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流变液触觉反馈的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hao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医疗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传统外科手术的革新,其中机器人控制的导管/导丝导航系统在血管介入治疗领域备受青睐。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采用主从控制结构,医生在辐射屏蔽舱通过操作主端操作器来控制从端手术机器人实现导管/导丝在人体管脉系统中的推进、后撤和旋转,进而完成其在人体管脉系统中病灶的定位和治疗。本项目用磁流变液技术模拟再现手术导管在人体管脉系统中的受力情况,以操作导管作为主端操作媒介指引从端手术机器人完成导管/导丝递送,实现符合人体工学且可充分利用传统手术操作技巧的遥操作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完成了基于触觉力反馈的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利用操作导管与操作筒来实现对医师手术动作的精确捕捉。将基于磁流变液的主端触觉接口与轴向动作采集模块相结合,实现了一种基于操作导管的轴向触觉力反馈再现方法。利用霍尔传感器对磁场进行测量,设计了基于磁感应强度的力闭环控制,解决了铁磁材料的磁滞效应导致的触觉力反馈控制滞后问题。(2)设计完成了利用夹具与摩擦轮作为导管/导丝递送媒介的从端手术机器人,通过夹具、电机与三段式伸缩导管支撑单元的相互配合实现手术导管的轴向与径向递送,通过摩擦轮与电机的相互配合实现导丝的轴向递送,利用夹具中的微型力传感器实现对手术递送中导管的接触阻力测量。通过从端手术机器人的性能评估实验,证明了从端手术机器人在手术导管/导丝的精确递送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3)完成了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的主从控制设计,对主端操作器与从端手术机器人进行协同控制策略设计,实现主端操作器对导管/导丝递送的实时精确控制。提出一种主从触觉力反馈控制策略,通过对手术导管与血管壁的接触情况分析,依据接触力的大小区分刺穿风险等级,建立多档可被医师分辨与感知的触觉力来实现手术操作安全预警。通过人体模型介入手术实验,验证了基于磁流变液触觉反馈的血管介入机器人控制系统进行血管介入操作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其他文献
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开发新型清洁能源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清洁能源转化利用的重要载体,燃料电池技术由于其清洁、高效、功率密度高等特点,已成为传统化石能源动力的理想替代者,其中氢燃料电池技术是当前发展的主流方向。针对当前氢燃料电池存在的成本高、稳定性差的问题,降低电极材料中Pt族金属用量、提高催化活性及结构稳定性是目前氢燃料电池电极催化剂研究的关键。基于纳米多孔金属薄膜具有的独特的超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日益发展,计算机视觉逐渐成为了人工智能领域最为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极具挑战性的核心研究方向。目标检测是指利用视觉信息中的高级特征来对目标的类别、尺寸与位置进行预测。在二维与三维场景中运用目标检测技术已经是安全防控、智能驾驶等行业的关键一环。为了在不同场景中实现目标检测技术精度与速度的平衡,本文对基于深度学习的2D/3D场景目标检测算法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论
La2CaB10O19(LCB)晶体是一种具有很高潜在价值的硼酸盐非线性光学晶体,具有较大的非线性光学系数、激光损伤阈值高、不潮解以及紫外波段透过率高等优良性能。LCB的I类相位匹配的最短倍频输出波长为288nm,限制了其在紫外波段应用,通过掺杂离子半径较大的Sr2+来调节晶体的双折射,实现更短波长的倍频输出以实现在四倍频激光的输出。本论文对LCB进行Sr2+掺杂,生长获得大尺寸Sr:LCB单晶,
在实际应用中,金纳米颗粒(Au NPs)的表面效应导致纳米颗粒的团聚生长和形状变化广泛存在。然而到目前为止,相关的研究很少提供团聚过程中原子水平的运动信息,对原子尺度上Au NPs微观结构演变过程的认识仍不明确,这将不利于Au NPs的结构优化和性能调整,因此利用原位技术追踪在相关条件下纳米颗粒发生的动态变化非常必要。本文利用高时空分辨率的原位透射电镜技术,对原位气相条件下Au NPs的动态演变过
风力发电的快速发展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带来了可能性,但分布式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大量接入会对电网的稳定性带来挑战,故电网对风力发电机组的接入提出了要求,其中,低电压穿越(LVRT)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指标。电网电压的故障跌落会造成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严重情况下可能会破坏变流器和直流母线器件等,甚至造成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PMSG)的脱网运行。故文中为了提高直流母线电压的暂态特性,增强PMSG的LV
模数转换器(ADC)是连接模拟世界与数字设备的桥梁,它的性能逐渐成为模数混合系统性能的决定因素。随着5G通信技术的到来以及物联网时代的发展,对高速高精度ADC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逐次逼近型ADC具有低功耗的优势,但速度受到结构的限制,精度受限于电容失配以及热噪声;流水线型ADC具有高速高分辨率的优势,但功耗大,分辨率每增大1bit,余量放大器多一级,相应的功耗也增大一倍。而流水线逐次逼近型(Pi
调度问题一直伴随着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合理的调度策略对工业、医疗、物流、航空等各个领域的管理至关重要。随着近几年COVID-19的爆发,引发了各地医疗卫生机构对预约调度的思考,大型医疗机构为避免交叉感染采取线上预约的方式进行。但是大部分医疗机构只是简单的将先来先服务策略变为线上操作,并没有考虑患者之间的差异和随机事件的干扰。这常常会带来医疗机构运行混乱、医疗资源的浪费和医患关系的紧张。而要解决这个
半月板撕裂是膝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也是膝盖机械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它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导致关节损伤,甚至会诱发骨关节炎等其它并发症,因此对于半月板撕裂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随着医学成像技术的发展,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凭借无创、敏感性强、分辨率高等优势,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及研究中。然而,受医生临床经验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半月板的诊断常常出现漏诊或误诊现象。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功率密度高、维护成本低的电化学储能装置,其弥合了电池与传统电容器之间的差距。与一般储能材料相比,由多层类似富勒烯的石墨壳组成的碳纳米洋葱(Carbon nano-onions,CNOs)由于其的独特的结构、优异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等,被认为是超级电容器电极的理想材料。但目前合成的CNOs,主要是单分散大尺寸结构,会导致其相互之间的导电性不理想,电容减小;高度石墨化也使其比表面积相对较
随着国家深入推进互联网强国战略,使得电子医疗系统和电子病历被广泛使用,其在推动医疗信息共享的同时也增加了患者隐私泄露的风险。因此,需要进行积极主动风险管控,对医疗文本在流通和利用前进行脱敏处理,高效、安全、合理的发挥医疗数据价值,这不仅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也能够减小医疗数据泄露给病患带来的危害。医疗文本作为医疗信息的载体,以症状、治疗方法、用药情况等相互联系的专业医学术语为主要内容,其术语不具有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