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地理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是中学德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传统地理教育的目标主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方面的培养,很少关注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即使有,也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因此如何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是一个函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本文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涵义入手,分别阐述了中学地理教育中对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从心理学基础、教育学基础、社会伦理学基础三个角度阐述了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
为了使地理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更有的放矢,笔者又研究了国内外地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并对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了:中学生的价值观更趋向于个人本位以及尽管绝大多数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环保知识,但科学的环境伦理观并未清晰正确的形成的评价。
在教学摸索中,笔者总结了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即: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积极创设愉悦交流、多元互动的教学环境;优化网络资源,采用探究式地理教学方法;联系现实生活,开发课程资源;采用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经过教学实践,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增强,健康情感和良好个性有了发展,学生的资源意识、环境意识、环境伦理观越来越正确与清晰,“特殊性格”得到矫正。同时,笔者也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要正确处理中学地理教学目的要素的相互联系;要正确使用教学手段与方法。也感觉到实验的班级人数过多是实现合作性学习的一个实质性困难。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处理好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比例分配。以及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不仅在学习设计上掌握主动权,而且需要在活动过程中始终控制着学习的方向,要灵活把握课堂,更要有扎实科学的理论素养与教学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