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珍妮姑娘》(1911)是十九世纪美国著名作家西奥多·德莱塞(1871-1945)的优秀文学作品之一,最早于1935年由傅东华译介到中国,之后,各家译本层出不穷。其中以30年代的傅东华译本和80年代的潘庆舲译本最受读者欢迎。.傅东华的译本文笔流畅,语言生动,可读性强,流露出归化倾向。潘庆舲的译本具有鲜明的异化特色,满足了现代读者对异域文化的需求与期待。为什么两个译本各有所长,风格迥异?影响两个译本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两个译本的?基于上述问题,本论文作者意在对这个两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来探究其原因。本文以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分析对比《珍妮姑娘》的傅东华译本和潘庆舲译本。译本的比较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预期规范理论角度探讨影响傅东华译本与潘庆舲译本的形成因素;并从初始规范理论角度研究译者大体的翻译倾向,通过实例对比傅东华采用的归化策略与潘庆舲采用的异化策略。二是从操作规范理论角度对比傅东华译本与潘庆舲译本的不同之处:词汇选择、句法运用与文体风格。经过以上两个方面比较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客观上,两个译本受到译者所处的时代因素、社会背景、意识形态的影响。傅东华处于20世纪30年代社会动荡的中国,当时《珍妮姑娘》作为现实主义作品翻译到我国,一方面启发普通大众在动荡社会中思考个人命运;一方面让文艺工作者对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有一定的了解。相较而言,潘庆舲处于80年代社会安定的中国,《珍妮姑娘》此时翻译到我国,一方面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一方面丰富了我国的世界文学作品译著。主观上,傅东华对于《珍妮姑娘》的翻译比较倾向于考虑译入语读者的接受心理,潘庆舲则倾向于在译入语中尽量保留原文的一些表达方式,并尽可能地添加注释。所以两个译本在遣词造句与翻译风格方面各有特点,相互辉映。同时,本文在理论上拓宽与加深了图里翻译规范理论对翻译现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