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控制对钛酸镧铋陶瓷显微结构和性能影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ag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层状结构族化合物钛酸镧铋材料因具有优良的铁电、压电性能及高居里温度等特点而广受重视。固相法制备的Bi4Ti3O12陶瓷样品在900℃烧结就可以达到90%以上的相对密度,而La掺杂的Bi3.25La0.75Ti3O12陶瓷则需要1100℃以上的烧结温度。烧结添加剂和二次烧结工艺是制备致密化陶瓷的常用技术途径。本文探究了添加剂SiO2和二次烧结对Bi3.5La0.5Ti3O12陶瓷的相组成,相对密度,显微结构,介电性能和铁电性能的影响。采用沉淀法制备了掺镧钛酸铋(Bi3.5La0.5Ti3O12,BLT)粉体,并对添加1.0wt%SiO2的掺镧钛酸铋坯体进行了不同烧结工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加入烧结添加剂后,当第二次烧结温度在980℃到1020℃阶段内,材料的相对密度随着烧结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但当烧结温度超过1020℃时,材料的相对密度提高趋势变缓。随着第二次烧结温度的提高,Bi3.5La0.5Ti3O12陶瓷的铁电性能也是逐渐提高的,当烧结温度为1060℃,Bi3.5La0.5Ti3O12陶瓷的剩余极化强度Pr的值是9.8μC/cm2,相应的矫顽场Ec的值为63.7 kV/cm。在烧结温度为1040℃时,随着烧结时间的延长,晶粒的片状结构逐渐发展为椭球形或厚片状,相对理论密度略有下降,材料介电性能和铁电性能变化不大。在相同烧结条件下(1040℃/2h,二次烧结),加入1.0%SiO2的Bi3.5La0.5Ti3O12陶瓷的剩余极化强度Pr的值为7.1μC/cm2,略低于相同条件下不加烧结添加剂的Bi3.5La0.5Ti3O12陶瓷的Pr值(11.0μC/cm2),说明SiO2添加剂没有改善材料的铁电性能,这可能与SiO2能明显促进Bi3.5La0.5Ti3O12陶瓷晶粒的长大,导致两种试样的显微结构具有较大差异有关,也可能与氧空位缺陷或其他缺陷钉扎畴壁效应的大小有关。分析不同烧结工艺的Bi3.5La0.5Ti3O12陶瓷的介电温谱发现,居里温度点均随着测试频率的升高向低温方向移动。但在两次烧结(烧结温度为1060℃)与氧化硅添加剂的协同作用下,测试频率为1kHz时,发现Tc下最大介电常数值高达24400,其值是100kHz测得的最大介电常数数值(2070)的12倍。分析了介电温谱中100℃~350℃温度区间损耗因子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并拟合了相关的激活能数据,结果说明不同烧结工艺的Bi3.5La0.5Ti3O12陶瓷,添加SiO2作为烧结助剂后,氧空位的激活能从0.66eV升高为0.83eV,预期可以降低材料中氧空位浓度,但二次烧结工艺和添加SiO2的协同作用使得Bi3.5La0.5Ti3O12陶瓷损耗峰增高。
其他文献
时空坐标非对易的思想已经有很久了,但是长期以来,非对易几何在物理上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几年,随着对量子霍尔效应和弦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多的非对易背景上的物理学问题引起人
近年来,随着同步辐射和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一种能在X 射线波段提供高入射光能量的光学元件—X 射线宽带多层膜。为了适应X 射线光学的发展趋势,作者系统地开展了X 射线宽带多层膜的研究工作。本文从基于原子散射因子的光学特性出发,讨论了X 射线在理想和非理想界面的反射特性,探讨了宽带多层膜材料W、B4C 的选定方案;为了使宽带多层膜的设计结果更加合理,对多层膜材料的折射率进行了拟合匹配。在确定
随着当代光学技术的发展,在各种介质中操控光,包括光脉冲的存储、释放与整形,量子光开关等现象得到了广泛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要实现对光的直接操控,就必须深入研究光脉冲在某
准一维的纳米材料,包括纳米线(棒)、纳米管、纳米带、纳米同轴电缆、异质结与超晶格纳米线,不仅是研究电、光、磁、热等基本物理性质尺寸与维度依赖的理想体系.而且可以作为
移动IPv6的实现和移动IPv6的切换性能优化,是目前移动IPv6课题研究的两个主要内容,该文对此作了研究工作.该文首先研究了移动IPv6的工作原理,比较了其主流实现方案,并采用MIP
  量子线(纳米线)等介观系统中的电子输运一直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物理问题,而且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量子线等介观体系将是今后纳米量子电路的重要
获得干净的聚变能源一直是科学家孜孜追求的理想。激光器问世以后,惯性约束聚变成了实现这一理想的一条重要途径。此外,惯性约束聚变还在多个领域的科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
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电池表面的入射光反射,电池工作温度过高等,这都会使电池的效率下降,因此希望减少可产生光电流的入射光在电池表面的反射,同时
  本文运用光学薄膜消偏振截止理论,结合工艺要求,基于非传统的F-P腔结构系统的设计出满足指标要求的应用于无源光网络的消偏振截止滤波器,以工艺因素分析为基础结合光通信镀
本文研究了处于各向同性的一维光子晶体中的单个四能级原子的自发发射性质。此四能级原子的两个上能级由相同的场模耦合到共同的基态并且同时由相干场驱动到一个辅助能级。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