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乳液改性硅酸盐胶黏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ymoon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接技术以施工工艺简单、无应力过度集中点等优势在航空航天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机胶黏剂以优异的高温稳定性在高温粘接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但其粘接强度不足、脆性大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通过有机树脂改性的方法提高无机胶黏剂的粘接强度与韧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将丙烯酸乳液中水解的酯基与硅酸盐胶黏剂中的活性羟基反应制备可室温固化的改性胶黏剂,研究了反应温度、表面活性剂用量、不同改性比例等因素对改性胶黏剂的热稳定性与粘接强度的影响,采用FT-IR、XPS、TG、SEM与拉伸剪切强度等测试方法分别对改性胶黏剂的特征基团、涂层性能、粘接性能、热稳定性能以及形貌等进行分析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改性胶黏剂中有新的化学键Si-O-C生成;以反应温度为60℃、表面活性剂添加量为0.25%、硅酸盐与丙烯酸的质量比为8:3(硅:丙=8:3)时所制改性胶黏剂涂覆性能较好,不同温度处理后涂层表面平整无裂纹;改性胶黏剂室温粘接强度为4.95MPa,与硅酸盐胶黏剂的1.64 MPa相比提高了201.83%,800℃的粘接强度则增大为6.87 MPa;空气气氛下1000℃的重量残存率为76.68%,热稳定性能较好;改性胶黏剂的微观形貌随温度升高呈现出越来越致密的规律。在上述所制改性胶黏剂的基础上,再选用无机填料进行改性胶黏剂与无机填料配方初步设计,研究了无机填料配方与添加量、热处理温度等对改性胶黏剂性能以及原位生长晶须的影响,采用拉伸剪切强度、SEM、XRD、EDS与高温热处理等测试方法对加入无机填料后改性胶黏剂的粘接强度、微观宏观形貌、热稳定性、高温组分与界面反应变化进行分析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填料H-F-2的质量比为50%时改性胶黏剂的室温粘接强度为7.84 MPa,优于其它配方且比未加填料改性胶黏剂提高了58.38%,粘接强度随温度升高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微观形貌缺陷较未加填料的改性胶黏剂明显减少,随着温度升高结构不断致密;加入填料后改性胶黏剂在1500℃的重量残存率为87.16%,比未加填料的改性胶黏剂在1000℃时高10.48%,热稳定性能进一步提高;当温度高于1200℃时组分中的B4C与Ti O2发生高温碳化还原反应原位生成了Ti B2晶须;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胶黏剂与基材出现了Ti元素扩散现象且界面处也发现了生成的Ti B2晶须,界面反应机制逐渐明显。
其他文献
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含有液态有机电解液,存在爆炸、起火等安全隐患,且液态电解液较窄的电化学窗口不易与高压正极配合使用,进一步限制了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选择固态电解质代替液态有机电解液不仅可以解决安全问题,还促使金属锂负极和高压正极的同时应用成为了可能,能够满足动力与储能领域对能量密度的需求。因此,发展固态电解质已经成为了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无机固态电解质虽然室温下电导率大,但是与电极接触时刚性大
学位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使快充技术的重要性日益突显,而传统石墨负极在超大倍率下难以提供可观的容量,且性能衰减严重,因此亟需开发具备快速充放能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无序岩盐(Disordered Rock Salt,DRS)结构Li3V2O5负极材料因其特有的三维0-TM(Transitional Metal)锂离子跃迁方式具有很高的扩散系数以及一定的赝电容特性,在超大倍率下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可逆比
学位
在电动汽车对长里程的迫切需求以及钴价上涨对成本的影响日益显著的市场背景下,具有高放电比容量、低成本、低毒性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已经成为各大厂商的研究热点。随着LiNi0.8Co0.1Mn0.1O2(NCM811)材料的规模生产,如何将更高镍含量的三元材料产业化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目前商业生产的正极材料几乎都是通过共沉淀-高温固相法两步得到的。本课题组在此领域深耕多年,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通过控
学位
就业能力越来越成为国内外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课题。本研究聚焦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能力,主要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能力现状如何,不同背景硕士研究生在就业能力方面存在哪些差异?第二,研究生的课外活动参与对其学科理解力有哪些影响?第三,研究生的课外活动参与对其技能有哪些影响?第四,研究生的课外活动参与对其个人品质有哪些影响?第五,研究生的课外活动参与对其元认知有哪些影响?第六,
学位
电解水制氢产业是新能源发展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全解水的反应效率较低,难以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目前,贵金属基材料依然是具有最高活性的电解水催化剂,但储量较低、价格昂贵等弊端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因此,开发成本较低、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较好的非贵金属催化剂是解决电解水制氢发展瓶颈的关键方向。基于上述问题,本论文通过设计可控的制备过程,在泡沫金属表面构建纳米结构,分别制备了Cu基和Ni基的自支撑型催化剂,
学位
锂离子动力电池,因为其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在电子设备等领域。硅基材料,包括Si、Si O和Si Ox等材料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具有与石墨相似的脱锂电位,因此有望作为下一代商用电池负极材料。但是由于其在充放电过程中有着巨大的体积膨胀(~300%),带来了一系列不利影响例如SEI不稳定,材料破碎粉化,最终导致电池容量快速衰减,库伦效率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制备硅碳复合材料
学位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使网络应用向教育领域延伸,其中的自媒体技术逐渐渗入学习领域,各自媒体平台推出学习支持计划,促进全民学习与大众学习。大学生作为“移动互联网一代”对网络新技术的适应性更快,在原来网络课程学习基础上逐渐向自媒体平台寻求学习资源。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背景,本研究对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学习行为情况与影响因素做调查分析。本研究以一至四年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
学位
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存在的安全隐患使得研究者将研究目光转向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的全固态锂电池,为了实现全固态锂电池的实际商业化大规模应用,必须开发具有高锂离子导电性、低电子电导性、电化学窗口宽、电极与固体电解质界面电阻低的固体电解质。其中研发具有高离子传导性能的固体电解质是实现全固态锂电池实际应用的首要条件。钙钛矿型Li0.33La0.56Ti O3(LLTO)固体电解质因具有较高的体相电导率和
学位
锂离子电池自商业化以来快速发展,其应用领域逐渐由便携式终端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向电网储能、智能装备和航空航天等方向延伸。然而传统商用锂离子电池在极端情况下存在因有机电解液分解、燃烧引起的电池体系起火、爆炸等安全问题,并且商用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接近其理论上限,难以满足电动汽车和电网储能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固态电池有望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面临的技术瓶颈。本文在总
学位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是以学术后备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研究生群体,在学期间不仅要完成课程任务,更重要的是学习各种科学研究方法,逐渐形成独立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培养继续从事学术研究的志趣。但许多调查显示,出于对研究的兴趣而读研的学术型硕士生比率相当低,且在就读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术不自信状况,对学术研究有恐惧和排斥心理,逐渐偏离学术研究和从事学术职业的道路。本文以自我效能感为理论框架对“双一流”大学学术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