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沉降对草甸草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及机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7538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生态环境问题,而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是全球变暖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中主要的温室气体CO2、CH4和N2O,分别贡献了 60%、15%和5%的效应。草地占地球陆地面积的37%,是陆地重要的碳汇,其在减缓全球变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草地如何在调节全球气候和减缓温室效应方面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而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氮沉降就是其中之一。大量活性氮进入到陆地生态系统,通过影响生物(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土壤理化性质),进而改变草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往研究只关注氮沉降中的无机氮以及氮沉降量的变化,而忽略了氮沉降组分的变化,然而氮沉降中既包含有无机氮也含有有机氮。因此,以往采用单一形式的氮源来模拟氮沉降的研究可能不能准确地评估氮沉降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我国氮沉降中有机氮含量为7%~67%,平均28%。鉴于以上,我们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开展了一项野外氮添加试验,试验设置了高、低两个氮添加水平(低氮:5 g N m-2 y-1,高氮:30 g N m-2y-1),每个氮添加水平包含有5个不同的氮组分处理(N1至N5,其有机氮含量分别为0%、10%、20%、40%和100%),来探讨氮沉降中组分的变化将会如何影响呼伦贝尔草地温室气体的排放,并且进一步探讨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调控作用。通过更加真实的模拟氮沉降的变化以及探究温室气体排放相关功能基因的变化,将有利于准确地理解和预测氮沉降对草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并为预测草地生态系统在未来调节全球变化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1)氮添加显著地改变了控制温室气体通量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而且,氮添加的作用受到氮添加组分和水平的影响。1)非生物因子:氮添加显著降低了 土壤水分和pH,增加了 土壤有效氮、可溶性有机碳以及土壤氨挥发速率。氮添加中有机氮的增加显著降低了氮添加的作用,尤其在高氮水平下。随着氮添加水平的增加,氮添加的作用强度显著增强。2)生物因子—植物:氮添加显著增加草地植物群落的地上生物量(不同功能群的响应迥异:禾草的生物量显著增加,而杂类草和豆科植物的生物量显著降低)、地下生物量和地下净生产力,却显著降低植物的物种多样性;而氮添加中有机氮的增加显著地降低氮添加的作用,尤其在高氮水平下。3)生物因子—微生物:氮添加显著地降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且改变了微生物的多样性(降低细菌多样性,增加真菌多样性)以及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组成:降低了细菌的寡营养类群(酸杆菌门)和真菌的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了细菌的嗜营养类群(放线菌门、Patescibacteri、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和真菌的子囊菌门、壶菌门和球囊菌门的相对丰度。氮添加中有机氮的增加显著提高了硝化螺旋菌门的相对丰度,而仅在高氮水平下降低了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对于真菌无显著影响。(2)连续两年的氮添加均显著促进草地CO2和N2O的累积排放;对CH4通量的作用受到氮的处理年限的影响,在2018年,氮添加显著地刺激了 CH4的吸收,而2019年却抑制了 CH4的吸收。氮添加的组分和水平也显著地影响了氮添加的作用。氮添加中有机氮比例的增加显著地降低氮添加对CO2和N2O的排放的作用,尤其在高氮水平下;与低水平的氮添加相比,高水平的氮添加显著地促进草地CO2和N2O的累积排放。与混合氮添加相比,纯有机氮添加刺激了 CH4的吸收。(3)氮添加通过改变控制温室气体通量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进而影响温室气体的通量,正如“可利用氮(NH4+和NO3-)调控植物自养呼吸CO2排放机制”的解释,本研究发现氮添加主要通过增加土壤有效氮,进而提高植物生长(增加植物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加快新陈代谢,提高植物的自养呼吸来增加草地CO2的排放。由于有机氮具有较高的氨挥发速率,氮组分中有机氮的增加减弱氮添加对土壤有效氮的影响,进而降低植物自养呼吸,减弱CO2排放的响应。正如NH4+—反应底物调控N2O排放机制和酶催化调控N2O排放机制所阐述,氮添加增加了土壤NH4+和相关功能微生物的活性,进而增加N2O的排放。氮组分主要通过影响土壤NH4+含量的变化(由于有机氮具有较高的氨挥发速率,氮组分中有机氮比例的增加降低NH4+含量)来改变N2O排放的速度;而氮水平则主要通过控制土壤NH4+含量变化和相关功能微生物活性的变化来改变N2O的排放。与混合氮添加相比,纯有机氮的添加增加甲烷吸收菌的活性,并且通过降低土壤NH4+含量,进而降低植物地下生物量,来促进CH4的吸收。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氮沉降组分的变化将会对草地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产生显著影响。氮沉降中有机氮的增加减少了其对CO2和N2O排放的影响,特别是在高氮添加条件下,这主要是由于有机氮具有较高的氨挥发速率,进而减弱了土壤N的响应强度,而非微生物活性的变化。依据本研究的结果,我们建议将来氮沉降研究中应考虑氮沉降的组分,为准确预测氮沉降对陆地生态系统以提高对于氮沉降影响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脑缺血作为一种主要的致残性疾病,是北美、欧洲和亚洲人群的第三大死亡原因。中医临床上,电针可显著改善脑缺血性损伤。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将针灸作为治疗和改善中风的替代/补充疗法。临床试验和荟萃分析结果证明了针灸在改善中风后神经功能缺损和整体健康方面的疗效,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百会穴(GV20)和大椎穴(GV14)是常用和公认的可促进神经系统修复的穴位。本研究从行为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出
学位
压力性尿失禁(SUI)是泌尿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多发于中老年女性,被称为“社交癌”,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王伊光教授在传统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补肾健脾的基础上,结合压力性尿失禁的现代临床医学理论,增加疏肝解郁的治法,并辅以盆底肌康复训练疗效甚佳。通过对其诊治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经验的总结,发现以脾肾两虚、肝气郁结为此病的基本病机,并结合SUI的临床特点,以补肾固摄、健脾益气、疏肝解郁为法
期刊
研究一:卒中后非痴呆型认知功能障碍中西医诊治现状回顾及文献计量学分析目的:回顾卒中后非痴呆型认知障碍中西医诊疗现状,分析可能的潜在研究方向,提出研究假说。方法:分别检索国内外公开的医学论文论著数据库,以“卒中后非痴呆(型)认知障碍(PSCIND)/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PSCIND”等为核心检索词,按照纳排标准整理、归纳、收集文献
学位
棉花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一种非常严重的土传病害,能够导致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降低。化学防治容易引起病原菌的耐药性,并且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的污染;抗病育种方面,目前也没有找到较好的抗性资源;近些年来,采用生防菌来防治黄萎病的研究越来越多,生防菌能够有效改善土壤有益微生物群,并且对环境友好。先前的研究发现,棉花内生球毛壳菌CEF-082对大丽轮枝菌具有抑制作用,能够有效地减轻棉花黄萎病的发病程度,并
学位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我国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规模和数量都有了一定的增长,已经成为一支新的力量,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受到中小企业规模、资本、技术水平的制约,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抗风险能力及行业竞争力都有所下降,这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难题。文章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在新经济环境下的经营现状进行研究,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经营压力的对策。
期刊
在大数据时代下,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企业来说更是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方向和更多的发展机遇。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对大数据技术积极应用,可以进一步改革和优化财务管理模式,使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企业管理者要积极学习大数据技术,不断强化数字化管理意识。根据企业自身条件及情况,在大数据支持下,积极推进财务管理的创新,提高财务管理质量,为企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期刊
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产生的可纺纤维是纺织工业重要的原料来源。棉纤维是由胚珠外表皮细胞分化发育而来,表皮细胞分化突起的数目决定了最终纤维的产量和品质。棉纤维可分为短绒(fuzz)和长绒(lint),开花前3天种皮表层细胞分化发育成为长绒,开花后3-5天种皮表层细胞分化发育成为短绒,长绒的产量是决定棉纤维衣分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从分子水平阐明棉纤维起始发育的机制对于提高棉纤维产量具有重要
学位
活性氧自由基是生物体内产生的信号分子,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但当机体内的活性氧过量时,会引发机体发生氧化应激反应。合理补充抗氧化物质对有效缓解氧化应激、对维持生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以畜禽血等动物副产物为原料,可以获得具有功能活性的肽类物质,其活性与多肽的分子量、氨基酸组成等密切相关。鸭血浆蛋白粉中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是制备活性肽的良好来源。为了解鸭血浆蛋白分中抗氧化肽的活性及其在细胞中的作用
学位
植物小RNAs在调控水稻生长发育、免疫和激素信号通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稻瘟病和水稻纹枯病是世界性的水稻病害,严重危害水稻的生产安全。当前小RNA在水稻-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互作系统中的作用机制已经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在水稻-纹枯菌(Rhizoctonia solani)互作系统中仍然未知。本研究拟通过高通量测序,挖掘参与调控水稻对纹枯病菌抗病防卫反应的小RNA,深入
学位
百萨偃麦草(Thinopyrum bessarabicum L(?)ve,2n=2x=14,JJ)具有很强的耐盐性并兼抗多种小麦病害,是小麦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前期研究发现百萨偃麦草4J染色体包含蓝色糊粉层基因BaThb,利用电离辐射诱导获得了 19个4J染色体变异体并将BaThb初步定位于4J染色体长臂(4JL)。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百萨偃麦草端体4JL进行流式细胞分拣和基因组测序,在揭示4JL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