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了解高职医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高危行为的现状,并对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知识、态度的改变进行比较,探讨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为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山西省8所高职医学校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高危行为、教育需求进行基线调查;对所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后,评价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结果:1基线调查结果:1.1调查对象女生占80.7%,平均年龄为19.29±1.12,家庭类型以核心家庭最多,住宿类型以集体住宿为主。1.2调查对象获取艾滋病相关信息的途径主要为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学校仅为25.1%。1.3艾滋病知识总体得分16.5分,属于中等水平,男女生知识得分具有统计意义(t=3.147,p<0.01),年龄组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207,p<0.01),以18岁以下组最低;态度总体得分为82.15分,属中等水平,男生显著低于比女生的得分(t=-3.657,p<0.01),年龄组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96,p<0.01),以18-20岁组最高;高危行为总体得分0.17分,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发生高危行为(t=2.081,p=0.038),年龄组差别有意义(F=28.105,p=0.000),18岁以下组高,发生过性行为(2.9%),高危行为得分显著提高(t=8.652,p=0.000)。1.4艾滋病相关知识与态度呈正相关、两者与高危行为呈负相关。1.5高职医学生认为所掌握的艾滋病知识不够(占60.9%),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式主要是课堂教育、宣传栏及专题讲座,75.6%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必修或选修课。2干预研究结果2.1干预前后分别调查医学生65、53人,平均年龄均为1 8岁,两组间各特征均衡一致。2.2干预后艾滋病知识得分为23.75分,比干预前提高了7.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64,p<0.01)。三个方面得分显著提高了2.73、2.61、1.89分;基线调查中得分率相对较低的知识有了明显的提高。2.3干预后艾滋病态度得分为88.11分,提高不具有统计意义(t=-1.675,p>0.05),对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的态度提高显著。2.4干预前后研究对象认为艾滋病知识够用、基本够用的比例有所增加,具有统计差别(x2=15.200,p<0.01)。研究结论:高职医学生艾滋病认知偏低,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医学生对艾滋病各方面知识的需求很高,高校对艾滋病宣教重视不够,应针对高职生的特点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