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陡变质层状斜坡结构特征对斜坡变形、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以雅砻江卡拉水电站顺层斜(边)坡为例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_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工程实践表明,顺层斜(边)坡是各种岩质斜(边)坡中相对最容易发生破坏的一类斜(边)坡,其力学机制多为滑移-拉裂或滑移-弯曲。由于顺向岩质斜(边)坡发生变形破坏后大都具有规模巨大、治理难度极高、治理费用不菲等特点,因此对于重大枢纽工程而言,该类高陡斜(边)坡稳定与否往往决定着坝址工程能否成立。雅砻江中游拟建的卡拉水电站右岸为高差达600-700多米的高陡倾角的顺层斜坡,组成斜坡的岩性为薄—互层状的变质岩体、各岩性层间层理明显。根据对一般顺层斜(边)坡的认识,该高陡斜坡应该是工程地质问题较突出、变形破坏较明显的斜坡,但现场调查发现该高陡顺层岩质斜坡地形平顺完整、除在斜坡表层发育有小规模的滑移-弯曲变形(溃屈变形)外,斜坡内并未见到岩体产生明显的顺层弯曲变形或开裂迹象。是什么样的斜坡工程地质条件影响着该高陡顺层岩质斜坡的变形和稳定性?这个高陡顺层岩质斜坡是否具有特殊的斜坡结构才使斜坡岩体尚未产生明显的变形破坏?这个特殊的顺层斜坡是否存在潜在的顺层滑移变形的可能和风险?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卡拉水电站坝址工程的确立、也有助于作为对类似斜(边)坡开展研究的尝试,因此对这样一种高陡变质层状顺层斜(边)坡的结构特征及其对斜(边)坡变形、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在理论和工程实践上均具有较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卡拉水电站右岸高陡顺层变质岩斜坡为研究对象,在现场精细调查的基础上,对斜坡地形特征、岩性组成、岩体结构、岩体质量、坡体结构以及斜坡变形、稳定性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获得主要成果如下:
  (1)通过开展大量的岩体精细测量和试验,查明了研究区斜坡岩性组合特征、岩体结构特征、地表及斜坡深部变形特征和斜坡岩石质量指标、岩体声波纵波速值、岩体强度指标随斜坡深度的变化规律。
  (2)岩体特征调查和现场试验表明:斜坡表部岩体的力学性质较差,但斜坡内部层间结合紧密、RQD值高、波速大,为在构造作用下形成的特殊岩体结构——粘结层状结构。由于层间良好的粘结作用,层间结构面对岩体结构和岩体强度的影响已大大降低;但靠河谷斜坡部位的岩体则在后期河谷形成过程中因风化卸荷作用致层间粘结作用消失或弱化改造,岩体重回原生的层状结构,层间结构面又成为决定岩体结构和强度的一个主要因素。
  (3)按现行《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2006)关于岩体结构的划分标准,研究区斜坡岩体结构以薄-互层状结构为主,斜坡由外及内岩体结构无规律性;然而,现场纵波波速、RQD值、完整性系数指标显示其与规范划分的岩体结构极不具对应性。根据岩体的风化特征、RQD值、纵波波速值、完整性系数进行岩体结构修正后得出:研究区斜坡由外及内岩体结构为薄-互层状结构、粘结中厚层状结构、粘结厚层状结构,斜坡岩体结构由外及内规律性明显。
  (4)在岩体结构研究基础上,采用岩体质量综合分级法和水电边坡岩级划分CSMR法进行岩体质量分级,分级结果表明:斜坡由外至内岩体质量等级依次为Ⅳ级、Ⅲ2级、Ⅲ1级、Ⅱ级,由外及内规律性明显。
  (5)地表及深部平硐精细测量表明,区内岩体变形破坏类型主要有平面滑动、滑移-弯曲、滑移-剪损破坏三类,但这三类变形破坏均发育在斜坡浅表层数米至十几米深的范围内,斜坡深部岩体结合紧密、无任何变形迹象、连层间软弱夹层和断层带都因充填硅质物而失去软弱界面的特点。
  (6)通过对影响斜坡变形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具有硬质夹层的斜坡以及外侧有坚硬岩体的斜坡不易发生破坏。当软岩斜坡中存在硬质岩夹层时斜坡抗变形能力会大大增加,硬质岩体起到承载“脊梁”的作用;当斜坡外侧或坡脚有硬质岩时能提高斜坡抗变形能力,坚硬岩体就像一层“硬壳”或“挡墙”一样约束着斜坡内部较软岩体的变形发展。
  (7)研究区斜坡岩体具备的良好的层间粘结作用,斜坡变形受岩体强度控制;由于这种粘结层状岩体具有较高的岩体强度,因此斜坡不易发生变形破坏;斜坡内部无形成不稳定块体的长大结构面组合,且层间软弱夹层和断层均因构造作用改造失去软弱界面的特性,斜坡整体稳定性好,仅斜坡表层风化卸荷岩体有一定的变形破坏。
其他文献
期刊
降低泥石流危害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对泥石流进行监测预警。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的几个汛期内,汶川地震区内尤其是2010年8月中旬在四川省三大片区暴发了具有群发性、突发性、破坏性、灾害链效应等特征的泥石流。通过与历史上其他强地震后的泥石流暴发情况比较可以判定,汶川地震区泥石流灾害还将持续多年。正当汶川地震的影响还未消除之时,2013年4月20日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再次暴发7.0级大地震,可见强震区
学位
坝基抗滑稳定问题是混凝土重力坝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拟建雅砻江牙根二级水电站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53m,共15个坝段,坝基最大开挖深度129.1m。坝基岩体为燕山早期茨玛绒侵入的二长花岗岩,岩体结构复杂,主要发育有NW~NWW向、NE~NEE向两组断裂构造和一组倾向上游偏左岸的结构面。此种岩体结构对坝基的抗滑稳定性影响较大。因此,研究牙根二级重力坝抗滑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通过
斜坡下伏采空,常常会产生坡体开裂、地面沉陷等多种地质环境问题,特别是采空区呈缓倾斜状态时,这种问题最为突出,常常会诱发大规模的地质灾害。研究区域自然斜坡就是这种缓倾斜煤层采空诱发上覆山体变形失稳的典型实例。  本文以贵州省都匀市马达岭滑坡和煤洞坡变形体这一典型采空区诱发山体变形破坏的矿区缓倾斜坡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勘测,在查明了斜坡区域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坡体结构特性,岩性组合特征,斜坡结
学位
贵州是我国西部地区的资源大省,大规模地下矿产开采不可避免的引起上覆岩体变形拉裂,直接威胁矿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以贵州省大方县云龙山变形体为研究对象,在阐明其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总结变形体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访问资料还原云龙山下伏采空区的大致形态,并以此为依据结合底摩擦物理模拟试验、UDEC和FLAC3D数值模拟等手段对变形体的变形破坏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成果主要如下:  
学位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时,在泥石流流域内产生了大量的固体松散物质。在暴雨作用下,这些固体松散物质将产生极具破坏力的泥石流,危害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和地震过后的重建工作。2010年8月14日,在强降雨作用下,位于汶川大地震震中的映秀镇附近发生群发性泥石流,据查共爆发了21条泥石流。其中,造成灾害最为严重一条泥石流沟冲出大量固体松散物在沟口堆积,形成的堰塞坝阻断岷江使其改道,致使岷江水泛滥淹没映
学位
台风滑坡灾害具有其特殊性,不仅与斜坡的区域地质环境条件相关,更与台风大风和台风强降雨特点等相关。温州地区作为台风滑坡灾害发生的典型地区,2004年-2009年先后有11次台风严重影响该区域,据不完全统计共诱发了195处台风滑坡。  虽然滑坡灾害在危险性、易损性及风险性评价和区划方面已有不少研究,然而专门针对台风滑坡灾害地区进行的区域性评价及区划至今尚未发现。  本文以温州市为研究区域,在充分认识台
学位
都汶高速公路位于“5.12”汶川地震震区,靠近岷江,毗邻有“生命通道”之称的都汶二级公路,是一条进入汶川灾区的快速通道。汶川地震诱发了大量的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这些次生地质灾害具有分布范围广、数量多、种类全、密度大、强度高、致灾重等特点,对都汶高速公路隧道的建设和运营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分析隧道穿越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堆积体时灾害体与隧道稳定性间的相互关系,开展强震后隧道穿越次
滑坡是各种地质灾害中频率最高、损害最大的灾害类型之一,滑坡一旦失稳将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各种工程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甘肃省是世界上滑坡灾害最严重的地区,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滑坡灾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因此对该地区滑坡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甘肃舟曲锁儿头滑坡为研究对象,采用成都理工大学的500g·t大型土工离心机,模拟锁儿头滑坡在天然+降雨工况下的变形破坏特征,并利用地质工程分析法、极限平衡法及
学位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