自然不会看重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高低。银行的信贷决策一旦缺乏独立性,不论其它外部环境如何,内部控制等企业信息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都将被大大弱化。据此,我们提出假设4:金融生态环境的四个指标中,政府治理对内部控制与银行债务融资能力关系的影响最为显著。
  通过对2009-2013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非金融类上市公司5027个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单变量分析、多元回归分析以及稳健性检验,本文研究得出:(1)内部控制能够对银行信贷决策产生影响,表现为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越高,银行债务融资成本越低,也更容易获得长期贷款。(2)内部控制与银行信贷决策之间的关系会受到金融生态环境这一宏观因素的影响,并且,不同的信贷政策会受到不同方向的影响。相比金融生态环境好的地区,在金融生态环境差的地区,内部控制对银行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更加显著;相反,在金融生态环境好的地区,内部控制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更加显著。(3)金融生态环境的四个维度对内部控制与银行信贷决策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是不同的。相比金融发展和经济基础,政府治理对内部控制与债务期限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更显著,制度与诚信文化对内部控制与银行债务融资成本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最显著。另外,本文发现,相比银行债务融资成本,内部控制对贷款期限的影响更加显著,这与内控控制建设和实施在企业能够起到长期作用是相符的。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上市公司、银行以及监管机构都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对上市公司而言,其管理层应该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并完善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制度;对银行来说,鉴于其在制定贷款政策时对内部控制的关注度不够全面高效,银行应该完善信贷评估机制,充分利用内部控制等信息,以使银行的信贷决策过程更加合理高效;在监管机构层面,其应该加强对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及时修订内部控制政策,同时,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政府治理以及制度与诚信文化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制定有很大的影响,政府应该降低对银行以及企业的干预,并因地制宜的加强不同地区的制度与诚信文化建设,以实现信贷资金更加有效的配置。
  本文可能的贡献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文探讨了在不同的金融生态环境中,企业内部控制对银行信贷决策(包括银行债务融资成本和债务期限结构)的差异影响,剖析了在金融生态环境下内部控制对银行信贷决策的作用机制。第二,本文将银行信贷决策分为债务融资成本和债务期限结构两方面,并以金融生态环境为切入点,分别探讨内部控制对不同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揭示了银行在制定不同信贷政策时对内部控制信息的关注度不同,为了解我国银行在进行信贷决策时的决策依据提供了有益思路。第三,关于内部控制与银行信贷决策之间的关系,本文进一步探讨了金融生态环境的四个指标对其关系的调节作用,揭示了金融生态环境中政府治理、制度与诚信文化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更加强烈,应当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
其他文献
利率市场化的趋势不可阻挡,2004年以来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代表的利率市场的发展,标志着利率市场化机制的逐步完善。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加快了利率市场化进程。2013年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全面放开对贷款利率的管制。2015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将存款利率浮动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在未来几年,利率制度在我国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最终将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实现由
学位
期刊
期刊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球经济后金融危机的时代背景中,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加上国内经济增速同样延续放缓势头,所以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经济环境看来,我国经济目前无法摆脱下行压力加大与转型升级优化并存的复杂情势。在我国经济当下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下,2014年10月17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主要从健全主动退市制度、实施重大违法公司强制退市、退市指标多元化、明确
学位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资本市场中的参与者也越来越多,其影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由于资本市场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对于不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投资者而言,了解公司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公司所披露的财务信息,因此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直接影响着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际资本市场中的财务重述现象越来越严重,从1997年到2006年近10年的时间内,美国发生财务重述的公司增
学位
公司治理是一套管理公司的机制、程序、政策和惯例,是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分配问题。伴随着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该项研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更多的人开始对传统的股东至上的治理理论产生质疑,在此基础之上,1963年斯坦福学院的学者提出利益相关者的概念,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形式对公司投入资本
学位
过去的几十年,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几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改善,但是对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总体健康状况而言,不能仅仅看到它的发展速度,更要看到发展的质量,要求做到既快又好。回顾我国经济过去几十年的发展道路不难看到,主要是以粗放式发展模式为主,通过加大要素投入带来的规模效应和廉价劳动力的成本优势来推动经济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在快速产生经济发展效果的同时,其弊
学位
产业集群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是由于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规模效应、溢出效应、外部经济效应等,使集群内企业间的交易成本降低,特别是由于知识的溢出效应,使企业的创新成本大大降低,提高了整个集群的竞争力,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有效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经济组织形式,日益受到学术界、经济界以及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  目前国外学者主要对集群中知识溢出方面进行分析,并没有对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创
学位
期刊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