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的发病机制,Gass于1988年提出一个假说,但该假说存在缺陷。随着眼科学高分辨率和高清晰度的形态学检查仪器的发展,IMH的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进展。另外,IMH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较多。本研究拟:(1)根据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laerenceTomography,OCT)图像,探讨IMH的发病机制;(2)探讨一种新的手术方法,降低吲哚青绿对黄斑区的潜在毒性;(3)对比IMH术后有晶体眼与人工晶体眼视力的恢复;(4)探讨IMH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5)观察不同浓度ICG辅助剥除内界膜后在眼底的残留特征以及代谢的不同。通过上述研究以期为IMH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第一部分 特发性黄斑裂孔发病机制探讨
目的:根据OCT图像,探讨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发病机制。
资料与方法: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的OCT图像,共59例(65眼)。Ⅰ期裂孔6例(6眼);Ⅱ期裂孔22例(24眼),其中Ⅱ期裂孔的早期10例(10眼),Ⅱ期裂孔的晚期12例(14眼);Ⅲ期裂孔21例(25眼);Ⅳ期裂孔10例(10眼)。
结果:Ⅰ期裂孔中有4/6(66.7﹪)可观察到黄斑前双凸型玻璃体后脱离对中心凹的牵拉。Ⅱ期裂孔的早期中有9/10(90﹪)可观察到黄斑前双凸型玻璃体后脱离对中心凹的牵拉;Ⅱ期的晚期中有10/14(71.4﹪)可观察到裂孔盖膜,这些盖膜中有8/10(80﹪)可观察到含有部分撕脱下来的视网膜神经组织。Ⅲ期裂孔中有16/25(64﹪)及Ⅳ期裂孔中有7/10(70﹪)可观察到内界膜增厚,反光增强,部分患眼还可观察到合并有视网膜前膜的形成。
结论:特发性黄斑裂孔Ⅰ期和Ⅱ期的主要发病机制是中心凹玻璃体前后方向的牵拉,而Ⅲ期和Ⅳ期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内界膜的收缩。
第二部分 降低吲哚青绿染色内界膜对黄斑区毒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可降低吲哚青绿(ICG)染色内界膜对黄斑区毒性的一种新手术方法。
病例与方法: 31例(31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11例(11眼),第2组20例(20眼)。手术方式采用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联合C<,3>F<,8>填充术。术中使用ICG溶液辅助剥除内界膜,两组ICG溶液的浓度均为2.5mg/ml。其中第1组在手术中ICG染色内界膜之前,用少量粘弹剂暂时封闭黄斑裂孔;而第2组术中未使用任何物质封闭黄斑裂孔。术后定期随访,第1组随访时间为8.70±2.75月,第2组随访时间为7.53±3.54月。手术前后记录患者的主诉,病程,Amsler表检查,视力,眼底彩照,OCT,视野,多焦视网膜电图及手术并发症。
结果:第1组术后视力恢复优于第2组,第1组术后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为0.38±0.18(LogMAR视力),而第2组术后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为0.65±0.34(LogMAR视力)。第1组术后黄斑区RPE萎缩率明显低于第2组。然而,两组病例术后均有较高发生率的周边视野缺损及视神经萎缩,术后周边视网膜二级反应振幅也都降低。
结论:本手术方法可有效地降低ICG对黄斑裂孔附近视网膜组织的毒性,有效保护黄斑区视网膜。但本手术方法并不能有效保护周边视网膜。
第三部分 IMH术后有晶体眼与人工晶体眼视力恢复比较
目的:比较IMH术后有晶体眼与人工晶体眼视力的恢复。
病例与方法:选择术后黄斑裂孔闭合的IMH患者,共45例(45眼),按照患者术后晶状体状况,分为两组。其中第1组为有晶体眼组,共32例(32眼);第2组为人工晶体眼组,共13例(13眼)。
结果:两组之间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存在统计学差异,人工晶体眼组术后平均最佳矫正视力(LogMAR)为0.30±0.20,有晶体眼组术后平均最佳矫正视力(LogMAR)为0.58+0.32。两组之间术后视力提高率有统计学差异,人工晶体眼组术后视力提高率为10/13(76.9﹪),有晶体眼组术后视力提高率为14/34(42.2﹪)。
结论:IMH术后晶状体进展性混浊可明显影响视力的恢复,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可使大多数IMH术后患者得到进一步的视力恢复。
第四部分 IMH术后视功能恢复的研究
目的:观察对比不同浓度吲哚青绿(ICG)辅助剥除内界膜后视功能的恢复。
病例与方法:44例(44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随机分为四组:第1组9例(9眼),第2组20例(20眼),第3组10例(10眼),第4组5例(5眼)。手术方式采用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割、内界膜剥除联合C3F8填充术。手术中使用ICG辅助剥除内界膜,1,2,3,4组ICG溶液的浓度分别为5.0,2.5,1.25,0.5mg/ml。手术中第1组用少量粘弹剂暂时封闭黄斑裂孔,而第2,3,4组未用任何物质封闭黄斑裂孔。术后定期随访,记录患者手术前后的主诉,病程,Amsler表检查,视力,眼底彩照,OCT,视野,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及手术并发症。
结果:第4组术后黄斑裂孔闭合率偏低。第2组术后黄斑区RPE萎缩率明显高于其它3组。第3组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优于其它3组。第1,2组术后周边视野缺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第3,4组。第1,2组术后MERG周边视网膜二级反应的振幅明显低于手术前,而第3,4组手术前后周边视网膜二级反应的振幅无明显差异。
结论:高浓度ICG辅助剥除内界膜对视网膜存在毒性,不利于黄斑裂孔患者术后视功能的恢复;而低浓度ICG辅助剥除内界膜可明显降低ICG对视网膜的毒性,不影响黄斑裂孔患者术后视功能的恢复。
第五部分 不同浓度吲哚青绿辅助剥除内界膜后在眼底残留的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吲哚青绿(ICG)辅助剥除内界膜后在眼底的残留特征及代谢情况。
病例与方法:55例(55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随机分为5组:第1组9例(9眼),第2组11例(11眼),第3组20例(20眼),第4组10例(10眼),第5组5例(5眼)。手术方式采用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联合C3F8填充术。术中使用:ICG溶液辅助剥除内界膜,第1,2,3,4,5组ICG溶液的浓度分别为5,2.5,2.5,1.25,0.5mg/ml。其中第1组和第2组在手术中ICG染色内界膜之前,用少量粘弹剂暂时封闭黄斑裂孔;而第3,4,5组术中未使用任何物质封闭黄斑裂孔。术后每隔1个月进行随访。随访期间,用红外光行眼底照相,观察ICG在眼底的残留,直至ICG的荧光在眼底基本消失。
结果:手术后ICG主要残留于眼底后极部。第1,2,3,4,5组ICG在眼底的残留时间为分别为8.33±0.87,3.59±0.94,3.75±0.79,2.30±0.48,1.29±0.49月。第2组与第3组之间ICG残留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第2,3组分别与其它3组之间ICG残留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1,4,5组之间ICG残留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早期,第1,2,4,5组病例未发现有ICG在原黄斑裂孔部位残留;而在第3组病例,尽管黄斑裂孔己完全闭合,仍可看到与原黄斑裂孔几乎一致的ICG残留。
结论:ICG辅助剥除内界膜后在黄斑裂孔患者的眼底会有较长时间的残留,残留时间随着:ICG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延长。术中使用粘弹剂暂时封闭黄斑裂孔可有效阻止ICG在原黄斑裂孔相应部位的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