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家庭兄弟姐妹数量对女性教育影响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sy29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教育性别不平等和教育区域不平等呈下降趋势,但农村女性在受教育过程中仍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最主要方式,而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得以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和产业发展的真正源泉,也是改善家庭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从微观角度研究兄弟姐妹数量对农村女性教育获得的影响,旨在为新形势下改善农村女性教育获得以及有效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提供经验。
  本文以劳动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选用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执行的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简称CFPS)中2010年基线调查所得到的数据信息,对农村家庭中兄弟姐妹数量与女性教育获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研究中,选取已完成教育的农村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共计8022个样本,收集个体教育信息、父母教育和工作信息、家庭成员的身份信息作为研究使用的各个变量,同时采用家庭第一胎性别作为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通过实证分析农村家庭中兄弟姐妹数量对女性教育年限和不同教育阶段升学机会获得的影响,并从三个维度观察该影响的异质性。实证结果表明,兄弟姐妹数量对农村女性教育总体上具有显著负影响,兄弟姐妹数量每增加一个,其教育年限减少2.299年,小学升初中和初中升高中的升学机会获得分别降低16.8%、16.7%,兄弟姐妹数量对农村女性教育的负影响在低收入地区、男孩偏好较强地区和母亲教育水平较低家庭中表现的更加明显。
  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保障女性受教育权利,提高女性受教育水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供了理论分析,有利于进一步实现教育性别平等,提高我国整体的人力资本存量,补齐我国当前人力资本的短板,实现教育平等、收入公平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其他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一体化进程逐渐深入、信息技术持续完善的总体背景下,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高效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综合利用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来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高端产业价值链、不断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程度、有效激发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协同集聚效应,对于全面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和协同发展、促进城市群结构升级优化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健
学位
中国区域经济已历经众多发展阶段,不同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空间结构支撑。当下中国区域经济将以高质量发展为战略导向,在优化区域空间结构、加快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重点发力。其中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不仅表现为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而且表现为省内城市间发展差距较大。在西部省份尤为明显,一个典型现象是省会城市不断虹吸全省各种要素,造成其他城市与省会城市发展差距明显。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域发展差异带来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工业经济走廊,肩负着打造世界级制造业集群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使命。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主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谋划区域协调新棋局的重大举措。同时,技术创新是制造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产业集聚是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一方面,技术创新在制造业领域较为集中和活跃,也是各国抢占经济增长制高点的核心力量;另一方面,产业集聚有利于技术创新知识溢出效应的发挥,也是工业化
我国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世界科技强国的过程中,已经认识到人工智能对于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我国意义重大,其通用性特征和技术进步效应有助于全产业的转型升级,但该命题在理论和实证分析上的支撑却十分有限。为清晰理解这一过程,本文进行深度剖析:将人工智能区别于一般的技术,微观分析其如何作用于经济要素再反映到结构变动上,为此梳理出这一过程的主要途径、内在逻辑及作用效果。同时,考虑到人工智能有强化就业空间极化
省会城市作为一省省会,集聚了众多资源和要素,是一省的核心地带,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乃至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火车头”、“排头兵”。近年来,安徽、江西、四川、河南、湖北等中西部省份通过撤县设区、区域规划调整等方式积极扩大省会城市规模,通过产业升级、交通布局等大力发展省会经济,提高省会的影响力,“强省会战略”已然成为中西部各省推动经济发展的普遍选择。不仅如此,甚至东部地区也刮起了一股“强省会
县域是我国行政区划中的一个重要层级,当前我国县域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半数以上,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以及人民实现美好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以及高质量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  四川省县域数量众多,位居全国首位。截止2017年底,四川省县域经济总额17354.6亿元,
学位
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促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开放发展理念掀起了内陆地区开放的新高潮。四川省作为内陆地区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处于交通的末端,也并非全球贸易的关键节点地区,开放程度直接关系到其经济发展能否上升到一个新台阶。内陆开放型经济作为一种更加开放和包容的经济,是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新形态。在“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提高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以增强竞争力,成为四川省经济发展的
农民工个人独自迁移的模式逐渐成为“过去式”,现在他们更多地选择将孩子带在身边一起迁移。子女随迁不仅能减少父母与孩子分离的缺憾,还能让子女接受更好的城市教育资源,减小农民工身份代际传递的可能性。但是户籍歧视造成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让农民工以及随迁子女难以公平地享受城市公共服务。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学面临多重现实困境,例如入学门槛高、教育开支压力大、初中升高中机会少等问题。此外,随迁子女的年龄通常较小,
2015年生育政策进行了调整,减少了生育子女数量客观上的限制。由2016年CLDS数据发现生育子女数量不同的女性劳动者之间的平均年总收入存在差异;并且子女数量不同的女性劳动者之间的家务劳动时间存在差异:子女数量会影响女性劳动者的有酬劳动时间的分配,从而对女性劳动者总收入产生影响。所以本文试图从家务劳动时间的角度分析子女数量对女性劳动者年总收入的影响,同时通过比较分析,对生育政策调整后子女数量对女性
流动人口作为中国城乡二元分割的重要产物,在中国劳动力市场上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是中国过去近40年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最为重要的推动力之一。中国的流动人口具有宏观上总量规模庞大以及微观上外出务工的临时性特征,同时,无论是与本地人口相比,还是与《劳动法》规定的标准工作时间相比,流动人口的工作时间都比较长,且不同城市之间流动人口的工作时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再加上近年来中国城市的房价水平不断攀升,地区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