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生理默认模式网络的共激活微模式分析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LBC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是人脑的核心网络结构之一,在维持大脑内环境稳定过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当前对DMN功能的研究主要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和头表脑电图等无创神经成像技术,难以获取高时-空分辨率的DMN神经活动,这限制了对DMN动态活动的研究。追踪DMN活动的动态变化规律是揭示DMN与认知功能间联系的关键,也是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最新的影像研究结果显示,大鼠等啮齿类动物脑中也存在类似的DMN结构,这为DMN动态活动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在本学位论文中,我们以高时-空分辨率的大鼠电生理DMN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发展了共激活微模式(Coactive micropattern,CAMP)系列分析方法,对DMN活动的动态结构及其生理意义展开了研究。本学位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我们提出了可用于研究高时间分辨率神经信号动态变化的共激活微模式分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系统地追踪了睡眠-觉醒周期中大鼠DMN活动模式的变化规律。我们发现,大鼠DMN活动中存在三种基础共激活微模式:全脑低活动水平微模式(The common low-activity level micropattern,cDMN)、前部高活动水平微模式(The anterior high-activity level micropattern,aDMN)和后部高活动水平微模式(The posterior high-activity level micropattern,pDMN)。这三种共激活微模式在睡眠-觉醒周期中具有相对稳定的空间结构,但它们的时序特征和转换结构却具有状态特异性。静息态下,三种共激活微模式的时序特征及其转换概率是相对平衡的;在慢波睡眠状态,cDMN是DMN的主要活动模式,cDMN与其它两种共激活微模式间的转换概率显著增强;快速眼动睡眠状态下,aDMN和pDMN变成了DMN的主要活动模式,它们之间的转换概率显著增加。基于这些结果,我们提出一个基于共激活微模式的三状态模型,该模型概括了睡眠-觉醒周期中DMN活动的动态变化规律,揭示了DMN活动与觉醒水平状态间的神经电生理关系。第二,我们在共激活微模式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共激活微模式网络分析方法,并用于探索睡眠-觉醒周期中大鼠DMN连接模式的变化规律。我们根据共激活微模式的分布情况,从睡眠-觉醒周期的DMN活动中,得到了三种共激活微模式网络结构:全脑抑制性默认微模式网络(The common default mode micropattern network,cDMmN)、前部激活默认微模式网络(The anterior default mode micropattern network,aDMmN)和后部激活默认微模式网络(The posterior default mode micropattern network,pDMmN)。研究发现,在静息态下,三种共激活微模式网络的连接性以及网络属性间不存在明显差异,但在睡眠状态下会出现显著性改变,即在慢波睡眠状态下,aDMmN和pDMmN的网络连接性较高,而cDMmN则是在快速眼动睡眠状态下连接性最高的网络,这些情况表明,各共激活微模式网络的功能作用是各不相同的。此外,我们还发现,在觉醒水平转换过程中,三种共激活微模式网络的拓扑连接性以及网络属性的变化趋势是高度相似的,提示觉醒水平的改变对DMN动态活动连接模式具有较一致性的影响。第三,基于上述分析方法,我们进一步解析了短时程的全睡眠剥夺后睡眠时段大鼠DMN的动态活动结构,结果显示,睡眠剥夺对慢波睡眠状态下DMN活动结构影响较大,而快速眼动睡眠状态下的DMN动态活动结构变化不大。在睡眠剥夺后的慢波睡眠状态下,cDMN的出现概率显著上升,而pDMN的出现概率却显著降低,共激活微模式间的转换结构出现重组,而三种共激活微模式网络的拓扑连接性和网络效率显著提高。这些结果表明,睡眠剥夺对不同睡眠阶段DMN活动特征的影响不同,显示睡眠剥夺影响DMN活动的复杂性。最后,我们将上述方法拓展到对人脑DMN动态活动的研究。为此,我们先通过eLORETA分布源成像方法,从头表脑电重建出正常人类被试与强迫症患者的皮层区域的DMN活动,然后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正常人类被试DMN活动中同样存在cDMN、aDMN和pDMN三种共激活微模式结构,而在强迫症患者的DMN活动中却存在四种共激活微模式结构,表现在pDMN被进一步细分成左后部高活动水平微模式和右后部高活动水平微模式。此外,强迫症患者cDMN和aDMN的时序特征均低于正常被试,表明患者DMN的动态活动结构出现了异常。进一步的网络分析发现,强迫症患者的不同频段下的cDMmN和aDMmN的拓扑连接性都显著强于正常被试,其中后扣带回和额上皮层是共激活微模式网络连接性异常的关键hub区。这些结果揭示了强迫症患者DMN动态活动异常的神经机制,为临床诊断强迫症提供了新的可能的生理指标。综上,本学位论文发展了适用于多通道神经信号动态结构分析的共激活微模式分析方法,并用于分析大鼠和人脑DMN活动的特征。结果发现,人和大鼠DMN活动中都存在三种子模式以及与之对应的网络结构,显示了DMN动态活动的跨物种相似性。此外,我们的研究还揭示了在觉醒水平转换过程中的DMN动态活动结构的变化规律,为深入理解DMN与觉醒水平间的联系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寻找疾病状态下的DMN特征提供了新的生物标志,具有明显的科学意义和潜在的临床价值。
其他文献
国家医保局宣布正式启动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病种分值(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到2024年底,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全部开展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工作;到2025年底,DRG/DIP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
期刊
冲击片雷管具有安全性高、时间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特点,能有效提升武器系统在复杂战场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及作战效能,对我国国防建设有重要意义。然而,冲击片雷管的换能效率较低、起爆阈值高,极大地制约了其更广泛的工程化应用。面向当前武器系统安全性和作战效能迫切需要提升这一需求,针对冲击片雷管换能效率低这一瓶颈,本论文从冲击片雷管换能元这一能量转换载体出发,提出将氢爆含能薄膜作为一类含能换能元提高换能效率
2021年6月由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中提出了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以及开展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与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这代表着医院支付方式也迎来了改革,对医院的经营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模式的到来使得医院的经营运作也要关注节流,强化成本控制意识,探索控本增效策略,加快成本管理改革。本文围绕医院成本管理展开论
金属材料或构件在加工、装配和服役过程中,在外界环境和载荷的共同作用下,会在金属材料或构件中产生疲劳裂纹。疲劳裂纹为在自然状态下产生的真实裂纹,与人工裂纹相比,壁面更为复杂,检测信号更加微弱,因此如何实现对其无损检测是该领域面临的一个难题。如何结合各种检测技术的优势,确定合理的复合检测方案,实现对金属表面疲劳裂纹的快速定位、准确测量,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在含疲劳裂纹的金属构件寿命预测研究中
近七十年,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并快速向集成化和微型化发展。压电材料具有在机械应力作用下产生电能的能力,被广泛地应用在传感器、制动器、探测器、执行器等器件。具有机电转换性能的压电材料的应用,促进并扩展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且,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器件小型化的推进,压电材料已经从传统的电子传感器、制动器发展成新型的可穿戴、自供能、便捷可携带的压电器件。伴随这一发展趋势,人们对重量轻、成本低、环境友
作为一种典型的相变材料,二氧化钒可以在光、电、热、压力等激励下发生从单斜相到四方相的相变。二氧化钒的相变伴随着材料光电性能的突变,同时相变过程是完全可逆的,在撤销外部激励后,二氧化钒可以自发地由四方相转变为单斜相。二氧化钒独特的相变特性使其在热探测、阈值开关、热致变色智能窗、场效应晶体管、忆阻器以及可调谐超表面阵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二氧化钒的相变过程伴随着一种晶体结构向另一种晶体结构的结构
随着登纳德缩放比例定律(Dennard’s law)的失效,功率密度逐渐成为限制芯片计算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当前,三维集成和多核芯片架构的发展使得电源系统逐渐向片上集成的方向发展,以满足应用场景对于多电压域、高精度、快速瞬态响应的需求。作为片上开关电源的关键器件,片上耦合电感的性能对片上电源的功率效率与功率密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磁芯膜制备、工艺制程、闭合磁路设计、高频测试和损耗归因方面对甚
生物质材料作为生物质类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其微波介电性能参数,即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二者的调配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材料在微波热解过程中能量转换速率和效率。因此,在微波热解时,通常有必要通过合理添加催化剂或微波吸收剂来调节材料的介电性能。而添加剂种类与添加量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变温环境下生物质材料介电性能的准确测试。部分现有测试方法可以较好地适用于生物质材料介电性能的常温测试,但有效的变
研究目的:高透氧化锆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及良好的半透光性成为前牙美学种植基台的理想材料,但并不具有抗菌能力。在口腔环境中,基台材料表面易受微生物粘附形成生物膜,进而引发感染或种植体周围炎,甚至导致种植失败。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高透氧化锆表面进行改性,利用铝硅酸盐多孔结构的承载能力及银纳米粒子的广谱抗菌作用和良好的抗炎能力,构建具有良好抗菌、抗炎和生物相容性的载银高透氧化锆种植基台材料,促进种
毫米波通信技术是第五代移动通信中的核心技术之一。针对无线通信网络中日益增长的数据业务对现有通信系统带来的挑战,毫米波通信技术能够利用大带宽的优势满足用户高速率、低时延的通信需求。尽管拥有大带宽的优势,由于受到较高的频段以及不利的天气因素影响,毫米波通信存在路径衰落过高、覆盖范围受限的劣势。为了克服路径衰落过大对通信造成的不利影响,毫米波通信系统需要在基站与用户终端配备大规模阵列天线,并通过波束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