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驱动的初中物理课堂案例研究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henguo_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动,更多的教育者开始跻身于教学改革的队伍中。但研究发现,许多一线教师仍受传统授教学模式影响,采用“填鸭式”“灌输式”的以口头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该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内容以达到教学目标所需的时间相对较短,这确实是一种很经济的教学模式[1]。但此种教学模式缺乏启发性和创新性,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基于该种情况,本文选取人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八年级(上)第二章“声现象”为例,探究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效果。笔者在实习期间进行教学实践,经实验证实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使用该教学法是可行的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本研究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深层次研究后发现,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把教学内容隐藏到一系列任务中,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不仅完成了知识内容的建构,能力也得以提升。发现该教学法是以学习动机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构建起来的,此教学法的实施步骤为“课前教学目标分析—课前设计任务—教师明确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师生评价任务”,设计的任务要符合驱动性、可操作性、主体性等七个原则。本研究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到“声现象”整个章节的教学设计中。先分析”声现象”整个章节的教学目标,并把这章的教学目标详细划分为一些小目标。之后,将细心设计出的这一章中每小节的任务应用到该小节的教学设计中去。在课堂上,把课前设计好的任务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清楚的了解任务,然后通过问题来促进任务的进展和任务间的过渡。最后,师生沟通,对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教师评价后,引导帮助学生总结出任务里隐藏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提升。紧接着,笔者通过实验、观察及调查研究等方法,将该教学法当作独立变量,探究此教学法对实验班学生产生的影响,最后分析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研究结论:该教学法的应用对初中物理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有帮助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同样对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有一定帮助。
其他文献
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自2 0 0 4年至2 0 1 9年,党中央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 6次以“三农”为主题的,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推动中国农村发生日新月异变化。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金融的改革发展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一直以来扎根服务于“三农”的农村信用社,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L D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工业发展
本文所选取的翻译实践材料为美国学者卡米拉·帕格里亚的文章集《自由女性,自由男性:性、性别和女性主义》的节选章节。该文章集于2017年出版,共包含36个章节。作者在书中强调了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探讨了性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她反对激进女性主义、支持男女平等和言论自由等女性主义观点。该文章集属于信息文本,专业词汇多、结构严谨、文化信息丰富。由于英汉语言和文化差异,且原文句式结构复杂、多长难句,为了照
本文为英译汉笔译实践报告,所选文本来自学术专著《英语教学科研方法》(Research Methods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笔者以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为指导,分析总结了翻译实践中的问题,并归纳了信息型文本中学术文本适用的翻译技巧和标准。本笔译翻译实践报告共由五章组成。首先阐述的是笔者所选的翻译任务、原文本和翻译过程。随后,笔者简述了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所提出
本试验采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番茄植株进行喷施,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番茄促花、控旺的影响,探索对番茄生长指标、产量及品质等的影响,以期为今后的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如下:1、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樱桃番茄促花影响研究:促花生长调节剂设5个处理,细胞分裂素(A1)、95%多效唑(A2)、宇花灵(A3)、2,3,5——三碘苯甲酸(A4)、开花精(A5),以不施入任何调节剂为对照(CK)。结果表明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地理信息技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各种便捷的服务。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既有利于建设有信息时代特色地理校本课程,也有利于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学应用的普及。另外,《2017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之一是地理实践能力。由于学校组织开展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受到多方面限制,因此很难真正有效的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地理信息实验作为一种可以在校园内完成的研
研究中职生德育课程认同培育,对提高德育课程教学质量和促进中职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认同”的角度展开研究,在厘清中职生德育课程认同内涵的基础上,从课程目标和价值、课程内容、教师素养和课堂教学、教材、考核评价和课程教育环境这六个维度出发,调查分析了宁夏工业学校中职生对德育课程的认同现状,结合教师访谈,提出中职生德育课程认同的具体培育路径。经调查发现,宁夏工业学校中职生对德育课程的总体认同程度
随着高等教育理念的改革,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尤为重要,武术作为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承的是民族的文化和血脉。结合国家对高校各类课程要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教育要求。本文主要研究散打课融入武术礼文化教学的设计,通过测试学生的礼文化认知、武德认知、德育素养、技能掌握情况与一般身体素质的变化的影响,来判定该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和数据处理法
新时期,社会转型速度加快,公安机关肩负的任务日益复杂,各类社会矛盾凸显,给社会安全稳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警察体能是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基础,是强化警察队伍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更是警察行使法律赋予正当权利、顺利开展执法活动、避免自身安全受到侵害的重要保障。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加上缺乏行之有效的体育锻炼,警察体能现状令人担忧,警察在执行公务中的伤亡数量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警察队伍的战斗力。宁夏公安类院校
基于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现阶段施肥管理过程中不平衡、不科学的施肥现象。导致葡萄园营养不均衡,肥料利用率降低,葡萄树体营养波动性强,酿酒葡萄产量品质稳定性差等问题,迫切需要通过对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进行精准营养诊断指导产业的规范化施肥管理。以7年生酿酒葡萄“赤霞珠”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结合微损的植株采样方法和室内分析,研究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的全生育期植株干物质累积规律,矿质营养元素动态变化及累积
好氧堆肥处理是解决迅猛增长的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的污染问题、实现其资源化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腐熟度是检验堆肥质量的重要指标。理化分析和发芽指数是比较常用的腐熟度评价指标,但存在参数不稳定、周期长等缺陷。现代光谱分析技术作为一种快捷的分析手段,逐渐被应用与堆肥过程物质变化和腐熟度的检测。本研究以鸡粪、猪粪和菇渣+鸡粪(菇渣,下同)三种物料的工厂化条垛堆肥为对象,采用红外光谱(fourier t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