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Ag-TiO2纳米颗粒的生物炭复合材料制备与灭菌性能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D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饮用水中细菌超标,会导致人体产生各种疾病,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灭菌是饮用水处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部分自来水厂深度处理能力不足、供水管道过长等问题可能导致灭菌的生长和繁殖,因此有些家庭选择使用净水设备来再次处理自来水,以达到杀灭所有细菌的目的。目前家庭常用的纯净水设备一般包括三个常用的水处理装置,分别是一个PP棉过滤装置和两个活性炭吸附装置,更高级的处理则包括软化装置、反渗透装置、纳滤膜装置等。常用的活性炭吸附装置不具有杀菌功能,且使用寿命短,需要定期更换,否则容易在其上滋生细菌,导致出水恶化,细菌超标。另外,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居民未经处理直接饮用地下水,水中的细菌可能会导致各种疾病。如何提升吸附材料的使用寿命,延长更换周期,提高水质净化效果,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纳米Ag和纳米Ti O2颗粒可以破坏细菌的蛋白质和细胞结构,因此具有较好的灭菌性能,目前在环保领域已经有所应用。本研究考虑以纳米Ag和纳米Ti O2颗粒为灭菌主体,以廉价易得的生物炭为灭菌材料的载体,制备一种价格便宜、灭菌性能强、制作过程简单、使用时间长的纳米复合材料,并探究其灭菌效果和灭菌机理。本研究以玉米芯和小龙虾壳作为原材料,分别制备了300℃和450℃温度下热解的玉米芯生物炭和小龙虾壳生物炭,对其进行产率分析,并利用SEM、BET等表征方法对不同生物炭材料进行表征,从四种生物炭材料中选择了比表面积最大、硬度最佳的450℃小龙虾壳生物炭作为负载纳米颗粒的载体。然后以钛酸四丁酯为Ti O2的前驱物,通过溶胶-凝胶法将纳米Ti O2颗粒负载在小龙虾壳生物炭上;以硝酸银为银的前驱物,将纳米Ag颗粒负载在小龙虾壳生物炭上,并设计同时负载、顺序负载和多次负载的方法,制备了Ti O2-生物炭(Ti-CFS)、同时负载Ag-Ti O2-生物炭(T-Ag-Ti-CFS)、顺序多次负载Ag-Ti O2-生物炭(S-Ag-Ti-CFS-1~5,共5种)等生物炭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元素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等方法对不同生物炭纳米复合材料进行分析和表征,探究不同生物炭纳米复合材料的负载效果和灭菌效果,并分析其灭菌机理。通过实验研究可知:小龙虾壳生物炭比玉米芯生物炭的比表面积更大,其表面有更多适合纳米颗粒负载的微孔。顺序负载纳米Ag和纳米Ti O2的负载法要好于同时负载法,在单次负载中,顺序负载法负载的纳米Ag颗粒含量比同时负载法高13.75%。多次负载过程中,纳米Ag颗粒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第三次负载后负载量最大,在20 mg生物炭上负载了2.03 mg,负载率达到10.15%;纳米Ti O2颗粒的负载量持续增加,增速不断减缓,在第五次负载后负载量最大,为2.72 mg,负载率达到13.60%。纳米Ag颗粒负载稳定度不如纳米Ti O2颗粒,原因是在超声过程和多次负载过程中出现纳米Ag颗粒脱落现象。多种纳米材料的灭菌效果排序为,顺序负载Ag-Ti O2-生物炭(S-Ag-Ti-CFS-1~5)>同时负载Ag-Ti O2-生物炭(T-Ag-Ti-CFS)>Ti O2-生物炭(Ti-CFS)>小龙虾壳生物炭(CFS)(无灭菌作用)。在连续流实验中,顺序负载一次的Ag-Ti O2-生物炭(S-Ag-Ti-CFS-1)对一定浓度的菌液(10~5 CFU/m L)灭菌率达到99%以上。纳米Ag颗粒本身和其释放的银离子均对大肠杆菌有很强的杀灭作用,通过破坏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将其杀灭。纳米Ti O2颗粒在光照下可以产生具有极强氧化性的自由基团,对细菌有杀灭作用,顺序负载Ag-Ti O2-生物炭纳米材料的吸光度最高。对于所有的生物炭材料,顺序负载三次的Ag-Ti O2-生物炭(S-Ag-Ti-CFS-3)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最强的灭菌能力和重复使用能力。
其他文献
离子印迹(IIT)是以金属离子作模板,通过离子与功能单体间静电、配位等相互作用形成主客体配合物,再通过聚合反应得到印迹聚合物的技术。聚合后所得的离子印迹聚合物(IIP)有与模板相匹配的三维孔穴,可特异性识别目标离子。IIP具有特异性强、成本低、化学性质稳定等优点。但是,在目前的离子印迹领域的相关研究中,印迹聚合物存在选择性低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多数离子具有相同的电荷、相似的离子半径。在离子印迹聚合过
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储能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电化学储能器件已无法满足电动汽车、储能电站等领域的市场需求。因此,开发高比能、长寿命的二次电池体系成为学术界和产业领域更为关注的研究热点。作为二次电池的代表,传统锂离子电池由于一系列的优点已经工业化生产。但由于其电极材料的导电率低、离子扩散系数小等缺点大大影响了电池的实际容量和循环性能,从而限制了大规模应用。本文针对这些不足,设计合成了几种新型金属有机
从多源遥感数据中自动提取建筑物信息在地图制图、三维重建以及城市变化分析等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随着对地观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遥感数据的获取质量和更新速度,使得多源遥感数据变得广泛可用,例如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三维激光雷达等数据为更加精确地提取建筑物信息提供了机遇。然而,信息量冗余且细节信息复杂的高分辨率多源遥感数据也给建筑物自动提取方法在复杂城市场景中的解译精度和可靠性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与
铝因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以及可加工性被认为是重要的工程材料之一并且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运业和民用工业等领域。然而当铝处于恶劣的环境下,容易被腐蚀和污染,而长时间处于户外环境中则会遭到损坏。受“荷叶”效应的启发,通过在亲水铝的表面构筑微-纳米结构以及疏水化处理后可得到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耐久性和自清洁的功能性铝,从而实现对铝的防护。以对甲苯磺酸和盐酸的混合酸(TSA/HCl)作为化学刻蚀剂,硬脂酸
法拉第波(Faraday wave,FW)声学生物组装技术属于声学生物组装技术中的新型组装技术。相较于体超声波生物组装技术和表面超声波生物组装技术,法拉第波生物组装技术具有其独特的特点:(1)法拉第波生物组装技术拥有更广的组装对象范围,既可以对漂浮于气-液界面的微粒进行生物组装,又可以对沉淀在组装腔室底部的微粒进行生物组装。(2)法拉第波生物组装技术拥有更多的组装样式,法拉第波生物组装过程中在液体
近些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经历了突飞猛进地发展,其光电转换效率从2009年的3%一路提升到2020年的25%,彰显着它作为目前最热光电材料的地位。尽管钙钛矿电池取得了如此多的成就,在光、热、水汽条件下的不稳定性却是它迈向商业化途径中的最大障碍。其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第一,由于钙钛矿材料中易挥发和分解的有机阳离子的存在使钙钛矿材料自身不稳定;第二,界面间缺陷导致的不稳定性。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
在污水处理厂中由于搅拌不均匀、池型结构、短流等原因导致水力混合条件恶化的情况时有发生,但由于尚未找到一种快捷、有效地方法监测水力混合条件的变化,因此一般污水厂很少对其混合条件进行监测。随着图像获取设备的普及尤其是智能手机设备的大量使用,图像信息获取成本急剧下降,因此将图像颜色信息应用于污水处理厂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在此基础上本课题以四种不同操作条件的活性污泥以及厌氧氨氧化污泥为研究对象,探索并总结
由天然丰富的元素组成的有机电极材料具有资源可持续、氧化还原性质可调、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下一代绿色电池极具潜力的电极材料。p型有机电极材料具有阴离子掺杂/脱杂机理和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是构成双离子电池的重要正极材料。导电聚合物和氮氧自由基聚合物是最典型的p型有机正极材料。近年来,研究人员的兴趣也转向基于各种电活性芳杂环的聚合物,包括N-取代吩嗪、吩噻嗪、吩恶嗪和噻蒽。这些芳杂环单元具有能进行两电子
~~
会议
碳纳米管独特的管状结构、高的比表面积,使其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然而,由于碳纳米管在水溶液中的团聚,使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受到限制。此外,吸附后从溶液中回收游离碳纳米管仍然是一大难题。因此,通常采用在载体材料表面生长碳纳米管来解决这一问题。本论文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研究碳纳米管在粉煤灰空心微珠表面的生长,获得具有高密度缺陷的碳纳米管(粉煤灰空心微珠@碳纳米管)。首先,对粉煤灰空心微珠理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