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星和化学奇异星的多波段观测数据处理及搜寻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tianfu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脉冲星(Pulsar)是世界上各大射电、高能望远镜主要观测和研究的重要天体之一。目前已有3000多颗脉冲星被发现和研究。但是脉冲星的辐射机制一直是个问题。对于一些化学奇异星(Chemically peculiar stars,CP),例如磁化学奇异星(magnetic chemically peculiar stars,缩写为CP2)的射电辐射表现出与脉冲星相似的观测特征。而这类恒星的射电辐射机制也是一个未解之谜。我国的500米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和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等大科学工程的建设和投入使用为进一步研究这两类天体的辐射提供了历史机遇。本文针对这两类天体的辐射机制及搜寻问题开展了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利用多波段观测数据去研究了脉冲星的辐射特性;二是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去从LAMOST发布的海量低分辨光谱中搜寻新的化学奇异星,为后续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它们的辐射、自转等提供大样本的数据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具体如下:针对脉冲星内禀辐射可能引起的计时噪声问题,本文利用罗西(RXTE)、慧眼(HXMT)和中子星内部结构探测器(NICER)等X射线望远镜的观测数据研究了Crab脉冲星脉冲轮廓的长期变化,从而去讨论脉冲星的计时噪声问题。本文首先对Crab脉冲星的脉冲轮廓在2-6、6-15和15-60ke V的两峰间隔进行测量,并给出它们随时间的演化。接着基于环间隙模型对这三个能段上的脉冲轮廓进行了模拟,获得脉冲轮廓两峰的辐射来源于磁层中的位置以及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最后,基于脉冲星星风模型等将这种辐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解释为是由于脉冲星的磁倾角以每世纪变化约-1.6度造成的。并提出在未来的高精度计时工作中应该充分考虑脉冲轮廓随时间变化而导致的计时噪声问题,从而服务于未来的脉冲星钟及脉冲导航等相关工程及科学研究。针对脉冲星的射电辐射机制问题,本文利用上海天文台65米射电望远镜在5GHz波段对脉冲星J1848-0123进行观测,通过与国际上公开的观测数据相结合,获得610MHz到10550MHz超宽频率覆盖的脉冲轮廓。基于这些多波段的脉冲轮廓,脉冲星的辐射束形、射电辐射区和辐射在磁层中的位置及其随频率的演化被详细地研究。基于对脉冲星J1848-0123脉冲轮廓的频率演化的研究去对脉冲星的逆康普段散射模型进行了检验和约束。研究结果表明,逆康普段散射模型是脉冲星射电辐射的有效机制之一。针对脉冲星的单脉冲辐射特性问题,本文利用FAST射电望远镜在L波段对脉冲星J0815+0939进行了单脉冲观测和研究。为了去研究这颗脉冲星在多波段上的单脉冲辐射性质。本文首先将带宽为400MHz的FAST观测分成了以中心频率在1150和1350MHz、带宽为200MHz的两个波段数据。然后对这颗脉冲星的脉冲轮廓中的四个辐射成分的辐射强度调制和子脉冲漂移现象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研究表明,这颗脉冲星没有脉冲消零现象,成分之间的间隔随频率的增加而减小。在1150MHz波段,任意辐射成分的强度与第四个的强度之比都比1350MHz波段的要大。子脉冲成分I、II和III的辐射调制周期P3分别为10.56、10.57和10.59s。通过本研究,一方面这颗脉冲星的单脉冲辐射特性被延伸到了1.4GHz波段,从而丰富了对这脉冲星辐射特性的认识。另一方面,详细的辐射调制及子脉冲漂移研究为未来进一步研究脉冲星的辐射机制问题提供了高质量的观测支持。针对如何从海量光谱数据中搜寻CP星、光谱子型分类和大气参数参量测量等问题。本文首先基于特征提取的机器学习方法从LAMOST DR8中挑选出的30多万条高信噪比的低分辨光谱巡天数据中新搜寻出了6917个新的金属线星(CP1)和1652个新的CP2星。通过收集过去已发布的CP1和CP2样本,发布了一个含有20694个CP星的LAMOST星表。对于获得的星表,通过手动地将这些样本星的光谱与理论光谱进行匹配,重新计算了它们的有效温度、金属丰度、表面重力等大气参数,并给出了对应的参数统计结果。由于LAMOST星表给出的早型星光谱的分类不够准确,因此本文最后还对这些样本星的光谱型进行了重新分类,最终发布了一个含有精确大气参数和准确光谱子型分类的LAMOST的CP星星表。本文的研究为未来进一步对CP星辐射、自转等的统计及理论研究提供了大样本的支持。
其他文献
铝/镁合金是实现武器装备轻量化的主要金属材料。但由于铝/镁合金易腐蚀易磨损的特性,可造成武器性能失效,甚至危及士兵的安全,从而限制了其在武器装备轻量化领域的应用。表面处理技术是目前改善金属耐腐蚀抗磨损性能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其中仿生超疏水表面不仅具有优异的超疏水性能,而且在自清洁、防污、减阻、防霜冻、耐腐蚀和抗磨损等方面也展现出潜在应用前景。近年来,超疏水表面研究已取得长足发展,但现有大部分制备方法
学位
水体有机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目前广泛用于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催化降解技术的核心是功能材料的设计及结构调控。本文以细菌纤维素(BC)为基础,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为导向,吸附、降解技术为工艺技术,系统研究了功能材料的结构调控与活性位点的构建。本文设计制备了一系列的BC基吸附、催化降解功能材料,并通过实验研究阐明了其中的构效关系,为环境功能材料的设计提供了策略与理论支撑,有
学位
化石资源的大量消耗及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使得开发新的可再生能源成为当务之急,其中生物柴油被认为是优质的化石燃料替代品。微生物油脂(大多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存在)由于其高C、H含量,是制造高能量密度液态燃料(如生物柴油和航空燃料)的理想原料。自然界中许多微生物具有合成微生物油脂的能力,其中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是“公认安全的”微生物,具有宽泛的底物谱、优秀的微生物油脂合
学位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三维钙钛矿的稳定性较差,在水汽、光照和加热等因素作用下均能导致材料的分解。为了提高杂化钙钛矿材料的稳定性,在2014年,Karunadasa等人首次将大尺寸有机阳离子引入到杂化钙钛矿结构中制备出了高稳定性的层状钙钛矿PEA2MA2Pb3I10(52%RH,40天)。但是,大尺寸有机阳离子的引入会与无机八面体层作用形成量子阱结构,使层状钙钛矿材料具有比三维对应物更强的介电限域效应。
学位
核能具有清洁、高效且无温室气体排放的优点,被认为是最有潜力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优质能源。然而,核能的广泛应用可能会导致放射性污染,从而限制其发展。放射性碘是放射性核素的一种,排放到环境中后,将会对生物与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核能利用过程中,有效处理泄漏的放射性碘对于其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目前银基、铜基吸附剂用于碘离子(I-)去除时所存在的不足,构建了多种低廉高效的多孔材料,并以与
学位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废弃塑料的环境污染现状越来越获得人们的重视。伴随着爆发性增长的产量,塑料垃圾中以塑化剂为代表的化学物质会通过泄漏等方式污染周边环境。传统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PAEs)具有潜在的环境污染和毒性,其使用范围和产量逐渐被限制使用并退出市场。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柠檬酸酯(Citric acid esters,CAEs)作为一种“绿色”替代性塑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商业产品中。然而随着深
学位
纳米颗粒广泛应用于材料设计、材料合成、催化、能量存储和转换以及燃烧应用等研究领域,其氧化机理的研究对理解、预测和调控材料特性至关重要。纳米含能材料燃烧涉及复杂和极快的物理化学过程,其机理尚未得到很好阐释。本文从原子尺度出发研究铝基纳米颗粒在燃烧中形态演化、相变机制、基元反应等热力学和动力学行为,揭示铝基纳米颗粒的氧化机理和形貌演变的内在机制。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纳米铝与含氧气体的反应机制、改性的
学位
近年来,恐怖袭击以及爆炸事件频繁发生,这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防爆安全存在的弊端是目前全世界关心的重点问题。爆炸往往伴随着破片和冲击波,针对两者联合作用下的防护一直都是重要的探究内容。传统防护结构有重量大、运输难等缺点。泡沫铝材料被认为是一种有着均匀分布在铝或铝合金基体中大量孔洞的多功能新型材料,存在轻质量、耐疲劳、高比强度等多个优点。泡沫铝材料与夹层结构的结合为研
学位
非共价相互作用,尤其是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能够显著地影响含能材料的能量水平和安全性能。本论文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分子动力学(MD)及过渡态理论(TST),系统地研究了HNS(2,2’,4,4’,6,6’-六硝基芪)基共晶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随非含能共晶组分的改变而发生的变化,探索了不同类型非共价相互作用对它们撞击感度的影响规律;基于团簇分析方法,研究了α-HMX(α-1,
学位
图像分割是指利用颜色、纹理、形状等不同特征将图像划分为若干个互不相交的区域,使得这些特征在同一区域内具有一致性,而在不同区域间具有互异性。图像分割是计算机视觉的基础任务。根据是否有用户参与可以将图像分割分为自动图像分割与交互式图像分割。自动图像分割在某些特定应用场景下得到的分割结果不一定满足用户的需求。而通过简单的用户交互(例如点击、涂鸦线以及边界框等),用户可以对分割过程进行干预与控制,以获得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