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体的移动机器人SLAM前端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607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觉SLAM技术由于其传感器价格低廉以及环境感知能力强的特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用在低精度定位场景,作为感知手段可以为高精度定位系统提供丰富的环境语义信息,是最近的研究热点之一。复杂非结构化场景下的任务操作形机器人需要在定位建图的同时获得环境中物体级别的语义信息。这对视觉SLAM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视觉SLAM算法对复杂场景下物体感知精度和高实时性的技术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RGBD相机的物体级别SLAM前端跟踪算法。算法能够实时运行,以RGBD图像作为输入,输出物体在相机坐标系下的三维姿态。通过局部地图共视关键帧间物体观测值优化物体位姿,并通过物体-点特征融合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系统的定位精度,同时构建点-物体特征融合的语义地图。本文的具体工作内容如下:首先,使用RGBD图像作为输入,通过基于深度学习的2D目标检测算法获得物体的二维边界框信息。在边界框内通过投影的方式将三维物体位姿估计问题转换为二维图像处理问题,使用置信度投票的方式获得物体三维姿态。其次,对已经收敛的物体进行特征识别,使用深度滤波器更新物体特征点空间位置。并基于物体特征在接下来的图像中对地图中物体做高精度的位姿跟踪。利用物体间的共视关系构建物体级别的位姿图网络模型,独立于基于特征点的图模型结构,一方面对已收敛的地图中物体进行位姿优化,另一反面为算法提供稳健的定位信息融合方式。最后,在开源数据集TUM-RGBD视觉里程计数据上对本文提出的算法进行测试,验证算法在精度、物体识别速度以及鲁棒性上的性能提升。通过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基于物体的算法和传统视觉SLAM算法的性能差异。
其他文献
随着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互联网的民众越来越多。人们在获取互联网信息时逐渐没有了耐心,更倾向于通过手机信息、新闻网站、微博、即时通信等方式来获得自己想
人脸识别作为目前最热门的生物识别技术之一。它已被广泛运用到安保、通行、司法等领域。但是在实际环境下人脸识别的准确率易受光照强度、姿态、遮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人均车辆拥有量的增加,交通堵塞逐渐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瓶颈。交通拥堵所造成的的通勤时间过长、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而在日常生活
复式交分道岔大量铺设在到达场、编组场和出发场等重要的衔接咽喉区,是室外结构最为复杂的道岔类型。作为实现铁路运输中行驶车辆线路变换的重要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复式交分道
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获取从可见光到短波红外甚至热红外波段范围内光谱分辨率为纳米级的图像数据,包含丰富的光谱、辐射和空间信息,可广泛应用在环境监测、军事侦察、地质勘探
高血压是危害我国公共健康的重大问题。我国城乡居民每年有近7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超过因病致死总人数的40%。在所有死亡病例中,有70%的脑卒中病例和50%的心肌梗死病例与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十三五”时期国家全面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打造平稳发展格局的重要任务之一。而特色小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的路径探索过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习近平总书记指
脉冲星导航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是今后航天器导航的重要发展方向。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核心设备是脉冲星探测器,脉冲星探测器接收X射线脉冲星光子信号,记录X
金属-有机骨架(MOFs)是一种新型的固体多孔材料。由于其优秀的多孔结构,超大比表面积,以及孔道结构易调控修饰等有趣的特性,使得它们在气体分离,气体储存,催化,药物运输和传感
公路工程建设是一个高投入、工期紧、环节多、程序性很强的产品实现过程。交通运输部为改变我国传统“项目法人+社会监理”的公路项目建设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于2015年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