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果杨PtrLBD39介导应拉木形成的转录调控网络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oneknow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木由于受到风力或光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原本直立生长的树干发生倾斜或者弯曲,为重新定向到一个平衡位置而产生生长应力,产生这种应力的部位被称之为应力木(recation wood)。在被子植物中,应力木产生于倾斜或弯曲树干的上部,称之为应拉木(tension wood)。应拉木与正常木(normal wood)相比具有一种特殊的木质部组织,主要表现在具有较小以及较少的导管细胞,并且其木质纤维细胞的内壁含有一层较厚的胶质层,该层具有纤维素含量高、木质素含量低、结晶度大和微纤丝角小等特性。较高的纤维素含量和较低的木质素含量使应拉木非常适合于制浆造纸和生物燃料的生产。基于木材的特性,应拉木被认为可以作为一种有价值的模式系统用于研究木材的形成。然而应拉木形成的生物学过程中,其转录调控机制还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以木本模式植物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为实验材料,对控制杨树应拉木形成的关键转录因子及其转录调控网络(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y network)进行了鉴定和解析。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生长4个月大的野生型毛果杨温室植株为研究材料,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开展人为弯曲90°实验,分别进行0天、3天、5天、7天、14天和21天6个不同时期的处理。通过组织切片观察和染色,确定不同时期处理后应拉木形成细胞层数。采用激光显微切割(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技术精确收集应拉木形成过程中不同发育时期的木质部细胞,通过转录组学分析鉴定出来自56个不同基因家族的1506个差异表达转录因子,表明植物在受到重力或机械力胁迫时具有复杂的调控关系。对1506个差异表达转录因子进行变异倍数的排序,鉴定出在4个时间点(5、7、14和21天)中表达排在第一位的Ptr LBD39,以及具有相同表达趋势的同源基因Ptr LBD22。同时,Ptr LBD39和Ptr LBD22在正常分化次生木质部(对照组,弯曲0天)中几乎不表达,在受到重力或机械力胁迫时表达量逐渐上升。综合以上数据分析说明Ptr LBD39和Ptr LBD22可能参与并诱导应拉木的形成。(2)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创制杨树ptrlbd39单突变体和ptrlbd39/22双突变体。在正常直立生长条件下,突变体在植株的高度、茎节数量、细胞水平结构以及木材组分分析上具有与野生型相似的表型。在重力或机械力胁迫下,ptrlbd39和ptrlbd39/22突变体的应拉木形成受到显著抑制,不对称生长明显减弱,尤其是ptrlbd39/22双突变体以上表型更为显著;同时,ptrlbd39/22双突变体植株中纤维素含量降低约6%,木质素含量增加约18%。以上结果表明,Ptr LBD39和Ptr LBD22在应拉木形成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并存在功能冗余性。(3)基于CRISPR编辑的ptrlbd39/22双突变体植株转录组学的分析结果显示,敲除Ptr LBD39和Ptr LBD22导致双突变体植株中应拉木形成相关转录因子和功能基因、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相关基因的表达受到明显的增加或抑制;同时,突变体植株中木质素单体生物合成酶基因Ptr CCo AOMT2、Ptr C4H2、Ptr CCR2、Ptr PAL1和Ptr PAL3的表达显著上调,与次生细胞壁合成相关的纤维素合酶基因Ptr Ces A4、Ptr Ces A7(又称Ptr Ces A7-A)、Ptr Ces A17(Ptr Ces A7-B)、Ptr Ces A8(Ptr Ces A8-A)和Ptr Ces A18(Ptr Ces A8-B)的表达显著下调。以上结果表明Ptr LBD39和Ptr LBD22可能直接或间接调控这些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应拉木的形成。除此之外,在干旱胁迫中起到关键调控作用的Ptr NAC006转录因子在ptrlbd39/22双突变体中显著上调表达。在重力或机械力胁迫下,通过表型与木材组分的分析发现,过量表达Ptr NAC006基因显著抑制了应拉木的形成,并且纤维素含量降低约27%,木质素含量增加约30%。结果表明干旱响应转录因子Ptr NAC006参与应拉木的形成,同时作为负调节因子抑制应拉木的形成。(4)利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Ch IP-seq)鉴定Ptr LBD39的直接靶基因。基因组中结合位点分布分析显示,Ptr LBD39结合位点主要富集在启动子区域,占已识别结合位点总数的43.22%,共有512个Ptr LBD39的直接靶基因在3 kb启动子区域内包含一个或多个Ptr LBD39结合位点(p-value<1e-05);与LBD蛋白优先结合的“CGGC”核心序列在Ptr LBD39结合位点中显著富集,说明Ch IP-seq数据分析的可靠性。通过整合分析杨树ptrlbd39/22双突变体的RNA-seq数据和Ptr LBD39转录因子的Ch IP-seq数据,建立了Ptr LBD39介导的杨树应拉木形成的转录调控网络。在该多层级基因调控网络中,Ptr LBD39直接调控26个新的应拉木响应转录因子。综上所述,本研究明确了Ptr LBD39和Ptr LBD22转录因子通过介导杨树应拉木形成的转录调控网络进而调控应拉木的形成,研究结果为利用分子育种技术进行林木材性遗传改良提供新线索。
其他文献
为应对干旱环境,植物进化出了一套复杂的调控机制。因此,深入了解植物是如何响应干旱胁迫及分子机理尤为重要。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广泛分布于植物基因组中,但关于lnc RNA在木本植物中的抗逆调控机制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鉴定的一个受干旱诱导的lnc RNA,命名为lncW20,提示其可能参与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的抗旱调控。分析l
学位
采用植物病理学、菌物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等方法,用引进于英国的11株生防菌株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h xylophilus)进行灭杀筛选试验,从中筛选出具有高效杀线作用的生防菌株PL7,并利用其发酵液萃取物对松材线虫进行灭杀试验、室内生物测定等研究;同时对PL7进行分类地位验证、生物学特性测定、安全性检测和萃取物对松材线虫生理指标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11株生防菌株
学位
粗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功能和结构组成部分,在森林生产力、养分循环、分解、生物多样性和固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形成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库。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量的研究试图将粗木质残体的特征与森林演替、群落组成、养分循环和森林管理联系起来。然而,人们对粗木质残体的生态化学计量及其元素组成研究较少。粗木质残体被认为对位于其下土壤的影响的基本机
学位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是我国唯一的高纬度寒温带林区,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生态敏感区。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是大兴安岭地区分布面积最广的阔叶树种,同时也是该区森林天然更新的先锋树种,在该区域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地位。本研究以大兴安岭北部25 a、40 a与61 a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碳氮储量及分配特征、光合固碳过程碳氮耦合特征、凋
学位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下,河流的断流枯竭、水质恶化以及自然河道改变已经成为损害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影响要素。松花江流域是我国七大流域之一,其源头流域地处于长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价值巨大,发源地长白山天池也是中朝的界湖,松花江源头流域的河流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中国东北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关系国内外的用水安全。以往研究缺乏对松花江源头流域长期水文、水质及环境因子演变规律及耦合关系的分析,也没有建
学位
Dof基因家族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植物的许多生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OBP1是Dof家族D2亚族成员,前期实验发现OBP1在草本植物次生细胞壁形成过程中有生物学功能。本研究通过对毛果杨Dof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和RNA-Seq数据分析,选出与At OBP1同源的Ptr OBP1基因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特性、次生细胞壁(secondary cell wall,SCW)形成中的生物学功能
学位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为了生存和适应环境,植物进化出多种应答逆境胁迫的信号转导途径和复杂的生理生化机制。HD-ZIP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应答过程。以往有许多关于HD-ZIP家族基因影响叶片发育、开花时间、不定根生长、茎的伸长和分蘖等方面的研究,而有关杨树HD-ZIP家族基因抗旱耐盐功能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本研究以小黑杨(Populus simonii
学位
扁锦藓属(Glossadelphus M.Fleisch.)由Fleischer于1923年建立,是一个泛热带分布的灰藓目的小属,约有20个物种。该属被认为是一个异质性的属,与偏蒴藓属(Ectropothecium)、鳞叶藓属(Taxiphyllum)、麻锦藓属(Taxithelium)等属的界限模糊。基于属的模式种相同,1987年Buck建议不再使用扁锦藓属,而采用早期发表的叶齿藓属(Phyll
学位
林木的次生细胞壁发育受到环境、激素和调控因子等多方面的影响,而转录因子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ERF家族基因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发现一个与木材形成密切相关的PagERF110基因,其生物功能尚不清楚。利用84K杨(Populus alba×P.glandulosa)为材料,通过分子生物学、解剖学方法鉴定PagERF110的分子功能及其调控林木次生
学位
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为鲤科鱼类,是东北名优鱼类“三花五罗”之一,具有重要经济价值。与生活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瓦氏雅罗鱼相比,内蒙古达里湖中生存的碱水型瓦氏雅罗鱼以其对54m M(p H9.6)HCO3–/CO32–碱性条件的高度耐受性而闻名,但其对高碱耐受的生理机制我们尚不清楚。本论文从鱼类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和组学等多角度入手探讨碱水型瓦氏雅罗鱼对高碱环境的相关适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