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分权对居民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stem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国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自古以来“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的美好希冀即将实现,这种成就离不开我国独特的政治经济生态和制度,其中政府财政合理分权制度就是极大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的制度。中国式财政分权制度存在政治集权与财政分权并存的特点,在短时期内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腾飞,而随着经济发展,部分地方政府“重投资、轻民生”的弊端逐渐暴露,在这种背景下居民生活质量逐渐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重点。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们每个公民的切身生活。目前学术界对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价体系众说纷纭,大部分学者将目光集中在居民生活的某些方面,缺少对生活质量这一综合体系的全面性评价。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二者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了我国财政分权对居民生活质量所产生的影响。
  本文首先通过大量相关参考文献的综述将国内外学者对财政分权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研究进行系统整理和归纳。在此基础上分析推断出财政分权对居民生活质量的作用机理、传导机制及路径,主要通过财政分权影响政府行为的角度进行阐释。其次为深刻解读我国财政分权与居民生活质量的关系,本文选取我国除西藏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2018年的相关面板数据进行了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并通过了相关性检验;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测算了各指标的综合评价得分系数,降低了指标的冗杂程度和数据干扰,创造性地构建了“水平+质量”的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模型的回归估计,就地方政府分权程度对各地民生方面的影响及内在机制作出了分析。实证结果显示:①我国居民生活质量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可能存在倒“U”型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过高和经济发展水平过低的地区,居民生活质量相对较差;②我国居民生活质量存在地区差异,相对而言,中部地区省份居民生活质量更高,东部和西部地区居民生活质量较低;③地方政府财政分权程度提高有利于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在掌握了一定财政自主权后,具备更强的财力对公共品和公共服务进行资源配置,且二者的关系可能会形成良性循环;④地方政府的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会对地区居民的居住环境和公共文娱方面产生不利影响,这分别与我国官员的政绩考核指标、政企合谋以及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政府作用有关。最后在实证分析及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完善财政分权体制,合理把控财政分权程度;树立科学政绩观念,提高财政收支监督约束;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强地方政府管理水平。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上市公司违规现象屡禁不止,不仅侵害投资者利益,而且困扰着市场监管方,不利于资本市场进一步健康发展。研究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原因对于治理和防范违规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至关重要。在公司经营过程中,高管人员尤其是CEO的权力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具有重大的影响。本文利用2008—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研究管理层权力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外部治理环境对管理层权力与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之间
学位
绿色债券是我国绿色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6年以来,我国绿色债券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参考国外经验,健全完善的绿色第三方认证能够增强绿色债券信息披露的透明性,尤其是能够向投资者披露债券的绿色特征,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这对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研究我国绿色第三方认证对绿色债券融资成本的作用机理和实际情况,对完善绿色债券融资成本理论、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
学位
随着各国对资本管制的放松,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更加通畅,不同市场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汇率和股价两个变量之间能否协调运行对一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当前我国面临中美贸易摩擦等不利形势的背景下,本文通过2009-2019年人民币汇率和我国股价的数据研究人民币汇率和股价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性。这有利于政府维护我国经济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并引导我国金融市场不断改革和完善。  关于汇率与
学位
在政府大力倡导提高直接融资的背景下,债券市场获得迅猛发展。信用评级作为债券市场上评价债券质量的重要指标,受到投资者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同时,近年来社会责任投资理念兴起。在此基础上,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对信用评级的影响成为本次选题。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本文将社会责任分为战略性社会责任和利他性社会责任,分别研究其对信用评级的影响,丰富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其次,本文选择
学位
强劲发展的金融全球化极大地改变着世界各国和全球经济的运行方式和运行特征。然而,全球性金融危机出现以来,人们对金融全球化的质疑与日俱增,加强资本管制和制度建设以保障金融安全的呼吁深得人心,制度质量作为决定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本文主要对金融全球化、制度质量和经济增长三者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首先,基于Lane和Milesi-Ferretti(2001)提出的国际资本流(存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程度的逐渐提高以及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逐步推进,我国短期资本流动规模不断扩大,波动性也显著增强。短期资本流动可以有效促进国际间资本市场资金配置,推动经济金融发展。但与此同时,由于短期资本流动具有投机性强、波动性较大及高流动性特征,大规模的短期资本流动可能会对一国经济增长及金融稳定产生负面冲击,因此,识别新形势下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驱动因素及其动态影响特征,对我国更有效地管理短期资
一直以来,交通基础设施都被视为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但有经验证据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带来的人口流动可能造成对健康的负面影响。本文吸收了二元经济理论和Barro内生增长模型的思想,构建了一个包含健康人力资本的两部门世代交叠模型,假设政府总支出在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和公共卫生支出间进行分配,考察人口流动背景下交通基础设施对健康的影响。理论模型分析结果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对健康的影响存在转折点,且健康的转折点
本文从市场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构建了一个产品市场的简单模型。分别分析了初创企业和现有企业在不同情况下对R&D项目的最优选择,并以此来确定两种类型企业R&D项目选择的反应函数,从而得到了在纳什均衡时的最优选择。模型表明,在纳什均衡的情况下,因为跨栏效应的存在,初创企业总是选择成功概率较低,投入较大的R&D项目。而现有企业要阻止初创企业的进入,为了形成进入威慑效应,总是选择成功概率较大,投入较低的R&D
中国因相对较快且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提高的金融双向开放水平和高度确定的政治环境而成为良好的避险与投资目的地,跨境资本流动始终保持高活跃度。与此同时,中国金融体系风险也不断积累,金融波动明显加大。那么,跨境资本流动是否是近年来导致中国金融体系波动程度加大的因素之一?金融中介风险承担行为又如何影响跨境资本流动作用于金融波动的过程,即跨境资本流动的“国际风险承担渠道效应”是否存在?另外,面对日趋活跃
学位
积极稳步推进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20世纪80年代中国首先开放了外商直接投资(IFDI)领域,2001年加入WTO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更是迅猛增加,2018年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已达1,349.6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另一方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随着“走出去”步伐的加快而出现明显加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对外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