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S-人牙髓干细胞外泌体在牙髓再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riamirr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牙髓再生的方式有两种:干细胞移植和无细胞移植。两种方式各具优劣之处。研究已经证明无论是通过根尖损伤刺激出血,引导血液进入根管,还是通过在无髓根管内植入无细胞的趋化因子,均可诱导体内干细胞归巢到根管中,并形成新生组织。能否利用外泌体携带母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特点,用牙髓干细胞源性外泌体(DPSCs-EXO)替代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移植,应用于非细胞移植形式的牙髓再生过程,替代后外泌体如何影响归巢的干细胞、牙髓再生的效果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本研究利用LPS作用于人牙髓干细胞(hDPSCs),模拟hDPSCs在轻度炎症下的激活状态,收集该状态下的外泌体(L-EXO),与hDPSCs在正常状态下分泌的外泌体(N-EXO)相比较,通过体内、体外研究,评价L-EXO的生物学特性和在牙髓再生过程中所发挥的生物学效应,并通过mi RNA差异基因分析进一步探讨N-EXO及L-EXO在牙髓再生中可能的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为hDPSCs源性外泌体应用牙髓再生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组织贴壁法分离、培养hDPSCs,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诱导多向分化潜能、流式细胞仪检测干细胞表面标记物,对提取细胞进行鉴定。采用0.1μg/m L、1μg/m L、10μg/m L三种浓度的LPS,分别作用于hDPSCs 3天、5天、7天,检测LPS对hDP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分别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流式细胞仪、Transwell小室及成骨、成脂诱导检测LPS处理前、后hDPSCs的增殖能力、凋亡情况、迁移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2、采用超高速离心法和超滤法相结合提取外泌体,用纳米流式、透射电镜及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WB)进行外泌体的鉴定,并检测L-EXO中残留的LPS。将L-EXO和N-EXO分别与BMSCs共培养,通过共聚焦显微镜、CCK-8细胞增殖实验、Transwell小室、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WB及成管实验评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对两种外泌体的内吞情况及外泌体对BMSCs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分化情况和成血管能力的影响。3、构建大鼠无髓根管模型,分别将L-EXO及N-EXO单独或联合BMSCs植入无髓根管内,术后30天取材,行HE、Masson和免疫荧光染色,对新生组织进行组织学评价。4、使用miRNeasy Mini Kit提取L-EXO和N-EXO中RNA,并通过Aligent2100对提取RNA进行质量检测。高通量测序检测L-EXO和N-EXO中mi 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差异表达mi RNA。用Target Scan、mi Randa软件对显著性差异的mi RNA分别进行靶基因预测,并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 Pathway功能注释分析。用RT-PCR对测序结果进行初步检验。结果:1、从健康的牙髓组织中通过组织贴壁法分离提取了hDPSCs,分离的细胞呈长梭型,具有成骨向和成脂向多向分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干细胞表面标志物显示CD34、CD45均为阴性,CD29、CD90均为阳性,以P3-P5hDPSCs的干性特征明显。1μg/m L LPS作用于hDPSCs 3天组和5天组,hDPSCs增殖能力较对照组增强;0.1μg/m L 3d组、1μg/m L 5d组hDPSCs总凋亡率较对照组略有下降,0.1μg/m L3天组和1μg/m L 3d组保持较高的活细胞比例(>90%);1μg/m L和10μg/m L LPS作用3天组,hDPSCs的迁移能力较对照组增强。1μg/m L LPS处理组可以明显增强hDPSCs的成骨向分化的能力;LPS均抑制hDPSCs的成脂向分化。综合以上结果,1μg/m L LPS作用3天后的hDPSCs增殖、迁移能力增强、活细胞比例高。因此,1μg/m L LPS作用hDPSCs 3天可以使hDPSCs处于较好激活状态。2、超高速离心法和超滤法相结合可提取到纯度较高的外泌体,LPS作用后的hDPSCs较正常状态下外泌体的分泌量更大(p=0.048)。L-EXO中LPS的残留量符合国家和FDA应用于生物体内所要求的安全标准,可以应用于生物体内。共聚焦显微镜下证实BMSCs可以胞吞L-EXO及N-EXO,胞吞作用可以被PPIs明显减弱。L-EXO与N-EXO均可以提高BMSCs的增殖能力,但L-EXO处理7天后BMSCs仍能保持高的增殖能力。与N-EXO相比较,L-EXO可以更显著的提高BMSCs的迁移和分化,使CXCR4/SDF-1表达降低,VEGF、DSPP、ALP和Neurofascin表达水平均提高,成血管能力增强。3、L-EXO和N-EXO均可以促进根管内牙髓样组织再生,并减少单纯BMSCs植入根管后骨样/矿化组织的形成量,其中L-EXO组较N-EXO组新生组织中含有更丰富的血管,组织形态与正常牙髓组织更相似。免疫荧光结果提示:TGF-β可能在L-EXO和N-EXO参与的牙髓样组织再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4、经过质量检测,从L-EXO和N-EXO中提取的RNA均符合建库及测序要求。L-EXO与N-EXO的mi RNA测序筛选出9条具有显著差异的mi RNA,其中PC-5p-107456为全新mi RNA,数据库未收录。通过对差异mi RNA的KEGG和GO富集分析,发现这些mi RNA可能靶向多条细胞信号通路,这些信号通路参与血管再生、ECM重塑、炎症调控及神经损伤修复等生理过程,并可能在调控牙髓再生中起重要作用。RT-PCR结果显示L-EXO中mi RNA-31、mi RNA-30e、mi RNA-23b及PC-5p-107456较N-EXO上调,而mi RNA-2419和mi RNA-491下调,表达趋势与测序结果一致。结论:1、通过组织贴壁法成功分离提取hDPSCs,经细胞形态学、成骨向和成脂向分化潜能以及干细胞表明标志物等多项检测结果显示P3至P5hDPSCs具备良好干性。2、本研究分别用3个浓度的LPS作用hDPSCs 3d、5d和7d,结果显示1μg/m L的LPS作用3天为最适宜条件,hDPSCs的增殖、迁移及成骨向分化的能力增强。3、超高速离心法与超滤法相结合可提取纯度较高的外泌体,提取后L-EXO中LPS的残留量符合国家和FDA安全标准。LPS作用的hDPSCs分泌外泌体的量增加。4、BMSCs可以胞吞L-EXO及N-EXO,胞吞作用可以被PPIs明显减弱。L-EXO及N-EXO可以促进BMSCs的增殖、迁移、分化和成血管能力,与N-EXO相比较,L-EXO作用更明显且作用维持时间更持久。5、L-EXO及N-EXO均可促进根管内富含血管的牙髓样组织再生,减少BMSCs在根管内骨样/矿化组织的形成,与N-EXO相比较,L-EXO可促进更丰富的血管形成,新生组织的组织学结构与正常牙髓更接近。6、L-EXO与N-EXO的mi RNA差异基因表达分析,筛选出9条具有显著差异的mi RNA,其中PC-5p-107456为全新mi RNA,数据库未收录。对差异mi RNA的KEGG和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mi RNA可能靶向多条细胞信号通路,调控血管再生、ECM重塑、炎症及神经损伤修复等生理过程,并可能在牙髓再生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红霉素减轻NETs刺激引起的单核细胞糖皮质激素抵抗与PI3K/Akt/mTor通路相关基因有关目的:1.探讨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单核细胞糖皮质激素抵抗的影响,以及红霉素对NETs引起的单核细胞糖皮质激素抵抗的影
学位
目的:探讨直肠多参数MRI和放射组学特征对直肠癌主要病理特征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前瞻性实验方案,纳入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的直肠癌患者共11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直肠癌根治手术,术前未进行任何放化疗及内镜治疗,对其大便潜血、CEA、CA199、CA125、CA153、CA242、CA724等临床生化指标进行了记录;术前两周内进行了直肠多参数MRI检查,术后标本进行了详细的病理学检
学位
目的和意义: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一种侵袭性恶性肿瘤,其在全世界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排在前列,同时也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广西作为HCC高发区,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远高于全国水平。已有临床研究显示早期诊断困难、复发转移率高是导致HCC患者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随着高通量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的不断成熟及应用,通过挖掘数据库进行
学位
对某电磁屏蔽方舱进行设计,从方舱的电磁屏蔽原理入手,对方舱大板间连接处、通风窗、电源接口窗、线孔和推拉门等孔口处进行屏蔽设计,方舱完成后采用双脊波导喇叭天线进行屏蔽效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方舱接口处全部达到了屏蔽指标要求,方舱整体满足60dB的屏蔽效能要求。可为同类型屏蔽方舱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期刊
肝纤维化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导致慢性肝损伤,引起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过度沉积的过程。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占肝脏固有细胞总数的15%,在肝纤维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在损伤因素作用下,HSCs转化为活化状态,分泌ECM及相关细胞因子,参与肝纤维化的形成。外泌体是大小为30-150nm的细胞外囊泡,可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换,
学位
第一部分基于MRV的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后静脉性侧支循环开放的分级评估及其意义背景: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后静脉性侧支开放有效防止脑实质性病变早期恶化的假说尚未建立。静脉侧支分级与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也尚未明确。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1)基于核磁共振静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m,MRV)的
学位
背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机制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神经元中的线粒体发生功能障碍进而导致神经元死亡被学者认为是CIRI的重要特征之一。线粒体在形态学上表现为分裂与融合的动态变化(线粒体动力学),这种变化影响线粒体的功能,同时线粒体这种形态学变化受到线粒体内外膜中相关蛋白的调控。OPA1和MFN1/MFN2蛋白主要参与线
学位
第一部分miR-216b-5p及其预测靶基因TRIM44在肝癌组织和细胞的表达目的和意义研究肝癌组织和细胞中miR-216b-5p的表达水平,预测miR-216b-5p可能调控的靶基因。进一步分析肝癌组织和细胞中靶基因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0例已经明确诊断的初诊肝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体外培养肝永生化细胞(THLE-2)及肝癌细胞(Huh7、Hep G2、Hep3B、MHCC97
学位
目的: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威胁全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当HIV-1感染者发展到AIDS期时,极易合并各种机会性感染,而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就是其中之一。TM在广西AIDS患者中发病率较高,且未及时诊断和治疗者死亡率非常高,然而临床上TM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原学的显微镜检和培养,但显微
学位
第一部分:人脑死亡介导的供肝损伤及肝移植的不良预后有可能与补体过度激活相关目的:脑死亡供体(Brain death donor,BDD)仍然是目前肝移植供体器官的主要来源,既往少量的临床研究提示脑死亡(BD)可能会造成供体肝损伤,并推测其损伤可能与BD后所致补体过度活化有关,但BD及其过度活化的补体级联通路对供体肝脏及受体肝移植术后预后的影响迄今尚不十分清楚。为此,本文拟通过收集、比较BD供肝和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