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一体化的到来,高等教育的理念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高等教育发展随之呈现出的新动向,进而影响高校校园规划与建设的发展趋势与实施策略。在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影响下,现代教育更加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本体论,强调教育不应仅在教室课堂上完成,课外交往空间环境作为。泛教室”对人产生的熏陶作用也应作为教育的延伸部分。同时高校更加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素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教育的人本化、多元化、职能化、终身化、社会化成为现代教育方式的发展方向。由此带来的是更高层次的校园环境景观的需求。云南农业大学作为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地方,不仅具有重要的使用功能,而且也是学生们从课堂外获取更加丰富知识的场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景观的规划设计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的研究范围--大学校园景观,是影响高校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属于其物质环境因素。本文通过规划范畴中关于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的具体分析,并利用环境行为学及心理学等相关人文学科的理论,来达到解析此物质环境因素的目的。论文展开之前,首先对云南农业大学西校区的场地特性、校园文化、办学特色、人才类型及使用功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了解建设方的要求、以及对使用主体--农业大学的学生及老师,对西校区环境景观的使用要求进行了问卷调查。深刻感受到尊重人性的使用功能是整个景观规划重要的考虑因素,同时建设的资本投资也是影响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因素。本文将通过对各个历史阶段国内外高校校园规划的简要回顾和对中国高校环境规划现状的分析,探讨目前转型期中国高校校园景观规划的组织。通过对大学校园环境景观的分类研究,更深入地认识到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规划的理论及原则,并在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和对使用者行为特性的分析。得出高校校园景观从空间上需要由中心区域景观、边界景观、建筑组团之间的景观、建筑围合的院落景观、道路景观、校前区景观、标志性景观七部分构成。通过对昆明地区高校校园景观现状的大量资料收集过程中,笔者更深切的感受到要建设受到师生喜爱的校园景观必须满足这些使用者的要求。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一有利于生态环境和谐的原则,二、有利于人际间交往的原则,三、有利于四季均衡的原则,四、有利于形成多层次的空间的原则,五、有利于塑造校园文化的场所精神的原则。
将这些理论成果运用到实际的云南农业大学西校区景观规划设计案例中,笔者首先在把握校园景观规划的总体理论原则下,结合云南农业大学西校区的场地特征和学校师生及管理部门的特殊要求,制定出符合云南农业大学场地特征及使用功能的理论原则。以学生行为模式为原则,有利于创造人性化公共交往空间;有利于生态和谐;突出自然环境特点,有利于四季均衡的原则;合理功能分区,实现人车分流,有利于形成多层次空间;整合校园空间环境,塑造具有个性的校园文化空间。整个规划设计着重空间脉络结构、空间及景观序列组织、竖向和水体景观规划设计、种植设计、道路广场及铺装规划设计、小品设施规划设计等方面着手,将云南农业大学西校区建设成受师生欢迎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从整个西校区的功能分区上主要从校门、道路交通、校门入口区及后校门、停车场、校园建筑外部庭院、历史性空间、主题园、第二室外教室、运动场及东西校区结合处等几个方面从大到小、由外及里分层次的对云南农业大学西校区环境景观进行具体规划设计。
通过实例的分析,总结出了建设符合人性使用特色的校园景观,是当前校园建设首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建设有利于生态环境和谐的原则,二、有利于人际间交往的原则,三、有利于四季均衡的原则,四、有利于形成多层次的空间的原则,五、有利于塑造校园环境的场所精神的原则的校园景观。经过实例论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为今后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性。
最后,在之前研究和对云南农业大学西校区环境景观的规划设计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解,同时提出高品质的大学校园环境景观应具备的条件,及其发展原则和构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