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US-TBNA诊断纵隔淋巴结肿大377例临床—影像—病理分析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584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377例行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n 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 NA)的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的临床及其病理资料,探讨纵隔淋巴结肿大的病因及疾病谱,同时比较导致纵隔淋巴结肿大不同疾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为纵隔淋巴结肿大的病因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应用EBUS-T BNA行纵隔淋巴结穿刺的37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病例记录等临床基础资料,综合气管镜资料、肺部影像学资料及EBUS-TBNA病理诊断结果,分析纵隔淋巴结肿大的病因及疾病谱,同时将所有病例分为良性病变组与恶性肿瘤组(恶性肿瘤组为EBUS病理找到明确肿瘤细胞),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部影像学特点。结果:1.一般资料:共入组377例行EBUS-TBNA的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其中男性226例,女性151例,年龄范围15-90岁,平均年龄(59.14±13.37)岁。377例患者经EBUS-TBNA共穿刺纵隔淋巴结508个,共计穿刺1037针,每个患者平均穿刺1.35个淋巴结,每个淋巴结平均穿刺2.04针,每个患者平均穿刺2.75针,穿刺的纵隔淋巴结包括2R、4L、4R、7、10L、10R、11L、11R、12L、12R组。最常穿刺的淋巴结、穿刺的针数最多的淋巴结均为第7组,其次为4R组淋巴结。2.纵隔淋巴结肿大的疾病谱:377例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恶性肿瘤组患者227例(60.21%),良性病变组患者130例(34.48%),恶性肿瘤导致的纵隔淋巴结肿大明显多于良性疾病,有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肿瘤组中小细胞肺癌71例(18.83%),腺癌67例(17.78%),鳞癌38例(10.08%),癌未分型(病理只找见癌细胞)35例(9.28%),转移性癌10例(2.65%),肺肉瘤3例(0.79%),大细胞癌1例(0.27%),淋巴瘤2例(0.53%);良性病变组患者中肺炎41例(10.88%),淋巴结结核25例(6.63%),间质性肺病17例(4.51%),结节病15例(3.98%),支气管扩张9例(2.39%),矽肺6例(1.59%),结核性胸膜炎3例(0.80%),其他(良性病未确诊)14例(3.71%);未确诊良恶性20例(5.31%)。恶性肿瘤组中前三位病因依次是小细胞肺癌、腺癌、鳞癌,良性病变组中前三位病因依次是肺炎、淋巴结结核、间质性肺病。3.良性病变组和恶性肿瘤组临床症状比较:357例明确病因的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其中恶性肿瘤组227例、良性病变组130例,恶性组与良性组表现为咳嗽分别占79.74%、66.92%,咳痰分别占66.08%、46.92%,气短分别占34.80%、34.61%,发热分别占16.30%、33.08%,胸闷分别占22.03%、17.69%,胸痛分别占16.74%、11.54%,咯血分别占16.74%、11.54%,水肿分别占2.64%、1.54%,肩背部疼痛分别占1.76%,2.31%,声音嘶哑分别占3.96%、0%,四肢无力分别占1.76%、0.77%,无症状分别占5.29%、4.61%,两组中前三位常见临床症状均依次是咳嗽、咳痰、气短。恶性肿瘤组咳嗽、咳痰、声音嘶哑症状发生率高于良性病变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良性病变组发热的发生率高于恶性肿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4.良性病变组和恶性肿瘤组影像学特点比较:357例明确诊断的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其中恶性肿瘤组227例、良性病变组130例,恶性肿瘤组纵隔淋巴结直径平均为20.03±12.52mm,范围10~76mm,良性病变组纵隔淋巴结直径平均为15.07±4.77mm,范围10~32mm,恶性肿瘤组患者纵隔淋巴结直径明显大于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与良性病变组患者纵隔淋巴结直径在10~19mm之间的分别有137例(60.35%)、109例(83.85%),20~29mm之间的分别有54例(23.79%)、17例(13.08%),30~39mm之间的分别有18例(7.93%)、4例(3.07%),包含及超过40mm的分别有18例(7.93%)、0例(0%),其中良性病变组患者淋巴结直径范围在10-19mm的比例显著高于恶性肿瘤组,恶性肿瘤组淋巴结直径大于40mm的比例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肿瘤组与良性病变组纵隔淋巴结数量为多发的分别为209例(92.07%)、122例(93.85%),单发分别为18例(7.93%)、8例(6.15%),淋巴结融合分别为20例(8.81%)、6例(4.61%),淋巴结钙化分别为5例(2.20%)、9例(6.92%),坏死分别为4例(1.76%)、0例(0%),恶性肿瘤组与良性病变组纵隔淋巴结多发率、单发率、融合率及坏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良性病变组纵隔淋巴结钙化发生率高于恶性肿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肿瘤组与良性病变组中肺部影像学表现为结节影分别占52.86%、65.38%,肺内肿块分别占45.37%、4.61%,条索影分别占16.74%、37.69%,间质改变分别占15.42%、26.92%,斑片影分别占9.69%、18.46%,支气管受压狭窄分别占24.67%、7.69%,胸腔积液分别占26.87%、6.15%,空洞分别占4.85%、4.62%,渗出改变分别占1.32%、4.61%,支气管扩张分别占0.44%、8.46%,毛刺分别占6.61%、0.05%。恶性肿瘤组中前三位影像学特点依次是结节、肺内肿块、胸腔积液,良性病变组中前三位影像学特点依次是结节、条索影、间质改变。恶性肿瘤组组患者肺内肿块、胸腔积液、支气管受压、毛刺发生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良性病变组结节影、条索影、间质改变、斑片影、支气管扩张等发生率显著高于恶性肿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5.EBUS-TBNA安全性分析:377例纵隔淋巴结肿大并应用EBUS-T BNA进行诊断的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是出血、头晕、恶心及咳嗽等,严重并发症如死亡、气胸及纵隔大血管破裂出血等均未发生。结论:1.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常见的病因主要包括恶性肿瘤(60%)和良性病变(35%),其中恶性肿瘤导致的纵隔淋巴结肿大显著多于良性病变。恶性肿瘤组中前三位病因依次是小细胞肺癌、腺癌、鳞癌,良性病变组中前三位病因依次是肺炎、淋巴结结核、间质性肺病。2.恶性肿瘤组、良性病变组中前三位常见临床症状均是咳嗽、咳痰、气短。恶性肿瘤组咳嗽、咳痰、声音嘶哑等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良性病变组发热的发生率高于恶性肿瘤组。3.恶性肿瘤组患者纵隔淋巴结平均直径显著大于良性组,且大直径淋巴结(大于40mm)的比例明显多于良性组,良性病变组患者纵隔淋巴结钙化率明显高于恶性肿瘤组,而多发率、融合率、坏死率无明显差异。4.恶性肿瘤组中前三位影像学特点依次是结节、肺内肿块、胸腔积液,良性病变组中前三位影像学特点依次是结节、条索影、间质改变。恶性肿瘤组肺部影像学特点中肺实质内孤立的肿块或肺实性结节、胸腔积液、支气管受压、毛刺发生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5.EBUS-TBNA是诊断纵隔淋巴结肿大的安全、有效的手段。
其他文献
蛋白质糖基化是一种重要的翻译后修饰,糖链与蛋白质氨基酸连接的位点称为糖基化位点。糖蛋白质组学的分析一般包括糖基化位点的检测,糖链结构的解析和完整糖肽鉴定。糖蛋白组学分析的样品处理步骤一般包括蛋白质的酶解、糖蛋白或糖肽的富集、去糖基化和脱盐等。然而目前的大多数方法只能单一地分析糖基化位点和糖链,不仅操作耗时并受到毫克级蛋白质起始量的限制。本论文基于枪头设计了一种简单、集成化的糖蛋白质组学技术(sim
下你曲铅锌矿床是位于冈底斯北缘银铅锌成矿带内中段北侧的热液脉型铅锌矿床,研究程度较低。本文通过矿床地质、岩石地球化学、成矿流体及物质来源等的系统研究,完善了矿床成因模式,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出了方向。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下石炭统永珠组变质碎屑岩和古新统典中组火山岩,其中穿切三条逆断层和一条正断层构成的自南向北的逆冲系。矿体呈脉状赋存在北部断层破碎带中。矿石为原生硫化物类型。成矿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石英
钾离子等一些阳离子在生物体内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钾离子的检测分析也不可避免地成为热门课题之一。新型的化学传感器——基于离子载体的光学纳米传感器,相比于其他种类的传感器,其拥有体积小、制备简单、可批量生产、样品损伤小等一系列优点,这使得它在体内实时分析、生物成像以及医疗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潜力巨大。基于离子载体的纳米传感器由离子选择性电极发展而来,纳米尺寸以及引入溶剂化变色染料已成为此类传感器的前沿,相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是一种致病性细菌,主要感染对象是肠上皮细胞。细菌在感染宿主时,会黏附在上皮细胞表面,对微绒毛进行黏附与抹平的损伤,使其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详细讨论了天然产物(-)-α-kainic acid的全合成研究工作;第二部分是金属锰催化的酮的不对称氢化。第一部分是烯炔环异构化反应在天然产物(-)-α-Kainic acid全合成中的应用。以(-)-kainic acid为主要代表的kainoid amino acids是一类结构独特的氨基酸。多数kainoid amino acids家族的分子都具有优
非对称微纳马达是可以将外部的化学能或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自身动能的微纳米器件。因其在物质传递及载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红细胞(RBC)是人体中最简单的细胞,它的细胞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非免疫原性。红细胞膜已被广泛应用于微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复合了红细胞膜的微马达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从而能够实现其在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靶向治疗。本论文以红细胞膜为模板制备
目的: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常伴有睡眠异常,睡眠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ic,EEG)的参数发生改变十分常见,但睡眠脑电图参数是否能作为抑郁障碍
磁暴和亚暴是磁层动力学的基本过程,都是地球空间能量输入,耦合和耗散的过程。磁层与电离层的耦合是磁层磁暴和亚暴期间重要的物理过程,对其深入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并对空间天气预测有研究价值。磁场中电流体系是磁层内能量物质输运的基础结构,深入分析电流体系构架对于揭示磁层亚暴机制有重要意义。论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前两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亚暴现象及其物理过程和电流体系,第二章对所涉及的卫星计划
本文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应用沉积学基本理论,结合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研究了神农架地区中元古代神农架群台子组的沉积特征、划分了沉积相类型,总结了台子组沉积演化规律,根据他人沉积模式,画出台子组的沉积模式。台子组底部由蛋青色砂砾岩、下部由灰色、肉粉色细粉晶白云岩组成,中部为灰绿色、浅灰色石英中、细砂岩、粉砂岩与深灰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互层,上部则发育粉砂岩—泥岩韵律。通过研究台子组地球化
[目 的]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目前已成为我国在册吸毒人员滥用最多的毒品种类,严重威胁社会安定并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其中肠道出血、梗阻等并发症引起的肠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