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洛阳伽蓝记》中的代词作为研究的对象。《洛阳伽蓝记》中的代词上承秦汉,下启唐宋,处于典型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因此我们采用静态描写、数量统计、对比研究等方法对《洛阳伽蓝记》中的代词进行穷尽式的研究,以期弥补空白领域。我们将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和特殊代词四类加以分别研究。《洛阳伽蓝记》的人称代词“我”“吾”“尔”“汝”“之”“其”仍然比较常见,广泛使用,语法功能上不断扩大;而相比之下,“吾”的语法功能被“我”侵占,在使用上不占优势。“余”“予”“乃”逐渐被淘汰,在《洛阳伽蓝记》中不曾出现或很少出现。己称代词“自”“己”基本沿袭上古用法。旁称代词可分为单音节和双音节两类,数量都不多,使用上不是很广泛。《洛阳伽蓝记》的指示代词“是”“之”“其”较常见,“此”占绝对优势,“是”此时系词用法已基本成熟,削弱了指示代词的用法。“斯”“兹”“焉”“彼”出现的频率相对较小。“莫”“或”作为无定代词使用的最多,而“靡”相对较少,主要是用作主语,用法上与先秦时期无异。谓词性指示代词“尔”“然”在语法功能上主要充当谓语。《洛阳伽蓝记》的疑问代词“谁”“孰”“何”“安”“焉”等保留下来继续使用。“何”的用法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加强,语法功能比较完备,由“何”组成的词组或固定结构,如“何如”“何为”等,此时得到迅猛发展。“孰”“安”“焉”等疑问代词虽然也偶有使用,但已明显不占优势。时间、数量疑问词“早晚”“多少”“几”此时迅猛发展,沿用至今。《洛阳伽蓝记》的特殊代词,主要有“所”“者”“等”。“所”“者”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们必须与其他词或词组组合放在它们的前面或后面,本身不能单独使用,具有很强的辅助性。“等”主要概括同类没有列举尽的事物,具有很强的概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