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供需信息条件下城市公交运营优化策略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j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公交信息化建设已逐渐从供给信息单向提供向供需信息双向传递过渡。当前,包含车辆位置、预计到站时间、车内拥挤度的供给信息和包含乘客起终点、出发时间的需求信息已能实现实时双向沟通传递。在供需信息实时提供并双向传递的背景下,乘客可以通过供给信息获取更准确的车辆预计行驶时间、更全面的车辆状态(如拥挤度),根据行程安排和个人偏好,合理选择出行方案;运营方可以通过需求信息更科学地指导线路规划、车辆调度,甚至探索开发定制公交、灵活式公交等服务新模式。实时供需信息能让供需双方更精确匹配,为提升城市公交服务水平和乘客出行体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结合当前技术背景和公交服务创新趋势,以提升实时供需信息条件下城市公交服务水平和乘客出行体验为目标,针对高频公交、低频公交和需求响应式接驳公交,分别从乘客舒适性、车辆守时性和服务易获性等角度,提出供需信息条件下运营优化策略,以期充分利用信息要素提升城市公交运行效率、可靠性、舒适性。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载客量预测的实时公交拥挤度信息发布方法研究。为准确提供实时公交拥挤度信息,首先提出基于自动乘客计数数据的两阶段载客量预测方法,该方法阶段一运用自适应卡尔曼滤波,预测站点层面的(上车、下车和断面)客流,阶段二运用支持向量回归,预测车辆层面的载客量;进而基于预测载客量,提出考虑折减系数的拥挤度信息发布策略,折减系数的存在使得低拥挤度信息发布更加谨慎。以苏州1路公交为案例,测试了所提预测方法和信息发布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两阶段载客量预测方法优于现有预测模型,尤其适用于上车主导型区段预测和多步预测,基于载客量预测的拥挤度信息发布策略能够有效提升拥挤度预测能力,考虑折减系数后,拥挤度预测准确率有略微下降,但能获得更高的乘客增益,表明更少出现发布信息与实际不符的状况。(2)基于实时拥挤度信息发布的高频公交运行自控制策略研究。针对高频公交提出一种运行自控制策略,即向乘客发布实时拥挤度信息,简称为拥挤度信息策略。为测试拥挤度信息策略效果,首先建立了拥挤度信息条件下公交运行模型,考虑了乘客需求强度、乘客行为、车辆运行时间等多种随机因素。通过多场景、多需求强度、多策略组合下的仿真实验,详细评估了其对于运行稳定性和乘客出行体验的提升效果。仿真实验表明,拥挤度信息策略能够在多个场景下使公交运行稳定性提升20%,且能使乘客感受的车内拥挤度最多降低25%,发车频率高、路段运行时间不稳定的线路,改善效果更显著;敏感性分析进一步说明,信息渗透率是影响该策略效果的重要因素,但25%的信息渗透率仍能产生理想情形(100%渗透率)约60%的改善效果。基于常州2路公交实际运营数据的案例分析结果与仿真实验相似,验证了该策略应用于实际线路的有效性。(3)低频公交到站时间信息发布和车速控制策略研究。针对低频公交,提出车辆运行与到站信息发布相契合的“相对守时”概念。首先建立双向贝叶斯到站时间预测模型,该模型包含纵向和横向两种贝叶斯算子,其本质是从横纵两个角度寻找与目标班次相似的历史班次,再对到站时间先验概率分布进行修正并综合。根据双向贝叶斯模型所得到站时间分布概率,提出到站信息发布策略,对上车到站信息和下车到站信息予以分开讨论,分别以相应的概率分布系数作为信息发布依据;进一步提出基于减速控制触发阈值的车速控制策略。南京40路公交案例分析表明,双向贝叶斯模型能有效进行到站时间单值预测和区间预测,其中横向贝叶斯算子在车辆接近目标站点时具有显著优势;车速控制策略能够以较小代价提升到站信息准确率或车辆准点率约5%。(4)基于信息交互的需求响应式接驳公交乘客导向运行策略研究。针对含有待选站点的需求响应式接驳公交系统,提出一种基于信息交互的乘客导向运行策略,该策略由预计到站时间更新机制和乘客接纳判别机制所组成,含有两个核心参数:到站时间限制指数和车内时间限制指数,两个参数分别确保所有站点的到站时间均受到乘客上车时间和下车时间的约束,以保证每位乘客的出行质量。为解决该系统中实时站点选取及路径规划问题,首先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进而针对所研究问题特点,提出一种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灵活式公交运营策略和固定线路公交,本文提出的乘客导向策略避免了车辆晚到导致的乘客候车时间,同时有效减少了车内时间,在乘客总费用上具有较明显的优势,优势随着乘客需求强度增大而增大。敏感性分析显示,算例条件下到站时间限制指数和车内时间限制指数的最优取值分别为1.4和2.5。研究成果将丰富信息条件下城市公交运营特征和策略研究,同时可为优化实时信息发布、提升实时供需信息条件下城市公交服务水平和乘客出行体验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人们期望通过简便易操作的检测方法,获得精准且丰富的与疾病相关的诊断信息。然而,在实际的临床诊断中通常采用大型免疫分析设备,虽然其检测灵敏度可达pg/m L级别,但是检测过程繁琐,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而且仪器的购买成本和维护成本高昂。二十世纪70年代,伴随着胶体金标记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两种经典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垂直流免疫分析技术(斑点金免
人工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o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SPPs)是一种具有高强度场束缚性和非衍射极限的电磁波模式,它能够在深亚波长范围内沿有纹理的导电表面传播。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SSPPs在新一代光电集成技术、光电异常透射、生物探测、光子聚束效应、高精度成像、雷达检测以及生物医疗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集成度、小型化、高性能的SSPPs是当前国际
细胞膜作为重要的生物表界面,承载着诸多生命过程,基于细胞膜的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和创新应用日益增多,显示了细胞膜界面的独特意义和重要价值。在细胞膜界面上,最为显著的结构特征就是跨膜不对称性,涉及到构成细胞膜的磷脂、蛋白质和糖类等各种分子。以往对细胞膜跨膜不对称性的研究常常将关注点集中在膜蛋白上,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同样重要的磷脂跨膜不对称性。这一方面是由于膜蛋白显而易见的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也是受限于细胞
电池使用寿命短、丢弃时对环境污染严重,目前,利用能量回收技术采集机械振动能量,成为替代电池的重要途径之一。采用压电陶瓷材料与矩形悬臂梁结合是压电能量采集器的常用结构。压电陶瓷材料的谐振频率通常高于生活中的振动源频率,采用矩形悬臂梁作为压电陶瓷的衬底可以降低压电陶瓷材料的谐振频率。尽管矩形梁在增强压电材料的功能性方面(即产生电荷以驱动小型电子设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基板会产生不良应变,同时能量采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癌症死亡率、挽救生命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因此,科学家们致力于开发新技术以提高对癌症的早期诊断水平。肿瘤生物标志物有许多种,如核酸、蛋白质、糖、小分子代谢物、细胞遗传学和细胞动力学参数以及体液中肿瘤细胞个数,这些指标可用于癌症的风险评估、诊断、预后以及预测治疗功效、毒性和复发风险。将核酸、纳米材料与各种检测仪器结合,本文开发了一系列用于肿瘤相关酶类生物标志物端粒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深入推进,亚洲区域一体化进程迅速加快,区域内的航运需求保持较快增长。然而由于近洋航线准入门槛较低,越来越多的班轮公司在这一区域加大运力投放,运力过剩的情况非常严重。因此,如何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船期、控制航速以及优化航线布局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从而在激烈的区域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成为了近洋集装箱班轮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系统归纳和分析当前有关
语块是一种无法凭借语法规则进行分析与推衍,内部意义高度凝固且高频出现的预制性语言成分。目前对其的心理加工处理与书面产出研究,所得结论仍存在较多的不一致之处。语块的认知加工方式,以及它对书面文本产出的影响,是本研究所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两组线上反应时实验和一组线下语料库分析,对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语块心理加工方式与书面语块产出进行了探讨。实验一采用反应时和语法判断任务的研究范式,对语块的认知加工开展了
半刚性材料凭借优异的承载力和低廉的造价成为我国高等级道路的主要基层,我国目前修筑了全世界最长里程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与此同时,半刚性基层收缩引起的反射裂缝成为我国道路的主要病害之一。为解决该问题,本文从能量演化角度,研究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形成机理,建立填充式大粒径水泥稳定碎石(Large Stone Base Course Filled with Cement Stabilized M
学位
有机荧光染料特别是有机小分子荧光染料因其具有生物相容性好与选择性和灵敏度高等特性,在疾病相关生物标志物检测方面正在发挥着很好的作用,已逐渐成为疾病早期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具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荧光染料(以下简称AIEgens)因其优良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能及其在高浓度下弱背景干扰和低生物组织毒性等优点,已在荧光成像与示踪、疾病诊断与治疗等领域展示其应用优势,并为荧光引导光动力治疗恶性肿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