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伽蓝记》代词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adonaargent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洛阳伽蓝记》中的代词作为研究的对象。《洛阳伽蓝记》中的代词上承秦汉,下启唐宋,处于典型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因此我们采用静态描写、数量统计、对比研究等方法对《洛阳伽蓝记》中的代词进行穷尽式的研究,以期弥补空白领域。我们将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和特殊代词四类加以分别研究。《洛阳伽蓝记》的人称代词“我”“吾”“尔”“汝”“之”“其”仍然比较常见,广泛使用,语法功能上不断扩大;而相比之下,“吾”的语法功能被“我”侵占,在使用上不占优势。“余”“予”“乃”逐渐被淘汰,在《洛阳伽蓝记》中不曾出现或很少出现。己称代词“自”“己”基本沿袭上古用法。旁称代词可分为单音节和双音节两类,数量都不多,使用上不是很广泛。《洛阳伽蓝记》的指示代词“是”“之”“其”较常见,“此”占绝对优势,“是”此时系词用法已基本成熟,削弱了指示代词的用法。“斯”“兹”“焉”“彼”出现的频率相对较小。“莫”“或”作为无定代词使用的最多,而“靡”相对较少,主要是用作主语,用法上与先秦时期无异。谓词性指示代词“尔”“然”在语法功能上主要充当谓语。《洛阳伽蓝记》的疑问代词“谁”“孰”“何”“安”“焉”等保留下来继续使用。“何”的用法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加强,语法功能比较完备,由“何”组成的词组或固定结构,如“何如”“何为”等,此时得到迅猛发展。“孰”“安”“焉”等疑问代词虽然也偶有使用,但已明显不占优势。时间、数量疑问词“早晚”“多少”“几”此时迅猛发展,沿用至今。《洛阳伽蓝记》的特殊代词,主要有“所”“者”“等”。“所”“者”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们必须与其他词或词组组合放在它们的前面或后面,本身不能单独使用,具有很强的辅助性。“等”主要概括同类没有列举尽的事物,具有很强的概括性。
其他文献
重音,特别是语句重音是汉语学习者语音教学的重要内容。重音的正确使用是基于对所在句子意思的正确理解上的。有关的教学工作首先要从重音的本体分析开始,明确汉语言语句重音的
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时期就在小学阶段。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主要以讲述为主,这对学生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有抑制作用。只有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加强学生的学
<正> (一)五四运动是否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史学界历来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近来有人对此提出异议,认为五四运动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理由是:
<正>~~
会议
在语言学界平话的内部分合、系属及分区还存在较大的争议,对平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单点或多点静态的音系整理上,对桂北平话内部进行横向比较的也多是从共时的语言面貌进行描
为强化商誉减值的会计监管,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提高资本市场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证监会于2018年11月印发了《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
<正>一、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1.小学生的学习动机。调查结果表明,整个小学阶段,主导的学习动机是:(1)为了好分数,不落人后,或为了得到表扬而学习。(2)为履行组织交给自己的
会议
《突厥语大词典》是我国维吾尔族著名学者麻赫穆德·喀什葛里本词典里作者一共指出了27个突厥部落,在游历各个部落时作者对各个部落及其语言特点进行了精心的收集并很详细的转
针对在华两个阶段的巴基斯坦籍留学生单字调的习得情况,依据中介语理论和南开大学研发的桌上语音工作室(Mini Speech Lab)软件分别对两个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做了调查分析。该调
以《脉诀刊误集解》辨《脉诀》之误,驳七表八里九道分类之非,创分、合、偶、比、类脉学研究法,倡诊病四诊合参,不可拘泥于脉。书中有论有辨,论据切实,博采诸家之长,观点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