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生境边缘效应——以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为例

来源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5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境(栖息地)边缘对生物的行为、物种进化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均具有重要的影响,且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这种影响是不同的.从2000年冬至2002年冬,作者在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对不同空间尺度的生境边缘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小空间尺度的生境边缘效应-大熊猫的采食生境分析.该文利用样带分析法对影响大熊猫采食时栖息地选择的可能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大熊猫在采食时对栖息地的利用不是随机的,而是选择在栖息地边缘采食.大熊猫之所以在栖息地边缘采食是因为边缘的出现不但能增加竹类资源的可利用性,而且有助于大熊猫在竹林间的运动,从而减少采食时的能量消耗;而不是因为竹林边缘处的竹笋比竹林内部的多.2.中空间尺度的生境边缘效应-大熊猫在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的分布.该文利用样带法研究了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分布格局.在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主要分布在近保护区边缘人类活动频繁的实验区与缓冲区而不是受人类干扰较少的核心区.保护区内大熊猫主要分布在保护区边缘,因而极易受到与边缘相关的随机效应的影响.该文建议加强对保护区内实验区及缓冲区的管理和保护.3.大空间尺度的生境边缘效应-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内脊椎动物的生物多样性.通过多次野外调查、与保护区附近居民的访谈及文献资料的查阅等三种方式,该文对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内脊椎动物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将之与邻近保护区内脊椎动物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内单位面积内的生物丰富度在王朗、卧龙、白水江及唐家河这五个保护区中是最高的.边缘的存在对于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采食时的栖息地选择、大熊猫的分布及保护区内脊椎动物的生物多样性均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实施保护时,应该根据管理目标的不同,对保护区内的生境边缘施以相应的管理,从而使栖息地边缘能有利于区内濒危动物的生存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其他文献
该文通过对云南省纵坑切梢小蠢分布区内天敌昆虫系统调查,初步得出切梢小蠹的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的种类、数量、分布区、生活习性、及其与小蠹虫的寄生关系规律,为小蠹虫
防御素是一种生物体内源的、具有广谱微生物抗性的小分子短肽,对细菌、真菌、和被膜病毒(例如艾滋病病毒等)以及某些恶性肿瘤细胞都具有广谱的毒杀效应.防御素在生物体内的含
合理施肥是保持土壤肥力和作物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条件。本文在华北平原近年来逐渐形成的小麦-玉米轮作、秸秆还田免耕少耕、节水灌溉的生产模式下,希望通过对土壤养分动态及
农业信息资源同其他农业生产要素(水、土壤等)一样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农业信息化的核心是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开发。在当前网络环境下的农业信息资源组织的无
针对我国的国情,要缓解铁路运输的压力,提高铁路运输的速度和质量,必然要大力地发展铁路运输交通系统。因此,高速列车的研制就成为必然的需求。其中,牵引辅助系统是高速动车
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富含蛋白质、维生素、色素、矿质元素和短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用作营养保健品和食品添加剂,近年来,由于其具有生长速度快,易于大规模
人类尾加压素-Ⅱ是一种含二硫键的的十一肽,最近被认为是一种孤立的G蛋白偶联受体(GPR14)的内源性配体.到目前为止,hU-Ⅱ被证明是最强的缩血管物质,其缩血管效应是ET-1的6-28
长江上游是我国淡水鱼类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共有鱼类261种,仅分布于上游水域的特有鱼类就有112种,而这些特有鱼类中约有43种是喜激流生境的鱼类。三峡大坝(Three Gorge
1、三个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1-110片段的溶液构象和主链运动性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N末端110片段(SNase110),包含残基1-110,处于去折叠态和折叠态之间的动态平衡中,且
目的:从银杏叶提取物(GBE)中分离纯化白果内酯(bilobalide)单体,并对银杏内酯(ginkgolides)A、B、C及脱酸GBE、水溶性GBE、银杏酸(ginkgolic acids)系统分离进行研究.方法: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