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体系下的评价理论为理论框架,结合人际意义的功能对等理论,探讨散文文体的汉英翻译问题。评价理论由马丁提出,主要研究语言的人际意义,关注语篇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所涉及的情感的强度,以及表明价值和联盟读者的各种方式。评价系统分为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子系统,其中态度又分为情感、判断和鉴赏三方面;介入包括自言和借言两个方面;级差涵盖语势和聚焦两方面。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背景下的评价理论框架,以散文《荷塘月色》为例,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分析探讨汉英散文翻译中人际意义的实现及功能对等:词汇层面,句法层面以及语篇层面。 该研究的目的在于为译者提供以原文与译文中人际意义的实现及对等为主要原则的散文翻译方法,以实现更为忠实和贴切的汉英散文翻译。本文通过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试图通过对词汇、句法及语篇层面的评价资源的统计、举例分析,逐一考察原文及其三种译文中各类评价资源在各个层面上的翻译及人际意义表达,以总结更忠实子原作者人际意义表达的评价资源翻译,为译者提供参考。鉴于以奈达为代表的传统翻译原则,本文着重于人际功能对等的翻译研究。之所以着重于此,是因为散文这一特殊文体中人际意义体现的重要性以及因作者与译者之间文化、背景、风格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改编性。 本文从评价理论的角度对散文翻译进行研究。散文这一文体广泛应用于文学创作中,受到文学作者和读者的青睐。而目前对于散文翻译的研究却多是描述性或评价性的,缺乏系统性与理论性。另一方面,目前评价理论的应用研究多集中于词汇层面,在语篇层面上的分析还相对较少。鉴于此,本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和传统翻译理论的背景下,从一个行之有效的角度,在词汇、句法以及语篇层面全面分析原文与三篇译文中评价资源的人际意义,拓宽评价理论的应用领域,为译者提供对散文翻译更广阔的翻译视角和更全面的认识。 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引言,阐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主要目的、研究方法和文章构架。第二章是文献综述,说明从评价理论的角度研究散文翻译的创新性及可行性。第三章是对评价理论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的人际意义的理论介绍,并阐述本论文的理论框架。第四章在词汇、句法层面上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考察原文与三篇译文中的各类评价资源,举例分析翻译中人际意义实现的具体情况,对各种译文中出现的翻译现象做出评价性对比和解释。第五章从语篇层面整体分析原文与译文中的评价资源,并从美学角度对译文做出分析与评价。第六章是结论,对整篇论文进行小结,提出本文研究的不足,并为此类研究的发展提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