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安灌区位于吉林省西部大安市东半部,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区。其蕴藏丰富石油、天然气、地下水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基地。该区存在土壤盐碱化、荒漠化等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吉林省政府于2007年拟定引嫩江水建立大安灌区规划,改变部分旱地为水田。随着旱改水的进行,起到一定的经济效果,然而由于该区存在蒸发强烈的气候特征,灌区运行时抬高地下水位,形成了大面积的盐碱土沉积,而且该区旱改水后,通过增加施肥量以获取高产,因此,加大了地下水污染的危险。针对以上由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地下水水质变差等诸多问题,本文进行研究,确定大安灌区农业活动条件下影响地下水的主要因素。本文简述了大安灌区自然地理、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采用SPSS软件进行三层地下水水化学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应用Mapgis专业制图软件以及Aquachem软件制作piper三线图、schoeller图、Gibbs图、箱图以及等值线图,据此分析地下水水化学成因、类型及其基本特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大安灌区“三氮”存在形式、分布及影响因素;通过地下水测试数据分析大安灌区地下水水质等级,确定影响地下水水质等级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灌区潜水中NO3-与NH4+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结论表征:(1)大安灌区三层地下水中均以Na-HCO3型水为主,并伴随有Ca、Mg、Cl离子零星组合的水化学类型。三层地下水由浅入深TDS逐渐变小,pH值变化不大。三层水的水化学作用主要以溶滤作用为主,第四系潜水中伴随有蒸发浓缩作用,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主要发生在地下水由上至下越流补给过程。(2)灌区地下水中“三氮”整体含量显示,NO3-远高于NO2-和NH4+;水平方向上,第四系潜水中NO3-分布广泛,NO2-规律性不强,NH4+主要分布在灌区的施肥作业区,竖直方向上,NO3-与NH4+含量在地下水埋深3-5米处,含量达到峰值;第四系潜水中各离子与“三氮”的相关性均未超过0.5,其中NO3-与HCO3-的相关性最大,NO2-与耗氧量的相关性最大,NH4+与Mn的相关性最大。(3)水质评价结果显示,由上至下各指标评价结果总体上呈现变好的趋势,三层水采样点水质均以Ⅳ类水为主,伴随出现Ⅲ类水、Ⅴ类水,导致第四系潜水水质等级现状的主要因子为原生环境下的Fe、Mn、F-、As等,以及农业活动产生的“三氮”;影响第四系承压水与新近系承压水水质因素主要为Fe、Mn、F-、As。(4)健康风险评价中,NH4+的高风险区占总研究区面积的80%左右,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部、中部、北部的大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