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诗汉译中的审美传递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xx198907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诗是英国文学的瑰宝和精华,集中体现了诗歌形式美与非形式美的高度统一。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和刘宓庆现代翻译美学理论的指导下,本文对有关英诗美学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英诗汉译中审美信息传递的若干问题。 本论文由下述五章组成。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英诗诗学基本概念并对中英诗歌理论、诗体学加以比较。第二章结合“功能对等”理论和有关诗歌翻译理论初步探讨了翻译的目的以及诗歌翻译的特点。作者认为,诗歌的灵魂在于诗歌的美学效果和艺术价值,即诗歌中各种形式美和非形式美的综合,因而传递原诗中的这些审美信息相应成为诗歌翻译的重点,这也正是本文选题的主旨所在。基于以上认识,第三章和第四章,即本文的主体,分别就英诗汉译时各种形式美和非形式美的传递进行了研究。诗歌的形式美,指的是诗歌在诗节安排、诗行长短排列、音韵节奏等方面所体现出的效果与艺术性。与形式美相对应的是诗歌非形式系统所承载的审美信息,即非形式美信息,具体体现在诗歌遣词造句,意象选取和意境营造诸方面。它根本地反映着一首诗的神韵,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诗人和译者对形式系统的选择。诗歌翻译不仅要保留原诗形式美,更要取得与原诗在非形式系统上的高度统一。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因此在很多情况下难以实现形式上的一一对应。当形式美与非形式美难于同时传递时,非形式美的传递是第一位的,必要时可牺牲一些形式对等来求得译诗与原诗在整体精神和意境上的统一。因为,翻译,归根结底,是一个对原文所有信息进行整合处理的过程,译文应当是原文在译语中的整体有机再现。在此基础上,本文第五章综合讨论了英诗审美信息的传递,指出在翻译中由于各种差异所造成的审美信息流失通常可以通过发挥译语优势得到补偿,从而使译语读者得到与原语读者尽可能相同的感受。 完美的诗歌翻译虽然并不存在,但对原诗非形式美和形式美的无限逼近却是所有译者需不断努力的目标。
其他文献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区域自治的关键措施之一。宁夏的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工作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应深化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增强其针对
肿瘤的发生发展不仅与基因的突变或缺失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与正常组织细胞相比,肿瘤细胞内存在着代谢的重塑或异常改变。这种代谢的异常改变与肿瘤细胞的命运决定过程密切
通过对北部湾经济区四个城市2014年的10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将四市的智慧城市发展建设水平分析结果进行排序与评价,提出促进“智慧城市群”协同建设发展的对策
目的 研究总丹酚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跳台法和断头法 ,观察总丹酚酸对缺血再灌注小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作用和耐缺氧能力的影响。采用化学法 ,观察
开展不同剪切角度的压剪实验和疲劳实验,研究压剪作用下盐岩的力学特性和晶体位错特性,基于损伤力学观点,建立以位错为度量指标的损伤关系模型。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大于45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A股5月15日收市,深股通已用额7.84亿元,当日剩余额度512.16亿元,占比98.49%。截至15日收盘,深市港股通已用额度8.97亿元,当日剩余额度411.03亿元,占比97.
本文在中国画本质发展的逻辑起点上,对绘画的抽象性语言应用于水墨画这一艺术现象进行论述、分析,从中西方文化选择的不同角度出发,兼顾传统、现在、未来的历史衔接关系,阐述了中
多义词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 兰盖克(Langacker)等对此多有论述。但他们的研究多属于在个别词汇研究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一种假说。这固然有利于提高人们对多义词的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农村和农业为起点,继而扩展到城市和其它产业,从微观到宏观,进而又促进微观改革的逐步深化。改革的根本目标在于转变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