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并将这一指导思想定位为“重中之重”,可见其在中国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人们的收入水平以及闲暇时间均显著增加时,人们工作和家庭责任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许多家庭既要花费大量时间来照顾儿童和进行家务劳动,又要从事社会有酬劳动以获得家庭经济收入,承受着时间与收入的双重压力,这种现象在中国的农村地区更为常见。随着劳动时间的增加,不管是有酬的社会劳动时间还是无酬的家内劳动时间,都意味着人们休启、和闲暇时间的减少,劳动经济学家们就将工作时间超过了某一个特定限度的情况称之为“时间贫困”。目前学术界关于时间贫困对消费的影响研究,主要为理论上的分析,在实证方面仅停留在劳动时间对收入的验证分析,关于时间贫困对消费的影响研究和影响程度的实证研究以及对其作用机理的探讨还相对较少,因此本文着眼于中国农村居民家庭,尝试着用实证分析来探讨时间贫困对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效应以及影响的程度。由于学术界至今对时间贫困的概念及度量没有形成统一观点,本文根据联合国对绝对贫困定义的方法,用绝对时间来定义时间贫困,即将时间贫困定义为:劳动时间(包括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超过某一特定时间的状况和程度。至于贫困线的划定,考虑到本研究的对象是中国农村居民家庭,其工作时间不像城市家庭那样固定,所以本文根据Bardasi和Wodon在2006年的研究成果,采用全部样本劳动时间中位数的1.5倍(以小时为单位计算)来度量时间贫困,并进一步从有酬劳动时间和无酬劳动时间分别考察农村家庭的时间贫困情况。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家庭消费支出受到家庭收入、家庭成员受教育水平和劳动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家庭收入水平越低,发生时间贫困的概率越大,由此可知家庭劳动时间的时间强度和重要性在中国农村居民家庭的劳动时间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基于此,本文结合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人口中心所做的中国家庭健康营养调查的数据,首先通过分析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时间利用现状度量了其时间贫困的状况,然后探讨了时间贫困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家庭无酬劳动时间贫困、社会有酬劳动时间贫困、家庭收入和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对家庭支出的影响及程度,最后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本文由五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研究框架、研究方法、文献综述以及主要创新点;第二部分为现状分析(第二章):对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时间贫困现状分别从有酬劳动时间和无酬劳动时间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时间贫困对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机制分析(第三章、第四章):包括中国农村居民家庭的消费现状分析,主要从消费支出水平和消费结构的角度进行论述;从理论上探讨时间贫困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效应以及实证分析;第四部分(第五章)则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第五部分(第六章)指出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本文的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统计研究法相结合的方式,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将时间贫困对消费水平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的梳理,再结合现状分析,进一步从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这两个角度分别讨论了时间贫困对于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效应。至于这些理论对于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是否适用以及这种影响的程度有多深,则通过实证进行检验。在实证研究中,本文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来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采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所作的中国健康营养调查的2009年的截面数据,选取家庭年消费支出作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选取有酬劳动时间贫困状况、无酬劳动时间贫困状况、家庭年纯收入和受教育程度作为解释变量。根据实证分析,本文所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处于有酬劳动时间贫困状态的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比未处于有酬劳动时间贫困的家庭每年的消费支出多。2.处于无酬劳动时间贫困的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每年的消费支出少于未处于无酬劳动时间贫困的家庭。3.总体上有酬劳动时间贫困对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强于无酬劳动时间贫困,但是在考虑到有酬劳动时间贫困和无酬劳动时间贫困之间的相互作用后,过长的无酬劳动时间会削弱有酬劳动时间贫困程度对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4.作为控制变量的家庭纯收入的增长和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也对家庭消费支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虽然国外已有学者运用时间贫困的概念对工作和家庭的责任冲突以及社会性别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但是国内对时间贫困这方面的实证研究仍相对较少,这就使得研究该命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2.从社会有酬劳动和家庭无酬劳动两个方面比较细致地分析了劳动时间对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机制;3.在构建模型的时候,本文不仅分析有酬劳动时间贫困和无酬劳动时间贫困是否对家庭消费产生影响,还考虑到了这两个解释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入了一个交互项,研究这两者之间的交互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