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学习的医学影像研究和辅助诊断平台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utout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智能技术和传统医疗行业结合形成的智能医疗领域已逐渐成熟,但是如何在该领域中得到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模型以及如何让更多的医学研究者更便携地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基础研究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开发了智能医学影像研究平台 RIAS(Radiomics Intelligent Analysis Software),对构成RIAS的影像组学算法、深度学习分类和分割网络算法的理论部分进行讨论。本文重点对影像组学的图像预处理、感兴趣区间的勾画方式、特征提取、特征工程、特征可视化、模型建立及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图像预处理中提出了图像重采样的两种方式,对图像特征的构成进行分析,通过分别对降维算法原理的阐述总结出特征工程的一般规律,以及探讨了借最优搜索算法获取模型最优参数的过程。除了影像特征外,还对其他特征如临床信息等实现特征多融合进行了分析。在深度学习中重点讨论了卷积神经网络的发展史,对图像分类网络、图像分割网络的构造进行分析,并讨论了网络的共通点和优缺点。最后,从理论层面对卷积神经网络如何有效地在医学图像中运用进行了阐述,从网络原理、网络应用等方面重点分析。接着以结直肠癌肝转移、肝脏分割的实际研究课题为例分别讨论了影像组学、迁移学习分类网络以及深度学习分割网络在RIAS中的应用。影像组学部分按照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特征工程和模型评价的流程进行研究,最终通过引入多特征融合算法以及对比多个模型结果得到了高效能的逻辑回归模型。该模型在测试集中的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下面积为0.899,灵敏度为0.78,特异度为0.91,阳性预测值为0.88,阴性预测值为0.83。使用RIAS的迁移学习分类网络时,通过应用图像ROI的自动定位裁剪技术、图像增广手段、图像小波变换等方式,对不同训练轮次、不同裁剪图像大小等变量的研究后,最终得到在测试集图像中分类准确度为0.75的模型。最后使用RIAS的深度学习分割网络对肝脏进行分割,通过训练和测试最终得到分割精度为0.95的模型。同时本文进一步讨论了 RIAS平台在算法、工程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介绍了平台软件线上和线下的开发版本、可视化一键操作、模块化程序编写、模块化模型调用和利用docker封装云端环境等技术应用。通过介绍RIAS平台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领域中封装的优化算法以及应用的实际研究案例可以发现,RIAS平台通过可视化操作界面能使研究者便捷地处理数据、图像,方便地训练、调用优质模型。
其他文献
<正> 近5年来我科收治阴茎阴囊撕脱伤病人8例,采用撕脱阴茎皮肤回植术、游离皮肤移植术及睾丸、精索埋藏术、阴囊成形术等方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通过对某汽车前轮毂总成中轴承游隙的分析,得到影响轴承游隙的主要因素,并对原有汽车前轮毂总成中轴承的结构进行改进。
采用西德Jaeger公司运动心肺功能仪,对静息心肺功能均正常的两组学生(一组为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者,一组为很少或几乎不进行体育锻炼者)进行测试,以观察研究在承受运动负荷时,其
摘  要:利用表面肌电图和近红外线光谱测定技术(NIRS),在30%和50%肘关节最大性力量(MVC)两种负荷条件下,对肘关节等速运动状态下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肌放电量及其肌肉组织内部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含量(oxy-Hb·Mb)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运动过程中肌放电量和oxy-Hb·Mb出均有明显的逐步下降和表面肌电图的积分值(iEMG)逐渐升高现象,而且50%MVC组下降幅度大于30%
在简要分析造成当前我国玉米抗病育种被动局面与短期行为的思想及问题的基础上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可行性出发 ,提出下一步玉米抗病遗传育种 ,应树立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
推进贫困地区女性就业脱贫对增强女性自我发展能力,增强家庭可持续发展保障,保障女性生存和发展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背景下,贫困地区女性就业脱贫与家庭
原始生殖细胞(PGCs)的发育与迁移,是哺乳动物配子发生和发育生物学的基本问题之一。PGCs的分离培养,对胚胎生殖(EG)细胞的建系是至关重要的。由于EG细胞在形态学、分子标志与体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出发提出的重大方针,它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公平的思想,丰富和完善了中
美国最新解密的中央情报局20世纪60年代初、中和末期撰写的中苏关系评估报告,通过不同层面,较客观地分析了此阶段中苏关系的变化情况,较为准确地判断和预测了中苏关系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