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超大跨隧道地层成拱机理及围岩压力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suixin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交通设施的完善,浅埋超大跨隧道的需求日益增长。虽然我国已积累了大量浅埋超大跨隧道修建的工程实践经验,但是相关理论储备仍较薄弱。目前,地层拱在浅埋隧道中的支护作用机制已得到广泛认可,但是大量工程经验及试验认知表明浅埋隧道地层拱理论中的部分假设过于简单,无法满足目前隧道工程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对于浅埋超大跨隧道,其地层拱作用机制将更加复杂,地层拱作用下的隧道围岩压力尚不明确。
  论文针对这一研究空缺,通过室内试验、现场试验、理论推导、数值计算等多种手段对浅埋超大跨隧道的地层拱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本文研究内容概括性的可分为基于主应力偏转规律的浅埋隧道地层拱作用机制研究、地层渐进成拱机制研究、考虑分步施工效应及掌子面三维效应的地层组合成拱作用机制研究以及适宜于浅埋超大跨隧道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讨论等4个主题。相较于既有地层拱理论,论文主要创新点包含:
  (1)通过隧道开挖引起的最大主应力偏转特征改进了极限状态下的地层拱力学模型、推导了该模型作用下的隧道覆土压力;
  (2)通过剪切面偏转的发展过程及剪切面偏转与主应力偏转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地层渐进成拱力学模型,用以描述地层拱渐进发展过程中隧道覆土压力的连续变化;
  (3)考虑分步开挖导洞引起的地层扰动在二维平面及三维空间中的时空特性,提出了分步开挖作用下地层组合成拱力学模型,分析了导洞尺寸、中导洞岩柱临时支撑作用、导洞掌子面错距等关键因素对隧道覆土压力的影响。
  论文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研究了浅埋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拱中应力分布规律以及主应力偏转特征。研究表明:地层拱范围内,阻碍松动围岩滑动的剪切应力在地层拱边界位置集中;最大主应力迹线呈“上凸式”切向拱形式,最大主应力与水平方向夹角在隧道中心线位置为0,在地层拱边界剪切面上为角度连续线性变化。
  (2)从浅埋隧道开挖引起的主应力偏转规律出发对Terzaghi地层拱理论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更适用于浅埋隧道的静态地层拱作用机制。通过有限元极限分析研究了以Terzaghi地层拱理论为原型的静态地层拱模型适用背景。研究表明:改进方法下的地层拱内应力分布更符合浅埋隧道开挖后的实际应力分布;静态地层拱模型适用于极限状态下的浅埋隧道覆土压力计算,极限状态下剪切面自隧道两侧倾斜发展至隧道上方,并于隧道上方垂直发展至地表,剪切面上调用摩擦角为围岩内摩擦角。
  (3)通过剪切面转动与主应力转动的关系建立了地层渐进成拱力学模型。研究表明:伴随浅埋隧道开挖的扰动,地层拱的渐进发展经历4个主要阶段,分别为弹性阶段、地层拱初始作用阶段、地层拱渐进发展阶段以及地层拱最终作用阶段;4个阶段对应的隧道覆土压力经历减小、最小、增长及稳定4个历程;
  (4)提出了考虑分步施工效应及掌子面支护效应的三维地层组合成拱模型。研究表明:对于分步施工的浅埋超大跨隧道,其地层拱组合作用机制包括二维平面内及三维空间中的地层组合成拱作用;二维平面中的地层组合成拱作用受导洞尺寸、中导洞未开挖岩体临时支撑作用、围岩强度等因素共同影响;三维空间内的地层组合成拱作用主要受导洞掌子面错距影响。
  (5)依托下北山浅埋超大跨四线高铁隧道,通过改进地层拱理论计算了隧道覆土压力。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既有理论计算结果以及经验计算结果对比表明:Terzaghi地层拱理论及普氏理论计算值较实际值偏高,本文改进方法计算值与实测值较接近;基于Terzaghi岩体荷载分级系统及RMR岩体分级系统的围岩压力估计值偏高,基于Q系统的围岩压力估计值与实测值接近;谢氏理论计算值较实测值偏高。
其他文献
作为现代旅游业发展重要一环的森林游憩有助于满足人们日常休憩的需求。在环境心理学研究领域,旅游者感知到的旅游目的地能使人心理、生理和社会能力恢复的特征被称为环境恢复性感知1。有关环境恢复性感知的评价研究有助于公园旅游业的发展提升。由于目的地气候环境的舒适程度会直接对游憩体验产生影响。因此,在游憩地进行旅游者的环境恢复性感知评价时应首先对旅游气候舒适度做出评价分析。兼具国家森林公园与国家地质公园双名头
学位
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unge.]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干燥根入药,是我国传统大宗中药材。黄芪的市场需求极大,由于长期大量采挖,野生黄芪资源近乎枯竭,黄芪商品多来源于人工栽培,我国北方各地均有人工引种。通过对吉林省内膜荚黄芪栽培基地考察调研过程中发现,受生态环境、种子混杂、栽培技术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人工栽培的膜荚黄芪群体中出现了不同的种内类型
学位
手足口病(HFMD)通常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病毒感染所致,病毒感染后患者出现类似皮疹样的红色或变色的肿块,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在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中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机体免疫的重要防线,在病毒入侵机体的第一时间启动应答,抵御病毒感染。在IFN的抗病毒作用
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的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民人均GDP逐年增加,居民的主要矛盾从解决温饱转向对精神层次的追求,对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国内的旅游行业进入到高速发展阶段,旅游活动激增导致旅游目的地受到的影响越发强烈。当旅游目的地处于过载时,不仅会对目的地自身的旅游资源造成不可逆的破坏,还会降低游客的旅游满意度,让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评价降低,旅游体验度差,这些都会对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分子影像(Molecular Imaging,MI)是一种新兴的特异性成像技术。相比于传统的医学影像技术,分子影像结合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够在细胞分子层面上对成像对象进行无侵入式的连续动态观测,目前已经广泛的应用于疾病诊疗、药物研发以及手术导航等多个领域。其中,以光作为成像媒介的光学分子影像技术由于其安全无辐射,成本低,灵敏度高等优点在过去十几年中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作为光学分子影像的重要组成部
半球谐振陀螺(HRG)是目前精度最高的一种振动陀螺,谐振子在各种参数周向分布不均匀时,会产生频率裂解现象,它是造成半球谐振陀螺误差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谐振子的平衡方法,减小频率裂解以及其他误差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首先简述了半球谐振陀螺方面研究的背景。通过求解半球谐振子的偏微分方程的特解,分析了半球谐振子的振动特点。采用伽辽金法,求解了谐振子偏微分模型,导出了谐振子的二阶常微分振
近几年,随着电商和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快递箱体的数量逐年增多,而对箱体表面的缺陷检测成为了一个关注的重点。机器视觉凭借其无接触、稳定、可重复等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因此,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机器视觉的快递箱体缺陷检测系统,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对快递箱体的种类和缺陷类型进行研究,确定了四大主要缺陷:孔洞、裂缝、裂口及变形。将Canny边缘检测算子与8-邻域链码法进行结合提出针对快递箱体缺陷
学位
人们日常活动生成的轨迹数据在认知人类的社会活动、行为模式等方面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研究地位。室内作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景,随时随地在产生着大量的轨迹数据,随着现代化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技术和智能安防技术及应用蓬勃发展,用于监视的视频对象跟踪引起研究界的关注,目标跟踪和轨迹建模在监视视频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然而,由于室内场景的局限性,以及室内摄像头的监控区域不重叠等问题,不可避免的需要对多个监控摄像头
近年来,计算机智能算法在大跨空间结构健康监测领域逐步得到应用。健康监测的内容主要有两大要点:一是监测前期的数据获取,包括使用何种仪器设备、以怎样的方法手段、通过怎样的途径获取监测信息,其中涉及到传感器布置方案的确定;二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识别结构损伤。现今对这二者的研究,均会涉及到智能算法。空间网壳结构与一般结构相比,具有杆件节点数量多、模态振型复杂等特点,同时环境因素也会对模态参数的准确性
传统的抗震设计主要是以规范中规定的三水准、两阶段为目标,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以及大震不倒”,利用结构自身的的刚度、延性、强度来抵抗地震作用。在如今高水准的生活环境的要求下,这种方法不仅难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它的舒适度与经济性也欠佳。消能减震技术是一种被动控制方法,它通过在建筑物中设置阻尼器或者把结构中的某些构件设计成可以耗散能量的装置来抵抗输入结构的地震能量。经过许多年的发展,消能减震技术取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