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絮凝生物过滤处理微污染窖水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uceLee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极为匮乏,受限于地区经济水平欠发达、供水条件薄弱等因素,集雨窖水在部分缺水村镇地区多为不可替代的唯一饮用水水源。雨水在汇集和储存过程中常受到外界环境污染,致使水质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用水安全。为改善西北地区微污染窖水用水水质,本文提出了微电絮凝生物过滤组合工艺,利用自制旋转阳极电絮凝装置对窖水进行预处理,目的是去除窖水中部分悬浮物、部分有机污染物以及总磷,降低出水中污染物负荷;将生物滤池作为二级处理单元,主要作用是去除水中悬浮物与氨氮,并进一步降低水中其他污染物浓度。在对电絮凝单元和生物过滤单元参数优化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实验前后极板表面形貌及元素,结合组合工艺稳定运行阶段进出水三维荧光分析,对微电絮凝生物过滤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窖水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究。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旋转阳极电絮凝运行参数优化。以铝板为阳极,钛板为阴极,采用自制旋转阳极电絮凝装置处理模拟窖水,通过对极板间距、电流密度、阳极旋转速度与电解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发现电絮凝在阳极旋转条件下可提高离子结合机会,生成更多金属络合物,并通过强化气浮等作用提高污染物去除效果;得到了旋转阳极电絮凝预处理窖水的最佳运行工况,在极板间距为10 mm,电流密度为2.68 m A/cm~2,阳极旋转速度为150 rpm的条件下电解40 min后,反应器对浊度、UV254、CODMn、NH3-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71.88%、44.73%、35.96%和92.67%。(2)电絮凝过程对极板的影响研究。利用SEM、EDS技术对比分析了实验前后阳极表面的形貌与元素,发现铝板在电絮凝过程中出现“点蚀”现象是因为其表面电解速率不均匀,水中存在的Cl-通过与表面覆盖Al(OH)3反应生成了溶解性的Al(OH)2Cl2-,进一步加深了铝板的点蚀程度;阴极板的SEM与EDS图反映出水中钙、镁离子会在钛板表面生成沉积物,降低反应效率,故需及时对其进行清理。(3)生物过滤的挂膜启动。生物过滤以沸石作为挂膜载体,可发现启动期间以去除有机物为主的异养菌的生长周期相较于以去除氨氮为主的自养菌更短,因此应以NH3-N的去除率稳定作为生物膜成功负载的依据。经过22天的自然挂膜后,CODMn和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29.12%和77.07%,且此时沸石表面存在较多微生物,可判定挂膜启动成功。(4)生物过滤参数优化。通过研究生物过滤的处理效果与水力负荷、滤层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水力负荷通过影响污染物与生物膜的接触时间进而影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当滤池水力负荷为0.9 m~3/(m~2·h)时,对各个污染物的去除率最高;污染物在滤池中不同高度的去除效果则与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分布有关,滤池对浊度、CODMn、UV254和TP的去除主要发生在进水端,而对NH3-N的快速去除则出现在滤池的中段,本实验75 cm的滤层高度能够满足出水的要求。(5)微电絮凝生物过滤工艺进出水分析。采用区域积分法对进出水三维荧光图进行分析,发现原水以难生物利用的腐殖类有机物为主,其荧光强度比例高达64.42%;经组合工艺处理后荧光强度有了明显的降低,去除率为31.08%,其中电絮凝单元对腐殖类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好,生物过滤单元对类蛋白物质的去除效果较好,二者相互补充层层递进,使出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6)微电絮凝生物过滤工艺降解污染物的机理探究。模拟窖水中浊度与CODMn主要依赖于电絮凝生成絮体的吸附絮凝作用与生物过滤中的填料截留、生物代谢作用去除;氨氮的去除以生物滤池单元的硝化作用为主,电絮凝单元的析氯作用为辅;UV254通过电絮凝单元形成的絮体的吸附絮凝作用与Cl-的间接氧化作用共同去除;TP则依赖于与溶出的Al3+生成难溶物,并通过滤池截留去除。
其他文献
目的: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作为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的主要有机组成成分,可引起多种呼吸系统疾病。本课题组前期体内外研究发现,低分子量-PAHs(Low molecular weight-PAHs,LMW-PAHs)可引起大鼠肺组织和人肺腺癌基底上皮细胞(A549)发生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学位
近年来,我国集中供热系统供热区域不断扩大,一些供热主干管道长度已经超过20km,加之我国冬季供暖对管网供热性能和供暖室内环境舒适度的要求不断提升,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供热系统控制方法的研究难度。由于实际测试成本颇高,控制方法的研究往往依托于计算机仿真模拟进行。快速且准确地建立供热管网的拓扑结构及系统设备模型,且模型满足分析供热管网动态平衡过程的要求,对供热系统的合理化控制研究意义重大。目前我国使用的大
学位
坡面薄层流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尤其降雨径流形成的坡面流、路面径流水力特性研究,是坡面、路面水力侵蚀和污染物移输特性研究的基础。目前对于坡面薄层流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由于高精度测量手段试验数据较少,理论上与传统明渠流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坡面薄层流水力特性相关研究结论并不统一。本文基于定床有机玻璃水槽,利用高精度粒子图像测速仪(PIV)进行坡面薄层流流场特征值量测分析,考虑三种坡度(5°、10°、1
学位
通过对网格絮凝池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不同网孔形状(正方形、三角形)以及不同网格板尺寸对流场的影响。三角形是在网格板开孔率不变的前提下,由正方形演变而来。首先是通过对正方形网孔与三角形网孔流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网孔形状对网格絮凝池流场的影响;然后改变三角形网孔网格板的网孔尺寸、格挡尺寸,研究网格板几何尺寸变化对流场的影响。且在前期的模拟研究中,通过数值模拟流场与PIV测量流场的对比验证,得到R
学位
目的:胃癌(Gastric Carcinoma,GC)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我国部分区域和人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长期处于较高水平。本研究通过分析胃癌高发地区人群胃癌发病高危因素、收集胃癌患者组织标本进行检测、构建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MNNG)亚慢性暴露大鼠模型、MNNG染毒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
学位
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得重金属废水的排放日益增多,我国作为镉(Cd)资源大国,Cd污染问题不容忽视。Cd作为一种毒性高、隐蔽性强的重金属,在人体中累积会对肾脏、肝脏和免疫系统等器官组织带来不可逆的伤害。污泥生物炭(SBC)是市政污泥经限氧高温热解后的主要产物,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官能团,对水中Cd2+的去除具有一定潜力,但SBC存在孔隙结构阻塞、表面官能团有限等问题,限制了SBC的实际应用
学位
目的:建立纳米氧化镍(Nickel oxide nano particles,NiONPs)致肺纤维化大鼠模型和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 fetal lung fibroblast 1,HFL1)胶原沉积模型,探讨NiONPs致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差异表达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 RNA),以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NiONPs致肺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学位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评估在黑色素瘤中抑制泛素特异性肽酶14(USP14)逆转维罗非尼耐药的机制,并研究USP14抑制剂b-AP15抗肿瘤的机制;体内实验探讨b-AP15与维罗非尼联用对裸鼠异种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1.通过体外实验评估b-AP15对耐药黑色素瘤的抗肿瘤作用并研究抗肿瘤机制:(1)USP14/UCHL5和Skp2在黑色素瘤中的表达:Ⅰ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USP14/U
学位
近年来,黄河水源净水厂排泥水的直接排放,不但加重了水环境污染,还浪费了大量水资源。目前,我国正在重点整治黄河流域生态问题,而最直接的治理途径就是通过实现净水厂排泥水的“零排放”和资源化利用。因此,本研究针对黄河水源净水厂排泥水的水质特性,采用强化混凝技术处理排泥水,通过优化混凝、回用及脱水试验参数从而高效低成本地处理排泥水,对排泥水强化混凝和回用增强混凝效果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排泥水资源
学位
一方面,北方冬季供暖能耗占据相当比例,其如农宅等孤立建筑的清洁供暖亟需因地制宜、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电力峰谷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使“停机”、“弃风”、“弃光”等现象频现,严重影响了电力事业的健康发展。空气源热泵低温条件下的不经济,低温地板辐射电采暖的舒适、蓄热、可控、方便等特点,以及峰谷电价政策和相对成熟的太阳能光电、风电等技术,使蓄热电地暖技术有望成为孤立建筑清洁供暖、电力移峰填谷最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