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永磁材料、超磁致伸缩合金和Fe基非晶薄膜的磁力显微学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vgb345g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对四种永磁材料、超磁致伸缩Tb-Dy-Fe合金、Fe-Co-Ni-Ti-Nb-B非晶薄膜以及磁记录硬磁盘进行了磁力显微学研究。在运用磁力显微镜(MFM)揭示其微磁和微晶结构的基础上,结合磁性测量及适当的理论方法,对实验结果作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研究了两种Dy-Al替代的Nd12.2Dy06Fe80.4Al07B6和Nd13.7Dy0.6Fe788Al07B62速凝薄片及最终烧结磁体的微磁结构。首次揭示了速凝薄片中呈现波纹畴的2-14-1相和片状畴的Nd2Fe17(B)相。最终两种烧结磁体的最大磁能积相差约100kJ/m3,这来自于速凝薄片的微磁结构所揭示的相含量的差异。理论计算表明,Nd2Fe17(B)相总表现为片形畴的原因是它的晶粒尺寸远小于其片状畴分支临界厚度。 研究了Nd10.3Dy0.2Fe77.8Co6Ga0.2B5.5非晶快淬薄带、各向同性致密热压块状磁体及各向异性块状磁体的微磁结构。首次揭示了热压-热变形各向异性块状磁体的层状微磁织构及其细节,其择优方向是压力的施加方向。热压-热变形过程后大量残存的各向同性的快淬薄带碎片是恶化样品性能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对La0.2Sr0.8Fe11.8Co0.2O19铁氧体扁圆柱状单晶的大小、排列状况及单晶粒的微磁结构及取向度等的显示和计算,在微磁和微晶水平上表征了永磁铁氧体样品的磁性能。 研究了(Fe0.675Pt0.325)100-xBx纳米晶永磁甩带经过最佳热处理后的微磁和微晶结构。甩带的内秉矫顽力fHc对晶粒的大小很敏感,磁化强度可由磁力图的位相方均根粗糙度(Rq)φ来定性表征。甩带中晶粒间交换耦合的强弱可由磁力图磁斑大小和相应的晶粒直径之比粗略地表征。 观测了不同定向凝固生长速率得到的超磁致伸缩Tb0.3Dy0.7Fe1.95合金样品的表面畴结构。观测到了Tb0.3Dy0.7Fe1.95合金(110)面的表面小尺度的磁畴,特别是由于低真空热处理过程中表面软磁性Fe层的析出,首次观测到其内部较大尺度的磁畴及内部畴朝表面畴的过渡,从而构筑了沿<110>方向自己的磁畴四相细化模型(EchelonPattern)。 研究了Fe65Co8Ni7Ti13Nb1B6非晶薄膜经过不同温度退火后的微磁和微晶结构,揭示了薄膜由面内磁化到垂直磁化的转变。样品垂直各向异性的形成与薄膜的晶化密切相关。 显示了温度对硬磁盘磁记录信息磁斑的影响。
其他文献
2012年到了,每个小朋友都长大了一岁。想知道陪伴你们的好朋友——《小朋友》杂志今年年多大了吗?说出来肯定吓你一跳!我们这位《小朋友》可比大家的爷爷奶奶还“高龄”呢!它今年整整90岁了!  不过,《小朋友》可神奇了,它永远也不会变老!今天,咱们一起来看它几十年前、十几年前、几年前分别是什么模样,你还可以邀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来看,说不定其中哪一期,是他们也读过的呢!  这一期的封面,是“三毛之
期刊
近年来,关于GaN基薄膜半导体和稀土发光材料等新型光电材料的研究吸引了众多科研人员的热忱。GaN基半导体具有较宽的禁带宽度、直接带隙跃迁、通过掺杂其带隙可调控至整个可见
本工作以Co γ射线(0.30Gy/min)对肿瘤细胞进行不同的照射:A,假照射,B,5cGy照射,C,5cGy照射后4h或8h再以3Gy照射,D,3Gy照射.照射后测定细胞周期和克隆存活率.分析了5cGy γ射
现代新兴科技的发展,如硅基光电子、光子晶体等推动了各种光电子器件向更加小型化、集成化、多功能化等方向发展。石墨烯光电子学是现今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石墨烯优
本论文主要研究垂直震动的颗粒物系统的基本动力学行为。我们首先讨论了在一个受到垂直振动的颗粒物系统中,实验上经常出现的一些实验现象,接下来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了这其
让学生轻松作业,乐于作业,不怕作业。轻松学习语文,不把作业当做负担。 Allow students to work easily, happy homework, not afraid of homework. Easy to learn Chinese,
本文利用统计方法研究自旋玻璃模型。  利用实空间重正化群(RSRG)方法讨论自旋玻璃的三种不动点及临界指数;同时通过考虑能级对重正化变换的影响,在RG中引入权重因子重新推导
本研究利用多体微扰理论(MBPT)计算了氦原子lsnd(n=4~20)组态的1D-3D谱项分裂值。基于两种不同的模型分别计算Rayleigh-Shrodinger微扰展开式中仅含束缚态的部分和包含连续态
期刊
  文章回顾了历史上中子辐射俘获截面的测量技术和试验装置的发展;详细讨论了4πBaF2探测器的设计原理,闪烁体材料,探测器几何和机械结构;建成了便于测试的单个探测器单元;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