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评价对大学英语学习者的影响-基于中西部某省属大学的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hu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形成性评价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CMoE, 2007)为载体,正式进入中国大学英语教育评价领域。该政策的引入改变了风靡全国三十年且影响大而深远的、典型的、大规模标准化测试在我国大学英语教育评价领域独统江山的局面,而形成性评价则在十年间逐步演化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过程评价”(Process Assessment),对大学英语课堂和英语教育产生着影响。本文将着重研究“过程评价”对大学英语学习者以及其学习的影响。
  具体而言,本研究拟图回答如下四个问题:
  1)大学英语学习者是否了解以及如何理解过程评价?
  2)过程评价是否影响大学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方法?
  3)过程评价是否影响大学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成效?
  4)哪些因素促进或阻碍了过程评价对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学习?
  本研究基于我国中西部某省的一所高校,过程评价在该校的评价体系中占20%。主要数据源为600份问卷调查,回收562份,最终的有效问卷为528份;之后,利用SPSS24.0对其进行了分析处理,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交叉表和有序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仅有不到百分之四十的学生清楚地了解所在大学实施的过程评价,对过程评价持有形成性观点的学生比例(65%)远大于持有终结性观点的学生比例(33%);过程评价对于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30%)。另外,过程评价的促学功能有限,不过,仍得到了大约百分之四十五的样本学生的认可。过程评价对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学习促学效果受学生的性别、专业、年级和英语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其他文献
作为韩国留学生,经过三年的研究生课程学习,我对汉语语法体系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尤其是对汉语补语系统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补语是位于形容词、动词后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它是汉语语法体系中较为特殊的语法现象,韩语中没有“补语”的概念,因此我们韩国留学生在学习补语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最多。而结果补语是韩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述补结构时较早接触到的语法类型,同时也是韩国留学生出错频率较高的语法类型。在学习汉语结
“有+NP+VP”句式是汉语常见句式之一,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NP+VP”句式不是语法教学的重点,很多韩国汉语学习者没有机会深入学习它,因而在交际中常常出现使用错误的现象,可见作为韩国人,对“有+NP+VP”句式习得偏误进行细致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意义的。本文首先统计了《汉语教程》和《汉语口语》两套教材中的“有+NP+VP”句式,之后按照语义关系把“有+NP+VP”句式分为6种语义小类
每个国家都有独立的成语体系,成语可以说是民族语言的智慧结晶。对外汉语教学中,韩国学生接触成语的机会越来越多,也逐渐被成语的魅力深深吸引。学习成语是韩国学生习得汉语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韩国学生在使用成语的过程中也常常会出现错误。对于汉语动植物成语的研究,国内外大部分学者将研究视角集中在汉语成语教学方面,对于汉语动植物成语习得方面关注的较少。  因为本人是韩国留学生,所
“才”是汉语中最基础、最常用的副词之一。有关副词“才”的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研究比较多,但专门针对俄罗斯留学生副词“才”习得情况的研究比较少,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考察俄罗斯留学生副词“才”的习得情况。  本文主要对俄罗斯留学生副词“才”的习得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别针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情况展开了问卷调查,重点统计了俄罗斯留学生副词“才”的习得偏误,从句法和语义两个方面对偏误进行了
作为一名俄罗斯留学生,笔者在这片黑土地学习和生活的几年间,对汉俄禁忌语在人际交往中引发的思考和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禁忌语在古今中外的文化中广泛存在,时代不同,禁忌语的意义与内容也不同。禁忌语是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在现代社会中,禁忌语的文化影响力不但没有削弱,反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而变得更为强大。  禁忌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人际交往中禁忌语如果不慎被误用就会让对方
程度副词是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副词之一。相关文献的本体研究和汉语教学研究很多,但将相对程度副词和绝对程度副词分开研究的较少,从国别化习得研究角度进行专项研究的更少。针对这一研究现状,本文希望通过问卷调查,考察老挝留学生绝对程度副词的习得情况。  本文主要对老挝留学生绝对程度副词习得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重点调查了学生学习绝对程度副词时的习得偏误,对习得偏误类型进行了划分,结合偏误分析理论对习得偏误成
汉语和蒙古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它们在语法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蒙古国留学生学习结果补语时,时常出现各种类型的结果补语偏误,而结果补语是汉语补语中使用频率较高、范围较广的语法结构,同时也是蒙古留学生学习的重点。由于结果补语本身的复杂性及蒙古留学生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蒙古留学生在使用结果补语过程中经常出现偏误。因此,笔者作为蒙古留学生,以蒙古留学生汉语结果补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主要研究方向,对在哈高校
作为一名蒙古留学生,在汉语学习和研究中,越来越发现作为熟语之一的成语,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符号。因此,我们将汉蒙成语对比作为研究对象。  我们之所以选取汉语和蒙语中的动物、人体、数字三类成语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这三类成语在汉蒙成语中运用范围广,蕴意丰富,且在留学生教材中出现频率较高。因此从动物、人体、数字三个方面分别从语义特征和文化内涵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汉蒙成语在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喻体和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不同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基石,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着无比重要的作用。近几千年来,汉语言和汉文化凭借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内涵与风格迥异的形式,影响着周边国家,向全世界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与强大的传播态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化在与世界各国交流中的作用日显突出,已经引起了全世界多国的重视,成为国家总体软实力中不可缺少的力量。  作为一名来自也门的留学生,我深深感受到了中
学位
“第四种剧本”是“十七年”文学中特殊的文学现象之一。它发生在1953-1957年。因为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特殊的作家心态,这批剧本表现出了独特的面貌。但在当代文学史上,出于建构历史的需要,“第四种剧本”一直被当作“异端”来看待,它的异质性几乎成了其独特面貌的全部内涵。二元对立思维造成了这种片面的认识。因此,对“第四种剧本”的研究要突破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注意到多因素互相缠绕的状况,在深度和广度上追求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