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叶绿体基因序列的兰科植物DNA条形码探讨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兰科(Orchidaceae)植物是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单子叶植物,由于花器官高度特化、药理性次级代谢产物的积累,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但随着资源的过度采集和栖息地的破坏,野生兰科植物种群处于极度濒危状态,所有的野生兰科植物都被纳入《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保护范围中。兰科植物物种的准确识别不仅对植物入药的安全利用有重大作用,还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中必不可少。DNA条形码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体内相对较短的一段标准DNA序列以快速、准确、方便有效的方式来鉴别物种。本研究以6个叶绿体基因(matK、rbcL、ndhF、rpoB、rpoC1、ycf1)基于DNA条形码技术为兰科植物的物种鉴别、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创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分析了所研究序列的GC含量、变异位点数。其中单基因中,matK、ndhF、ycf1提供了相对较高的变异位点,在兰科植物中有相对较快的进化速率;组合序列中,matK+ycf1、rbcL+ndhF、rpoC1+ycf1提供了相对较高的变异位点。
  2、开展了遗传多样性指数计算及核苷酸配对差异分布评估。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及相对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表明单个及组合基因在兰科植物的种群中存在一定的多态性差异,而多个峰值的核苷酸差异分布显示没有出现群体扩张。
  3、通过6个单基因序列及15个组合序列的核苷酸替换饱和度分析,发现这些序列均为达到饱和状态适合于系统发育关系的分析。系统发育关系及基于遗传距离分析的结果表明:单个基因中,ndhF、ycf1基因在兰科植物属、种水平上鉴别比较理想;组合序列中,matK+ycf1、ndhF+ycf1在属、种水平上有较理想的鉴别能力,推荐ndhF、ycf1、matK+ycf1、ndhF+ycf1作为兰科植物的候选条形码。
  4、基于SNP位点利用候选基因获取兰科植物物种特异性条形码,并生成可以迅速被电子设备识别的DNA二维码身份证。
  通过开展此研究,可以为兰科植物高效的物种鉴定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和研究方法,也可为研究者提供标准化、准确性高的兰科植物物种条形码的信息。
其他文献
紫云英绿肥因其养分含量丰富,具有固氮、活磷、增钾等优点,在我国南方稻作产区被广泛种植,用紫云英替代部分化肥不仅能保证水稻稳产增产,提升土壤肥力,同时是南方稻田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开展绿肥研究、加大绿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对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连续11年田间定位试验(2008—2018年),共设置7个处理,分别为CK(不施紫云英和化肥),GM22.5(单施紫云英22.5t·hm-2),100%CF(常规施肥)和减施40%化肥条件下将紫云英翻
湖南是我国水稻生产第一大省,其长株潭地区作为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综合治理国家级试点区域,试点成败关系着全国上亿亩受污染耕地治理走向,加之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治理刻不容缓。重金属镉(Cd)污染及其与多种重金属形成的复合污染严重影响着人体健康、粮食安全与社会发展。针对中轻度重金属Cd污染农田,基施钝化剂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其通过对土壤中Cd的固化/稳定化作用,降低Cd的化学活性与生物有效性,从而降低植物对土壤中Cd的吸收,实现农田安全生产利用。本文以湖南株洲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连续施用
蛋白质的糖基化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蛋白翻译后修饰,是在糖苷酶的催化作用下将糖链等生物分子转移到多肽链上,并且和特殊的氨基酸形成糖苷键的生化反应。它对蛋白质的活性和结构,以及功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它与细胞的各种生理活动和大量疾病的进程相关。研究发现,异常糖基化发生在所有类型的实验性癌症和人类癌症中,是癌症发生和发展的分子基础和生化机制,从而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用于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检测。然而目前,蛋白质糖基化的分析通常需依靠糖蛋白组学和质谱技术,以及一系列的芯片技术等对糖基化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实验过
星状病毒(Astrovirus, AstV)与哺乳动物和禽类的肠道和全身性疾病有关。星状病毒最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发现它们与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的偶发性神经疾病有关。在猪中,猪星状病毒(Porcine Astrovirus, PoAstV)可以被广泛检测到,并被分为5个基因型(PoAstV1到PoAstV5),可引发猪病毒性腹泻、神经性及呼吸道等疾病,给养猪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星状病毒宿主范围广泛,基因变异快,具有跨种间传播并适应新宿主的能力,对公共卫生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然而,它们仍然是研究最少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UPS)是真核生物体内的蛋白质降解途径,由泛素激活酶E1、泛素结合酶E2、泛素连接酶E3以及26S蛋白酶体复合物四个部分实现。植物泛素连接酶E3主要包括四种类型:细胞分裂后期复合体型、HECT型、SCF型和RING/U-box型。其中,植物U-box蛋白简称为PUB(plant U-boxprotein)。拟南芥中已报道至少存在64个PUB基因成员,有研究表明拟南芥PUBs(AtPUBs)家族成员在植物逆境响应中发挥重要功能,且不少家族成员之间
产前诊断是预防具有遗传缺陷胎儿出生的最有效手段。目前产前诊断的方法主要包括有创产前诊断(绒毛膜取样、羊膜穿刺取样和脐带穿刺取样)和无创产前诊断(超声波检查、血清筛查、外周血中游离的胎儿DNA/mRNA检查和外周血中的胎儿细胞检查),其中,基于孕妇外周血中游离胎儿细胞的无创产前诊断技术更是备受关注。在孕妇妊娠期间,胎儿细胞可经血液循环进入孕妇外周血中,其中孕妇外周血中的胎儿有核红细胞,携带完整的胎儿遗传信息、具有特异性的细胞标志物以及有限的半衰期,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无创产前诊断材料,但如何从孕妇外周血中高效捕
基因编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作物遗传改良,并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为了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创制新型温敏核不育系,本研究以6个优异的常规粳稻ZG75、CYG、YG0618、ZG07、T0361、7679 和 4 个优异的常规籼稻 2537、6150、6379、1109作为编辑对象,通过敲除TMS5基因,创制粳型和籼型的温敏核不育系。通过对比温敏核不育系的不育起点温度,发现粳型温敏核不育系
缺铁是水稻生长过程中一种常见的逆境胁迫,通常造成水稻减产以及谷物铁离子含量过少。相对于治理缺铁胁迫的传统手段,生物方法环境友好且易于推广,具有很大的价值。实验室前期筛选出一株水稻内生放线菌StreptomyceshygroscopicusOsiSh-2,该菌在缺铁环境中能够高效摄取铁,因此能够通过竞争铁元素抑制稻瘟病菌的生长。本论文以OsiSh-2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缺铁情况下对宿主水稻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相关的研究结果如下:
  (1)OsiSh-2能够促进水稻生长,并缓解缺铁胁迫对水稻生长的影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心血管疾病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具有发病时间短、病程进展快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其是由于冠状动脉形成的粥样硬化斑块,因某些诱因致使其破损或者侵袭后,血流突然减少或者中断,导致心肌发生严重持久的急性缺血性损伤和坏死。寻找高度敏感和特异的生物标志物有助于降低AMI的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但是,目前AMI的及时诊断生物标志物非常有限,不能很好的满足AMI的早期准确诊断。因此,寻找新的AMI的生物诊断标志物,对AMI的准确诊断显得十分重要。
水稻作为用水量最多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受干旱影响严重。因此,提高水稻的抗旱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内生菌稳定定殖在宿主体内,可与宿主协同进化、互惠共生,具有增强植物抗逆性的潜力。本研究以从水稻叶片分离得到的内生放线菌StreptomycesalbidoflavusOsiLf-2(以下简称OsiLf-2)为实验材料,分别采用其孢子悬浮液种子包埋法(水培实验)和喷施叶片法(土培实验)处理水稻(籼稻9311),设置OsiLf-2处理组(E+)和未处理对照组(E-)。在水培实验中利用20%聚乙二醇600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