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发病机制及术后视功能恢复的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mk07js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的发病机制,Gass于1988年提出一个假说,但该假说存在缺陷。随着眼科学高分辨率和高清晰度的形态学检查仪器的发展,IMH的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进展。另外,IMH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较多。本研究拟:(1)根据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laerenceTomography,OCT)图像,探讨IMH的发病机制;(2)探讨一种新的手术方法,降低吲哚青绿对黄斑区的潜在毒性;(3)对比IMH术后有晶体眼与人工晶体眼视力的恢复;(4)探讨IMH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5)观察不同浓度ICG辅助剥除内界膜后在眼底的残留特征以及代谢的不同。通过上述研究以期为IMH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第一部分 特发性黄斑裂孔发病机制探讨 目的:根据OCT图像,探讨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发病机制。 资料与方法: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的OCT图像,共59例(65眼)。Ⅰ期裂孔6例(6眼);Ⅱ期裂孔22例(24眼),其中Ⅱ期裂孔的早期10例(10眼),Ⅱ期裂孔的晚期12例(14眼);Ⅲ期裂孔21例(25眼);Ⅳ期裂孔10例(10眼)。 结果:Ⅰ期裂孔中有4/6(66.7﹪)可观察到黄斑前双凸型玻璃体后脱离对中心凹的牵拉。Ⅱ期裂孔的早期中有9/10(90﹪)可观察到黄斑前双凸型玻璃体后脱离对中心凹的牵拉;Ⅱ期的晚期中有10/14(71.4﹪)可观察到裂孔盖膜,这些盖膜中有8/10(80﹪)可观察到含有部分撕脱下来的视网膜神经组织。Ⅲ期裂孔中有16/25(64﹪)及Ⅳ期裂孔中有7/10(70﹪)可观察到内界膜增厚,反光增强,部分患眼还可观察到合并有视网膜前膜的形成。 结论:特发性黄斑裂孔Ⅰ期和Ⅱ期的主要发病机制是中心凹玻璃体前后方向的牵拉,而Ⅲ期和Ⅳ期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内界膜的收缩。 第二部分 降低吲哚青绿染色内界膜对黄斑区毒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可降低吲哚青绿(ICG)染色内界膜对黄斑区毒性的一种新手术方法。 病例与方法: 31例(31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11例(11眼),第2组20例(20眼)。手术方式采用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联合C<,3>F<,8>填充术。术中使用ICG溶液辅助剥除内界膜,两组ICG溶液的浓度均为2.5mg/ml。其中第1组在手术中ICG染色内界膜之前,用少量粘弹剂暂时封闭黄斑裂孔;而第2组术中未使用任何物质封闭黄斑裂孔。术后定期随访,第1组随访时间为8.70±2.75月,第2组随访时间为7.53±3.54月。手术前后记录患者的主诉,病程,Amsler表检查,视力,眼底彩照,OCT,视野,多焦视网膜电图及手术并发症。 结果:第1组术后视力恢复优于第2组,第1组术后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为0.38±0.18(LogMAR视力),而第2组术后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为0.65±0.34(LogMAR视力)。第1组术后黄斑区RPE萎缩率明显低于第2组。然而,两组病例术后均有较高发生率的周边视野缺损及视神经萎缩,术后周边视网膜二级反应振幅也都降低。 结论:本手术方法可有效地降低ICG对黄斑裂孔附近视网膜组织的毒性,有效保护黄斑区视网膜。但本手术方法并不能有效保护周边视网膜。 第三部分 IMH术后有晶体眼与人工晶体眼视力恢复比较 目的:比较IMH术后有晶体眼与人工晶体眼视力的恢复。 病例与方法:选择术后黄斑裂孔闭合的IMH患者,共45例(45眼),按照患者术后晶状体状况,分为两组。其中第1组为有晶体眼组,共32例(32眼);第2组为人工晶体眼组,共13例(13眼)。 结果:两组之间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存在统计学差异,人工晶体眼组术后平均最佳矫正视力(LogMAR)为0.30±0.20,有晶体眼组术后平均最佳矫正视力(LogMAR)为0.58+0.32。两组之间术后视力提高率有统计学差异,人工晶体眼组术后视力提高率为10/13(76.9﹪),有晶体眼组术后视力提高率为14/34(42.2﹪)。 结论:IMH术后晶状体进展性混浊可明显影响视力的恢复,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可使大多数IMH术后患者得到进一步的视力恢复。 第四部分 IMH术后视功能恢复的研究 目的:观察对比不同浓度吲哚青绿(ICG)辅助剥除内界膜后视功能的恢复。 病例与方法:44例(44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随机分为四组:第1组9例(9眼),第2组20例(20眼),第3组10例(10眼),第4组5例(5眼)。手术方式采用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割、内界膜剥除联合C3F8填充术。手术中使用ICG辅助剥除内界膜,1,2,3,4组ICG溶液的浓度分别为5.0,2.5,1.25,0.5mg/ml。手术中第1组用少量粘弹剂暂时封闭黄斑裂孔,而第2,3,4组未用任何物质封闭黄斑裂孔。术后定期随访,记录患者手术前后的主诉,病程,Amsler表检查,视力,眼底彩照,OCT,视野,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及手术并发症。 结果:第4组术后黄斑裂孔闭合率偏低。第2组术后黄斑区RPE萎缩率明显高于其它3组。第3组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优于其它3组。第1,2组术后周边视野缺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第3,4组。第1,2组术后MERG周边视网膜二级反应的振幅明显低于手术前,而第3,4组手术前后周边视网膜二级反应的振幅无明显差异。 结论:高浓度ICG辅助剥除内界膜对视网膜存在毒性,不利于黄斑裂孔患者术后视功能的恢复;而低浓度ICG辅助剥除内界膜可明显降低ICG对视网膜的毒性,不影响黄斑裂孔患者术后视功能的恢复。 第五部分 不同浓度吲哚青绿辅助剥除内界膜后在眼底残留的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吲哚青绿(ICG)辅助剥除内界膜后在眼底的残留特征及代谢情况。 病例与方法:55例(55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随机分为5组:第1组9例(9眼),第2组11例(11眼),第3组20例(20眼),第4组10例(10眼),第5组5例(5眼)。手术方式采用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联合C3F8填充术。术中使用:ICG溶液辅助剥除内界膜,第1,2,3,4,5组ICG溶液的浓度分别为5,2.5,2.5,1.25,0.5mg/ml。其中第1组和第2组在手术中ICG染色内界膜之前,用少量粘弹剂暂时封闭黄斑裂孔;而第3,4,5组术中未使用任何物质封闭黄斑裂孔。术后每隔1个月进行随访。随访期间,用红外光行眼底照相,观察ICG在眼底的残留,直至ICG的荧光在眼底基本消失。 结果:手术后ICG主要残留于眼底后极部。第1,2,3,4,5组ICG在眼底的残留时间为分别为8.33±0.87,3.59±0.94,3.75±0.79,2.30±0.48,1.29±0.49月。第2组与第3组之间ICG残留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第2,3组分别与其它3组之间ICG残留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1,4,5组之间ICG残留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早期,第1,2,4,5组病例未发现有ICG在原黄斑裂孔部位残留;而在第3组病例,尽管黄斑裂孔己完全闭合,仍可看到与原黄斑裂孔几乎一致的ICG残留。 结论:ICG辅助剥除内界膜后在黄斑裂孔患者的眼底会有较长时间的残留,残留时间随着:ICG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延长。术中使用粘弹剂暂时封闭黄斑裂孔可有效阻止ICG在原黄斑裂孔相应部位的残留。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AQP4-IgG阳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与多发性硬化两组中AQP4 0号外显子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明确NMOSD与AQP4外显子0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是否相关。 
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特藏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实现图书馆网络化的必由之路,能够为本校科研提供有利的情报信息,有利于弘扬本校文化,提高学校知名度。 In the digit
目的: 本实验通过建立兔在体阿霉素(ADR)心肌损伤模型,研究苦参(OMT)注射液对兔在体阿霉素损伤心肌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探索其可能机制,进而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
数字技术的发展实现了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的网络化,本论文将运用信息构建理论的科学知识,对其在图书馆数字资源发展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科学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发展战略
目的:脑缺血是人类主要致残疾病之一,目前尚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大量实验证明,亚低温治疗能够减轻缺血性脑损伤,是目前对于缺血性脑损伤最有效的神经保护措施。本研究应用
目的:探讨分娩状态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与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子宫平滑肌和胎盘中mRNA的表达变化及意义,分析其与分娩发动
本文介绍了数字参考咨询相关理论,以高校图书馆工作性质作为出发点,分析高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常见模式,探讨基于数字参考咨询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模式及其解决方案,
本文作者从电子文件带给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变化和电子文件的类型开始着手,引出对高职院校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工作现状的分析,并且又指出一些可提升高职院校电子文件归档管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在我国的档案馆网络体系当中,高校档案馆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在对新时期高校档案馆的发展进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以高校档案馆公共服务的发展与传承方向为切入点,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