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j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政压力下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是学术界广泛讨论的热点问题,而财政压力的度量一直是这类文献研究的难点。考虑到传统财政压力指标构建所导致的内生性问题,本文转变研究方法,改从准自然实验的角度捕捉地方财政压力,以克服简单回归不准确的问题,2012年实行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就是本文的重要研究基础。2012年“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使得地方政府的第一大税种由地方所有的营业税,逐渐替换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的增值税。“营改增”实施后,地方政府税收归属比例明显缩减,增值税抵扣链条的打通也显著消除了重复征税现象,一系列改制措施对地方财政收入产生了较大冲击,加之地方政府还同时面临着支出刚性的约束,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因此加剧。鉴于“营改增”由中央政府强制实行,具有很强的外生性,而且明显加剧了地方财政压力,故本文将其视作准自然实验,并把它作为“地方财政压力”研究的切入点。以“营改增”为契机,本文开展了深入的研究,重点考察伴随“营改增”形成的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和大多数从增收减压视角探究财政压力下地方政府行为的文献不同,本文将具体研究对象确定为了财政支出结构,以揭示财政压力向地方支出结构的传导效应。通过财政支出结构这一创新视角,本文实现了对“压力型体制”下地方政府行为系列研究的横向拓宽。此外,我国与财政支出结构有关的主要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2012年之前,但我国早已处在和当时截然不同的经济社会环境之下。因此,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当前中央对民生财政重视加强的时代背景,采用“上级监管”指标首次明确刻画了“民生型财政”的建设要求,即在我国竞争激励的财政体制下,对地方政府“轻民生”支出偏向进行抑制,对地方财政忽视优先保障“福利性支出”的行为进行约束。基于标尺竞争与民生财政建设的双重视角,本文全面揭示了财政压力下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变动倾向的内在原因。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本文系统研究了“营改增”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先后介绍了研究背景、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本概念的界定、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文章存在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依次梳理了财政压力下的地方政府行为、“营改增”的影响效应以及财政支出结构的相关研究,并对现有文献进行了简单评述。第三章是“营改增”的制度背景介绍,及其对地方财政收支的影响分析。第四章是“营改增”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本文利用东中部12个省份的地级市样本、使用2009-2015年的面板数据,以DID模型为基础模型实证测算了“营改增”对财政支出结构影响的大小及方向,并揭示了上级监管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营改增”所带来的财政压力的确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产生了传导效应,“营改增”导致地方政府面临加重的财政压力、更紧的预算约束,因此地方政府选择通过优化调整支出结构来提升资金配置效率、释放财政压力。从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方向来看,和以往研究结果不同,“营改增”所带来的财政压力并没有导致福利性支出比例下降,这表明标尺竞争与上级监管两种力量相比,后者的正向促进作用对民生支出的影响更强,反映在实证结果上就是“营改增”政策影响下民生支出占比显著增加。为了检验实证结果的稳健性,论文采用了替换量化指标、反事实检验、平行趋势检验等多种方法,强化了结论的可靠性。考虑到服务业是营业税的主要来源,“营改增”试点范围主要为服务业,本文又将样本按照服务业水平的高低进行了划分,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营改增”对服务业发达的地区影响更大。基于前述理论与实证的分析,本文在第五章进行了全文的总结,并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1)针对财税体制改革的后续制度设计,应加强地方主体税种的培养,保障地方政府财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2)针对民生型、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需完善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机制,把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纳入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加强上级监督。(3)针对地方政府当前收支矛盾突出的现实困境,可以参考本文结论,通过优化支出结构寻求财政减压空间,形成经济与财政的良性循环。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互联网平台迅速崛起。这些网络公司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其自身存在追逐利益的属性,使得工具理想和价值理性之间的矛盾愈发激烈,对社会的伦理领域产生了侵蚀。尤其表现在对人类自身伦理道德、私人空间以及信息本身的消极影响上。究其根本,主要在于两方面。即网络平台的使用者和创造者的主观原因和互联网平台本身以及社会相关制度的客观原因。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有助于人们减少互联网平台异
面对危机,人们不能停留在惯常的秩序和思维之中,而是需要在新的命运共同体之下实现危机治理。危机治理是一种不同于日常治理的治理方式,危机带有不平衡性、不可预测性、突发性等特征,这决定了危机治理不仅需要在经济上保障充足的物资配给和分配,在政治上让政令上令下行,也需要一个思想上的前提,即在危机中将我们建构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可以从认知、情感、行动三个方面来增强人们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提升社会整体的执行力,保障
学位
目的 对比两种贝伐珠单抗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性能。方法 对两种贝伐珠单抗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增殖抑制法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reporter gene assay,RGA)]分别进行验证,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性能;采用两种方法同时检测53批贝伐珠单抗样品(包括原研药及其生物类
期刊
<正> 出疹性温热病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类疾病,多由于感受时邪病毒或疫疠之气所引起。大多经口鼻而入,具有传染性。祖国医书中对出疹性疾病很早就有许多专门记载与论述,且把“疹痘”列为儿科“痘、麻、惊、疳”四大
期刊
期刊
本文梳理了典制的古代沿革,将研究重心放在典制发展的鼎盛时期,即清末民初,试图将法律规范与习惯判例两个维度结合起来分析历史上的典制如何完成其近代化成为典权制度,以期寻找能其够为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借鉴意义的经验教训。
期刊
“快乐读书吧”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个全新的栏目,它作为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位一体”中的课外阅读部分,是课外阅读课程化的体现。作为连接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全新栏目,从2019年秋季学期全国统一使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开始至今不过三年,有关“快乐读书吧”的教学案例和可借鉴经验有限,此前相关研究更多聚焦在整本书阅读教学。“快乐读书吧”阅读教学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主要区别在于每一册阅读书目明确,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