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路短歌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hao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战胜利后,自由知识分子纷纷投身报刊,他们秉承“议政但不参政”、“组党不如办报”的信念,倡导民主、自由、宪政,共同探讨“中国将往何处去”。到新中国成立的短短几年时间里,自由知识分子创办了多种时政周刊,其代表是《客观》《观察》《时与文》《世纪评论》《周论》《新路》《大学评论》。这些刊物在以往的研究中没有得到重视。本文以1945-1949年战后中国自由主义时政周刊为研究对象,探讨战后中国自由主义时政周刊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消亡的,探讨它们的中心议题及其变迁。本文力图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白。全文分绪论与正文两大部分。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的缘起、研究对象的界定与选择、研究的现状、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研究的意义等。正文分为五章,按“总-分-总”的逻辑结构进行论述。首先,总体论述战后中国自由主义时政周刊的兴衰历程。自由主义时政周刊本是自由主义的载体,二者其实是密不可分的。中国自由主义的演变与中国自由主义时政周刊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循中国自由主义在战后的发展轨迹,第一章对战后中国自由主义时政周刊作全景式的扫描。其次,分别论述战后中国自由主义时政周刊的内容。包括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战后一段时间内,面对“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自由知识分子力主“中间路线”,战后中国自由主义时政周刊以此为中心议题,开展“中间路线”宣传,对国共两党进行批评或分析;局势转折,“中间派”发生左倾,“中间路线”宣传式微,对国对共评论与报道发生倾斜;进入1948年,自由主义重振,围绕革新政治、改良政府这个议题,一批新的自由主义时政周刊创办,原来的自由主义时政周刊也重申自由主义。从这三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战后中国自由主义时政周刊中心议题的确立与战后一定时间内的时局密切相关,并且,随着时局的变化,中心议题也会发生变化。最后,总结和反思战后中国自由主义时政周刊在大陆消亡的原因。自由主义时政周刊为何戛然而止?对此,第五章从不同角度作了探讨。国民党当局加紧舆论控制,打压自由主义时政周刊,这是最直接的原因。自由主义时政周刊基本上都是同人刊物,没有强大的资金作支撑,在经济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办刊更是困难重重。随着战局的变化,中共及时调整政策,对自由主义及其时政周刊既批判、又争取,自由主义发生转变。结束语反思中国自由主义的命运,认为战后中国自由主义时政周刊的被消灭,并不代表自由主义思想的被消灭;自由主义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梦,这个梦并没有结束。
其他文献
担保物权的性质究竟为何,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就目前我国学术研究和立法现状而言,"物权说"无疑为主流学说。然而,担保物权人能否对物进行直接支配这一关乎担保物权性质的问题,
介绍了S模式地面二次监视雷达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结合实际情况与工程经验提出了实现S模式二次监视雷达的关键技术,并逐一进行了论述,最后提出了我国空管监视技术从A/C模式过渡
<正>我从高中时代起,就读老舍先生的著作,什么《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我都读过。到了大学以后,以及离开大学以后,只要他有新作出版,我一定先睹为快,什么《离婚》
城市中心性的研究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中心性指数,另一为中心性程度。省会城市中心性的影响因素包括省区形状、省会位置、省会综合实力、省内地级市实力以及省内交通结构等。
智能家居是未来家居的发展趋势,它是指将家庭中的各种电子、电气设备通过网络连接起来,进而实现对这些设备和家庭环境的智能管理、远程监控和资源共享。其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
作为一个重要的管理理论体系,项目管理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项目的复杂化而逐渐形成一门管理科学。从项目的生命周期角度看,项目管理主要经历项目概念阶段、项目规划阶段、项目
作为依赖公众信心而生存的银行,规模大小对其竞争优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规模越大就越能赢得客户的信任,更能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商业银行天生就是规模经济效应很强的企业,比一
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中,农村党员干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村党员干部肩负着为广大农村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以及执行与落实各项相关政策的职责。
现代科学的发展将一元论价值观导向排除主体介入并强调完全客观的理性主义,科学思想逐渐成为唯一合法的对现实的解释。19世纪的都市化过程,城市建筑变成标准化的商品,并呈精确的
随着理论界和企业界的不断探索、实践和发展,绩校管理的重要性已不可质疑,其理念充斥着人们的大脑,深入人心。那么,接下来被关注的问题就是:建立什么样的绩效管理体系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