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新区土地改革研究(1945~1949)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a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中共在内战中取得全国范围的军事胜利,得到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的“新区”农村。如何把自身的权力注入乡村社会,整合和控制广大的新占领区域,成为中共政权建立、生存的关键问题。中共以“土地改革”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在晋中新区,土改运动遇到了村庄各阶层居民的集体抵制,中共构想的革命最积极的支持者——贫雇农,选择和地主富农共同抵制土改,他们同在一张由权力、乡情和利益结成的“网”中。中共以“播种”权力的方式,改变村庄权力结构,使自身权力深入乡村社区内部,实现对新区农村的整合、控制。农协是由中共政权力量支持建立的群众组织,作为土改在村实践的执行机构,中共赋予农协重新分配村庄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源——土地的权力。农协成为了村庄权力结构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最有权力的组织。积极分子是农协的领导,农协是积极分子施展权威和权力的场所。积极分子“翻身”成为了新的村庄领袖,村中最具权威和权力的群体,村庄的权力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农协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群众组织,非地富成分的村民都可以参加农协,中共希望村庄中的大多数居民成为土改的参与者与支持者。村民清楚支持土改和中共,将得到土地和财富,在趋利避害的过程中,不少村民加入了农协,原有的“网络”逐渐丧失功能,破碎消散。中共播种的权力种子,开始在乡村社会生根发芽。  通过土改中共使自身权力注入了乡村社会,但是权力的渗透和对于乡村社会的控制是有限的,土改是中共与村民妥协、共谋完成的。中共派往乡村的土改工作中干部,并没有直接接管村政权,建立村级行政机构,而是扮演“权力播种者”的角色,引导土改向中共预期的方向发展。在划分成分的过程中,村民不懂中共官方的方法,他们通过财产、劳动等直观的标准和自己所在生活世界的道德标准,对于一个人的阶级成分做出评判。在平分土地的过程中,作为农协领导的“积极分子”是平分土地的实际领导者,他们向工作组提供了有关村庄土地占有情况的粗略信息,成为了村庄的背叛者。同时,“积极分子”也是村庄的居民,出于个人和村庄利益考量、传统道德观念制约以及舆论的压力,他们在平分土地过程中,与村民一同隐瞒土地,压低产量,扮演了村庄“保护人”的角色。
其他文献
裴李岗文化墓葬资料是中国史前最早且最为完整的墓葬资料,对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期的社会生活意义重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裴李岗文化的墓葬资料
《国朝汉学师承记》作为清乾嘉时期出现的,汇述清前中期汉学经师及其学术成就的学术史著作,胪列家法,总挽师承,以考镜源流,张大汉学,是为研习清代学术之必读书。鉴于对这一部重要著
在薄膜的制备方面,目前有三大技术比较流行:电子枪(真空蒸发的主要方法)、离子辅助(离子镀技术)和离子束溅射(溅射技术的方法之一).对于这三种技术的一般特性,各种文献中都有
虽然修昔底德著作有了中文翻译,但对其中演说辞的分类和探析国内还十分罕见。至于说国外大量研究修昔底德演说辞的论文目前国内尚无中文翻译,因此在中国史学界世界古代史资料欠
通过考虑Web服务的兼容性,提出了一个基于二部图的服务推荐方法(BIGSIR).BIGSIR方法将Web服务及服务之间的关系抽象成一个二部图,并基于二部图为用户推荐合适的Web服务;使用m
依托“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购买了本科教学中仪器分析实验常备的教学仪器,对本科生仪器分析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加大了实践教学比例,引进了虚拟实验,通过
关中地区自明清以来一直为灾害严重之地,而且处于频发区域,人们常常用“十年九旱”来形容关中旱灾的频繁。1928年至1930年的西北大旱,持续时间长达三年,灾情特别惨烈,更给关中地区
19世纪最后十几年,继汉口开埠之后,长江上游口岸宜昌、重庆陆续开放。大量洋货以汉口市场为跳板涌入原来处于相对封闭独立状态的西南市场,给传统的区域市场造成了冲击,同时也通过
作者认为,目前学术界关于中世纪西欧“市民”概念的研究主要存在着职业说、特权说、围墙说、人口说、综合说等不同的观点和研究角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市民”的内涵,但是,研
The wireless capsule endoscope,as a small electronic device,has conquered som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wired diagnosing tools,such as the uncomfortableness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