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礼物馈赠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ny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物馈赠在人类社会中的存续长达数千年,作为一种社会交换形式,馈赠行为使得人与人在社会交往中的需求得到相互满足。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塑造着礼物馈赠形态,在经济关系趋于复杂和社会分化加速的背景下,礼物所承担的功能也相应扩张。礼物在人与人之间的流动持续加速,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北宋时期是古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高峰期,政治、经济、文化皆呈现出有别于前代的发展,新的经济因素萌发,社会矛盾趋向多元,民事关系和人际交往空前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北宋社会中开始分化出诸多相对稳定的社会群体,多由具有类似社会地位的社会成员组成,士大夫群体正是其中最重要且极具代表性的一个。北宋士大夫群体是一个身份标签明确,社会属性显著的群体,作为同一社会集团的成员,士大夫们在职业取向、价值观念、阶层意识、行为模式、受教育水平等方面都具有相似性。在稳定群体的形成过程中,相互交往、追求共识是催生群体意识的重要因素,士人以礼来往的交往原则和挚物相见的传统都决定了礼物馈赠是士大夫开展交往的重要手段。得益于北宋时期物质生产水平的提升,使得更多的物质产品被生产出来,并进入市场流通。同时运输、储存等技术水平的提升,供需关系、市场环境等社会条件的进步都为士大夫群体的礼物馈赠日益丰富提供了基础,越来越多的物质产品成为了用以馈赠的礼物。礼物作为承载意思表达的物质载体,在士大夫社会交往中承担的功能涉及诸多层面,人情、政治、经济利益等现实因素使得礼物馈赠被实践赋予新的功能。品类迥异的物质产品在人事协调、情感维系、物质帮助、财富转移等方面被作为礼物广泛使用,不同的礼物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士大夫们开展礼物馈赠时双方的需求、目的、经济条件的差异也塑造出不同的馈赠行为。透过礼物馈赠的视角,本文致力于建立从礼物到馈赠再到士大夫群体的认识路径,着力挖掘士大夫礼物馈赠背后的行为逻辑和塑造因素,加深对北宋士大夫群体的认识。政治属性是士大夫群体的核心属性,文化属性则是士大夫群体的基本属性,官员与文人的双重属性交织在士大夫行为活动之中,认识士大夫群体礼物馈赠行为的关键正是分析政治和文化二重性对馈赠的影响。士大夫政治是北宋时期典型的政治模式,士大夫群体正是该政治形态的主要塑造者,士大夫政治也最鲜明的体现着宋代政治的双重属性。本文进一步通过对北宋士大夫群体的代表人物——苏轼进行个案研究,重点分析士大夫政治对礼物馈赠形态的塑造,透过苏轼在不同时期礼物馈赠的变迁与特点,深化对宋代政治和社会变迁的理解。本文分为绪论、正文、总结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包括本选题的选题缘由与学术意义,研究现状及文本目标,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三部分。学界对于宋代士大夫礼物馈赠的专题研究整体尚少,研究成果零散的分布于士大夫群体研究之中。在礼物馈赠研究方面除了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外,一些学者也在制度史、文学史等方面关注到了宋代的礼物馈赠。学界已有的研究对于本文引入相关研究方法,界定研究概念皆有较大的启发和帮助。第一章主要介绍北宋士大夫礼物馈赠的背景,从宏观到微观涵盖了唐宋变革、礼制下移和士大夫政治演变三个层级。在唐宋变革的宏观背景下,北宋时期的礼物经济呈现出新的社会价值,高度关联士大夫群体的社会活动。在礼制下移的中观背景下,礼物概念由传统的载“礼”之物逐渐走向世俗化,开始出现类于后世予人之物皆为“礼物”的观念。在士大夫政治的微观背景下,礼物馈赠的时间、形式、内容都受到政治环境的深刻影响,北宋士大夫政治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衰落再到跟随北宋政权一同覆灭的过程,政治生态的细微变化,皇帝与士大夫群体的关系调整都对礼物馈赠的形态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第二章主要对北宋士大夫用作馈赠的礼物进行整理分类,礼物种类的多样是社会生产导致的结果,礼物选择的差异性则受到馈赠环境和馈赠条件的影响。根据礼物的物质形态与功能价值进行分为五大类型,包括饮食类、日用类、文化类、财产类和其他类型。在对礼物史料进行整理分类的基础上,对礼物的内容、形态、生产与制造来源形成清晰的认识,士大夫群体选择礼物的偏好以及影响偏好的因素都能在功能分类中得到直接的反映。第三章对北宋士大夫的礼物馈赠行为进行功能分类。士大夫群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具有明显差异,伦理关系、情感关系和利益关系是士大夫开展社会交往搭建起来的三种主要社会关系。为了社会关系的建立或维持,人际交往中以礼物相赠是必不可少的,针对不同的社会关系开展的馈赠由此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和特点,呈现为仪式性、情感性、功利性三种馈赠。第四章为礼物馈赠的结构分析,礼物馈赠的结构差异是由礼物流动方向的不同导致。礼物一旦被送出,便总是朝着特定目标流动,馈者与受者社会地位的不同导致礼物分为了向上、向下以及平行流动三种结构。塑造礼物馈赠流动形态的核心原因是等级社会中权利分配的不平衡,特别是政治权利的不平衡,礼物流向呈现差异性的背后是礼物往还双方身份差异的表达。通过对礼物馈赠的结构分析能够看出宋代社会,尤其是宋代士大夫政治中的等级结构,以及士大夫在等级社会中的活动常态。第五章是苏轼礼物馈赠的个案分析,以时间顺序为线索,通过对苏轼人生履历,处境变化以及北宋政治的变迁为线索,分析苏轼礼物馈赠流变的过程。苏轼无论作为官员还是文人,在北宋士大夫群体中都是极具典型性的。苏轼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几经沉浮,其政治履历完整清晰,政治经历复杂。同时苏轼为人处事既体现出宋代士人的普遍原则,又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在他本人所留下的文字记录中不乏大量的礼物馈赠记录,在数量和种类方面都远出同时代的士大夫。通过对苏轼馈赠行为状况的研究,不难看出苏轼人际交往与政治状况是紧密相连的,这也引发了苏轼人生境遇的不断变化。不同时段的礼物馈赠状况反映出苏轼真实的境遇变化,对于加深北宋中后期的政治变迁无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结语部分对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收束总结:第一,礼物馈赠与社会关系变化;第二,礼物馈赠与人际关系的构建;第三,礼物馈赠与北宋士大夫政治的联系。完成对北宋士大夫礼物馈赠行为的概况性总结,从群体研究的角度定位礼物馈赠在士大夫生活中的地位。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变迁,人们对于高效,快速及准确的信息处理方式有极大的需求。光子储备池计算(Reservoir computing,RC)是一种较为新型的信息处理方式,它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空间型RC和延迟型RC。虽然空间型RC具有良好的处理能力,但成本较高,节点状态采集较为困难,不利于实际实现。为了弥补这些缺陷,延迟型RC系统被提了出来。这种结构基于单个节点和外部反馈环,相比于空间型RC,延迟
自从实验上发现b夸克以来,对含有b夸克的粒子研究就成为了粒子物理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我们把对含有b夸克的粒子的研究称为B物理。以LHCb、Belle、BaBar等实验项目组为代表,人们每年都能够在实验上发现大量的B介子衰变案例,这些实验发现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去研究B介子的基本性质。研究B介子衰变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研究窗口去探索CP破坏起源,并且人们还能够从这项研究中获得大量的QC
核子的内部结构一直是强子物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从上个世纪开始,这几十年来随着实验工具的不断完善,理论方法的不断进步,人们利用量子色动力学(QCD)理论在高能量区域微扰解决了诸多问题,对核子的内部结构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但在低能量区域,微扰QCD失效,当前,我们仍需要建立一些唯象模型。美国Jefferson实验室宣布,他们凭借世界上最准确的电弱相干实验,测量得到:质子的奇异磁矩为正,奇异电
位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屯堡地区,这里居住的屯堡人以及他们的屯堡文化一直是这个少数民族聚集地的独特存在。600年前明时从江南随军的迁徙,屯堡人将汉文化的种子带入了这片地域。经过几百年与当地各民族文化漫长的融合,再加上时代的变迁,才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屯堡文化。时至今日,屯堡文化仍然奇迹般的保存着明代汉族的文化因子,为当代汉民族古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屯堡地戏则是屯堡文化的
近代以来,艺术多元化的思想带来了油画语言的不断革新,方兴未艾的现代艺术因自身的发展及受东方艺术的影响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与古典写实艺术判若鸿沟的现代主义诸流派艺术。对于艺术家而言,不再局限于模仿、再现等对客观事物的单纯描绘,更多在于艺术家的一种心像反映。博特罗就是一位这样的艺术家,他将欧洲传统绘画流派精神与现代艺术特质深度融合之下并回归本土,重构自我艺术语言创造了一种具有戏谑意味的风格,成为独树一
溶液可加工性有机-无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具有窄发射带、带隙可调、发光效率高和载流子迁移率高等优点,在发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迄今为止,三维钙钛矿发光器件的外量子效率发展前景可观,但是商业化应用由于稳定性差而受到抑制。与三维钙钛矿相比,低维钙钛矿由于具有大的结构多样性以及能够提高环境稳定性而引起广泛关注。此外,量子和介电约束效应不仅扩大了准二维钙钛矿的激子结合能,而且增强了电荷的约束。到目前为止,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兴起与高速发展,短视频已成为当代最流行的网络艺术文化之一,它迎合了大众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满足了大众对“快”审美的精神文化需求。于是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在地铁里,商场中,家里,还是办公室,总是有人沉浸在短视频之中。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下的后疫情时代,人们为保障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自觉遵守各地方的针政策,做到足不出户实现居家防疫。这一时期,减少了户外活动,人们在家里对短视频
近年来,人们在不稳定奇特原子核中发现许多新奇现象或规律,尤其是原子核形状相变与共存涉及微观壳结构演化、新的动力学对称性、集体性微观起源等重要科学问题,是当今核物理研究的重要前沿课题。为深入系统研究原子核形状相变与共存,则需要微观自洽地描述原子核基态及低激发态性质。协变密度泛函理论(CDFT)在描述原子核基态性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已经成为研究原子核结构性质最重要的微观理论方法之一。为了自洽描述原子
对多夸克态的理论研究从夸克模型诞生之初就开始了。要分析多夸克系统的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性质,强子谱的计算必不可少。量子色动力学(QCD)具有渐近自由、色禁闭以及手征对称性自发破缺三个基本特征。渐近自由使得高能区问题可以通过微扰处理,但在低能区使用微扰法会面临许多无法解决的难题,因而只能建立QCD求和规则、格点QCD以及组分夸克模型等非微扰近似处理方法。组分夸克模型对于传统强子的物理性质解释得比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