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投资行为的模式探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boy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金融的理论告诉我们投资者的每一项投资决策都是基于收益和风险的衡量,他们绝对理性不会犯错,但大量的证据表明投资者首先是行为人,受限于自身的禀赋和情绪,他们会出现认知偏差,在特定的时段低估自己陷入困境的概率,而逐利、贪婪、冲动、恐慌和恐惧往往使得他们丧失理性,加上股市中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的暴富神话进一步刺激他们疯狂,于是如同染上毒瘾与赌瘾一样,投资者在希望与绝望中一步步踏入病理性投资行为的深渊,不仅对自身的财富还是家庭的和谐甚至对整个社会的安定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值得进一步注意的是,病理性投资行为相较于诸如毒品、香烟等传统成瘾物质更具隐蔽性,成瘾者往往很难察觉,而且更容易被反复触发,且暗示性环境不容易被规避。面对这样的情况,本文尝试对股市中的病理性投资行为模式进行探究,行文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导论,作为全文的引出部分,本章节介绍了问题背景、研究的主要问题,并对后续的文章安排进行了规划。第二章分为两部分介绍了病理性行为的实务背景和相关文献综述。由于股市中的病理性行为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因此在实务背景中主要对其内涵和性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帮助人们认识病理性投资这一行为。病理性投资行为指投资者受限于认知偏差的干扰,做出片面执着短期收益而忽视风险的投资行为,具体表现为过度交易收益波动率高的股票组合。对于相关文献的整理评价,由于该类研究的资料很少,由此在文献综述中主要是对与其类似的成瘾机制文献的描述,分别从经济学和神经学等角度介绍了成瘾行为的理论进展过程,以期旁类触通。随后还介绍了一些对成瘾行为理论的实证检验。第三部分则是病理性投资行为模型的构建,通过构建认知偏差——行为的数理模型,阐述了认知偏差在病理性投资行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在认知偏差的影响下,投资者会低估自身陷入困境的概率,从而过度增加不恰当的交易量。第四章,影响认知偏差的第一个核心因素,本章介绍了影响认知偏差的第一个核心变量——压力(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进一步的本文将压力分为了内外两种压力,分别介绍了两种压力的作用机制以及测度方法(概率法)。第五章,影响认知偏差的第二个核心因素。参照压力章节的模式,本章分析了投资者的情绪对于认知偏差的影响机制和测度方法(构建综合情绪指数)。第六章,实证设计。本章中首先对给个变量指标的含义、数据来源以及各个指标的描述性统计进行了详细介绍;然后通过构建滞后线性回归模型得出了核心变量对于病理性投资行为的影响,估计结果验证了文章中命题1和命题2的假设。第七章,模型的进一步探讨,文章对病理性投资行为的影响变量做出了更深一层的探究,利用分段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不同市场状态下和情绪压力的正负属性对于病理性投资行为的不同影响。消极与积极的情绪都会使得认知产生偏差,正常的情绪则不会;正负属性的情绪压力在两类股票集中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应。最后一部分,结论与展望,文章概括了实证检验的结果,在一个大的框架下分析了病理性投资行为,并指出了研究中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此外,本文有如下一些创新之处:1、首次对股市中的病理性投资行为进行分析,定义了该行为的内涵以及性质。2、构建了认知偏差——行为模型对病理性投资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3、提出了影响认知偏差的核心变量——压力和情绪,其中创造性的构建了压力中的心理幻觉被击破压力。
其他文献
本文拟从财政的起源、概念以及陈豹隐的相关观点探析;基于陈豹隐的财政思想再论财政的主体性质;从“财政学”与政治经济学之间的联系,陈豹隐相关的财政学思想的角度看“财政学”与“公共经济学”的关系这样的三个基本范畴来展开论述。根据这样的研究思路,大致将文章分为下面的三个方面:一是绪论部分,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谋篇布局作出相应的说明和解释:一是通过“财政学”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大讨论,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二
学位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会议
期刊
学位
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入,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民营银行的获批成立以及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金融开放化、自由化、多元化势不可挡。处于我国金融系统中绝对核心地位的银行业,在这样的背景下,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我国银行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结构体系,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体,众多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共同发展的局面。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利润来源仍然是“存贷息差”收入(20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