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传感器网络节点唤醒与数据接入策略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night123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感器网络技术是21世纪信息感知和采集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传感器网络由众多的传感器节点通过自组织方式构成。节点通常由传感单元、处理单元、通信单元和电源部分构成。其中,处理单元是节点的核心模块,具有传感器节点设备控制、任务分配与调度、数据处理和传输等功能。然而,传感器网络节点携带的处理器单元能力比较弱、存储器容量比较小、能量有限。休眠机制能有效节约传感器网络节点能量。但是,该机制严重影响节点数据采集和接收效益。所以,为了确保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工作效益,设计节点唤醒与数据接入策略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基于传感器网络节点工作过程随机动态变化的特点,本文利用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arkov Decision Process,MDP),研究休眠机制下传感器网络节点数据链路层的唤醒策略、休眠/唤醒机制下网络层的节点选择策略和传输层的数据接入策略问题。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1)研究了传感器网络节点决策效益最大化的唤醒策略问题。传感器网络节点接收和处理发送数据的过程可看成排队服务过程。本文基于MDP模型,针对节点在工作环境无差错、无干扰的假设条件下提出了决策效益最大化的唤醒策略。本文根据节点休眠/唤醒工作状态建立一个基于MDP的数学模型,形象地描述节点工作过程;针对建立的模型,研究节点唤醒决策规则;根据决策规则,理论上证明了节点的最优唤醒策略,给出了的下界值;根据得出的最优的策略,进一步分析节点不同状态的能耗情况。该理论方法可设置在节点处理器中方便节点工作策略设置,减少算法复杂度,为节点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2)研究了传感器网络节点决策效益约束下,能耗最小的随机唤醒策略问题。传感器网络节点工作中存在信道干扰、噪声、网络连接不稳定等情况,本文运用马尔可夫模型对节点随机性的休眠/唤醒过程进行建模;理论分析了节点随机唤醒模型下的能耗,并基于MDP研究唤醒中平均折扣效益没有受损的情况下的能耗最小的最优策略。通过仿真与实验对比表明,本文提出的随机唤醒策略使得传感器网络节点在工作中能获得平均折扣决策效益及能耗上的明显优势。(3)研究了传感器网络节点在时延约束下的决策效益最大化的下一跳选择策略问题。针对休眠/唤醒机制带来的网络时延问题,通过节点剩余能量、节点位置、传输能耗及传输时延等指标,运用MDP模型对传感器网络休眠/唤醒机制下的下一跳路由节点选择过程进行建模;分析节点下一跳的选择,从而使得节点在时延约束下获得最优平均决策效益;通过实验仿真与对比表明,本文提出的节点选择策略减小网络节点间的平均剩余能量方差,延长网络寿命,提高网络节点的最大发送数据包量。(4)研究了传感器网络节点决策效益最大化的数据接收策略问题。由于传感器网络节点覆盖范围和电池容量有限,数据接收方法是传感器网络节点研究中的一个难点和热点。为实现传感器网络节点数据接收平均折扣决策效益最大化,本文基于MDP模型,研究休眠/唤醒机制下,传感器网络节点传输层的数据接收问题。首先,本文运用MDP模型对网络节点休眠/唤醒过程进行建模,理论分析和证明了节点在休眠/唤醒过程中何时接纳或拒绝到达的数据包存在最优策略,即(;)策略;本文给出了计算策略的阈值的上限公式;基于最优的(;)策略研究了网络节点的能耗。通过仿真与实验对比表明,本文提出的最优(;)数据接收策略,有效地提高了节点数据接收过程中的平均折扣效益,并且当节点数据到达率达到一定数值后能有效地减少节点能耗。(5)研究了传感器网络节点决策效益约束下的吞吐量最大的数据随机接入策略问题。在传感器网络节点中,随着达到的数据量的增加,节点缓冲区逐渐出现拥塞,导致节点的吞吐量通常会先增加,随后开始减少。网络节点数据接入中需要一种接入机制来保持高吞吐量。考虑到传感器网络节点工作的随机特性,本文基于MDP模型,提出了概率接入算法,(;)模型;从理论上研究和证明了如何在休眠和唤醒阶段接入数据包从而获得最大吞吐量并确保数据接收中平均折扣决策效益没有受损;对于最优的(;)模型,本文进一步研究了节点的能量消耗。通过仿真与对比实验表明,一定条件下,本文提出的基于概率的数据接入策略在平均折扣决策效益,吞吐量及能耗上有相对优势。最后,本文对全文中研究的基于MDP模型的传感器网络节点唤醒和数据接入策略的相关成果和问题进行了总结,讨论了该领域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和所采用的方法需要改进之处,并对该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其他文献
古元古代早期是地质历史上一段特殊的时期,也称为―静寂期‖,在此期间全球只有零星的岩浆记录并伴有重大环境的巨变。传统观点认为这可能与全球性的板块构造运动的停滞有关,俯冲的停滞导致火山作用及大陆地壳生长的暂停。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2.45-2.20 Ga期间全球构造-岩浆作用并不完全―平静‖,在局部地区表现为板块边缘的汇聚作用和新生地壳产生,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增生造山带。华北克拉通中部带,是全球广泛分布
学位
变质岩石的P-T-t轨迹记录了洋/陆壳俯冲-折返的完整过程,是了解造山带形成演化的重要依据。变质岩石的原岩属性的和形成时代也为造山带形成前的构造环境提供了关键约束。阿尔金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北缘,夹持于塔里木克拉通、柴达木地块、敦煌造山带、东昆仑和祁连等几大地质体之间,是中国西部主要大地构造单元的衔接地带。近年来,随着南阿尔金变质作用及其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江尕勒萨依、英格利萨依、淡水泉和木纳布拉
学位
鄂尔多斯盆地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其中侏罗系油藏埋深较浅、储层物性好、单井产量高、储层改造工艺简单、建产周期短,具有较为可观的开发效益。目前,针对该盆地侏罗系沉积演化、成藏富集等地质规律,通过科研攻关和生产实践已取得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是,由大量实际生产资料证实,低阻油层在该盆地侏罗系砂岩储层中普遍存在,低电阻率、低测井对比度的电性特征导致其在测井解释的过程中容易被忽略,严重制约了油田勘探、开发工
学位
在辽金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儿童群体虽不具有世家大族等群体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但他们却是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预备力量。通过对辽金时期儿童的日常生活进行全面研究,有助于更为深刻地认识辽金社会,对于辽金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民俗等研究都有益处。本文从日常生活史的角度出发,分别论述了辽金社会的生育文化、辽金儿童的疾病、医疗与救济以及辽金儿童的政治、劳动、娱乐和教育生活状况。辽金时
学位
本论文主要针对金属化合物在储锂/钠/钾领域存在的循环稳定性差和倍率性能有限等问题,选择Sn O2、Zn Se和Mo Se2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可控设计,并引入石墨烯(GN)或多孔碳等碳类材料,改善其电化学性能。同时,结合GITT技术以及一系列非原位(ex-situ)测试手段对电极材料的储能特性和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共沉淀、水热和煅烧法合成了无定形碳包覆
学位
药用植物(MPs)在多种形式的药物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世界各地针对适当的人类护理项目的治疗方法研究中,民间医药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从药用植物(MPs)中分离出的天然产物(NP),它和药物一样在人类历史上也是至关重要的,人类用它治疗了许多致命疾病,例如疟疾,癌症。(Maytenus royleanus)(Plantago lanceolata)两者都是对人体健康最有利的。另一方面,纳米颗粒(N
学位
典型造山带中下地壳流变学特征与过程的精细解剖,对探讨大陆岩石圈流变学特性、形成过程及大陆变形局部化具有重要意义。造山带中记录了丰富详细的中下地壳流变学信息,是研究大陆岩石圈构造变形和造山带构造演化过程、以及探讨岩石圈流变机制的关键。秦岭造山带是一条典型的复合型大陆造山带,由华北板块和华南板块的长期俯冲碰撞拼合形成,其中,北秦岭深变质基底岩系——秦岭杂岩记录和保存了完整而复杂的流变作用和过程。秦岭杂
学位
Extreme Hydrological Events(EHEs)have severely affected human life,the economy,and the environment.In recent decades,especially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century,EHEs have attracted extensive worl
学位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ELIP)内带出露的中酸性岩浆有效记录了地幔柱高温背景下地壳的增生和重熔过程,了解其岩浆源区性质对于揭示扬子板块西缘不同深度地壳物质响应和成分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峨眉山大火成岩内带的中酸性侵入岩集中出露于攀西(攀枝花-西昌)地区,岩浆活动时限超过6 Ma。通过对攀西地区中酸性侵入岩的总结和梳理,结合岩浆源区特征和演化规律,本文发现中酸性岩浆作用大致可以分为~262 Ma,~259
学位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化生产的不断增加扩大,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使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排放日益严重。VOCs种类繁多、易挥发,许多VOCs具有高光化学反应性,容易成为大气层中臭氧和细颗粒物的前驱体,还有许多VOCs具有致病性,在污染环境的同时,给人类的健康生活带来危害。因此VOCs的减排成为目前环境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课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