绰约点染——陈淳水仙花鸟画发微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ke_z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淳花鸟画成就斐然,对于写意花鸟画学习者而言,这是必走的一个关卡,也相当于楼房之地基。有关论述陈淳艺术总体性的文章较多,而个案题材研究的文章鲜有。整体由个体要素组成,在总体探讨陈淳艺术的同时,有必要再以更微观的视角对个体要素进行探析,而本文将从水仙这一题材出发来探析陈淳水仙花鸟画的微妙之处。水仙作为传统花鸟画表现中的重要题材,在陈淳传世的花鸟画作品中,这一题材无论是作为主体还是配景,都占据相当大的比例。甲戌年(陈淳32岁)所作的《水仙图》扇面,这是目前陈淳有纪年最早的画作之一。在晚年时期,也有部分水仙作品传世,可见这一题材的创作贯穿他的一生。本文根据陈淳具有代表性的水仙花鸟画,结合师承关系,梳理出一脉相承或具有个性化的笔墨语言。并与同时期和后世名家的水仙画作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共性或个性特征。同时结合笔者在创作中的感悟,从实践的角度对陈淳水仙花鸟画的艺术形式、笔墨语言、诗词题跋、绘画观念着重做分析、梳理和总结,可以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陈淳,本文以研究个案题材的方式对陈淳花鸟画的研究加以补充。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列为十八个学习任务群之首,贯穿于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中。要求在必修阶段安排1学分,18课时,完成一部长篇小说和一部学术著作的阅读,重在引导学生建构整本书的阅读经验与方法。“《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作为教科书单元出现在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中,当前关于《红楼梦》整本书的教学设计层出不穷,但存在教师从固定的教科书、擅长
元代泉州印度教石刻是中国在本土发现的唯一一批印度教寺遗存,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其中,五方龛状石刻图案组成复杂、精美且独特,主题图像目前都已解读清楚,配饰虽分量不小,但因图像罕见、费解,至今仍未得到完全辨析。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近些年石刻图像已逐步解密。通过对五方龛状石刻的配饰作抽丝剥茧的分析,可以发现古代中印双方的多种文化图样集合在小小石刻中:装饰神像的是屋形龛,屋式主体构造采用印度神庙的营造法式;
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推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由政府主导的规划改建工作不断深入,在这种情况下众多企业纷纷面临政策性搬迁问题。基于此,本文着眼于企业政策性搬迁相关的税收管理工作,先阐述了企业政策性搬迁的内涵以及政策性搬迁收入的分类,而后对此类型收入的涉税处理法律法规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企业政策性搬迁收入的纳税筹划,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带来参考。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模式在中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于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82例中老年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模式。对比2组的术后康复效果、生活质量、负面情绪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肠
“简要复述”在实际教学中容易受到怠慢和忽视。针对这一现状,可全面解读教材,明确“简要复述”的定位;分清复述步骤,解构“简要复述”的能力体系;紧扣单元目标,整合教材中的相关教学资源;明晰评价标准,适当拓展练习,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正>在一线当老师的20年里,每次开学前,我都会做特别焦虑的梦,不是上课找不到教室,就是走错了班级,还梦见领导硬要安排我上英语课……经了解,很多老师跟我一样,开学前会梦见主持开学典礼时麦克风没声音,或是台下师生乱成一团等等的尴尬场面。按理说,我们都是爱岗敬业的好老师,面对新学期应该兴奋才对,但梦境暴露出了潜意识里无法逃避的害怕和担忧。当老师尚且如此,遑论学生——从假期到开学,面临作息的调整、课业的
期刊
<正>河南省培育的小麦新品种郑麦9023、矮抗58、郑麦366、百农207等品种先后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新品种,年推广面积133.33万hm~2以上,引领了我国小麦品种更新换代。河南省选育的小麦品种“丰德存麦20号”平均667m~2产量855.2 kg,刷新了“黄淮冬麦区千亩方” 667 m~2产量最高纪录。河南省选育的“矮秆大穗、抗病抗逆小麦骨干亲本新种质周8425B”成为国家小麦骨干亲本
期刊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遵循社会和道德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因此,学前教育教师要关注幼儿在幼儿园的情况,多与家长沟通,把德育放在首位。幼儿园和相关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德育观念,及时开展多元化的德育工作。同时,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关爱幼儿,把良好的品德种在幼儿的思想里,培育其出色的文明习惯和性格,实现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学前教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以及开展德育的优势,进而
“活动·探究”单元是部编教材的创新教学单元组织形式,也是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的重要内容。“活动·探究”单元的有效开展,不仅符合了部编教材的要求,也满足了语文教学实践性需求。而目前“活动·探究”单元教学设计依然存在着目标不明确、目标落实与否、缺乏评估证据等问题。为改变这一现状,为一线教师提供可参考的“活动·探究”单元教学设计路径,本论文尝试以逆向设计为理论基础,立足初中语文“活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