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进展期结直肠癌合并低白蛋白血症形成机制临床研究目的:阐明进展期结直肠癌低白蛋白血症与IL-6、TNF-α诱导的急性时像反应的关联性;探讨进展期结直肠癌组织中IL-6mRNA和PIFmRNA表达及其与进展期结直肠癌低白蛋白血症的关系。方法:收集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63例病例资料,根据入院24小时内用溴甲酚绿法测定的血浆白蛋白浓度将病例分为两组:低白蛋白血症组(Alb<35g/L)38例、血浆白蛋白正常组(Alb≥35g/L)25例。采用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患者血清中CRP、IL-6、TNF-a浓度和癌组织中IL-6、TNF-a蛋白表达水平;RT-PCR方法检测癌组织和正常结肠粘膜中IL-6mRNA和PIFmRNA表达水平。结果:进展期结直肠癌合并低白蛋白血症组患者中血清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血浆白蛋白正常组;其血清总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浓度明显低于血浆白蛋白正常组。低白蛋白血症组血清TNF-a和IL-6浓度均明显高于白蛋白正常组(P=0.000,P=0.003),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清TNF-a、IL-6浓度与Alb呈明显负相关,与CRP呈正相关。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直肠粘膜组织中未见TNF-α和IL-6蛋白表达。两组间TNF-α蛋白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567),IL-6蛋白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05),低白蛋白血症组IL-6表达明显高于白蛋白正常组(χ~2=2.82 P=0.005)。进展期结直肠癌低白蛋白血症组患者癌组织中IL-6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血浆白蛋白正常组(p<0.01),癌组织中IL-6mRNA相对表达量与血浆白蛋白浓度呈负相关,与血清IL-6浓度呈正相关。PIFmRNA进展期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粘膜组织中无表达。结论:进展期结直肠癌低白蛋白血症患者存在一个由IL-6、TNF-a诱导的急性时相反应,其血浆蛋白代谢紊乱表现以血清CRP浓度增高和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浓度下降为特征;进展期结直肠癌组织中IL-6mRNA和蛋白高表达,无PIFmRNA表达;进展期结直肠癌组织自身分泌IL-6是引起血清IL-6、TNF-a升高的始动因素,与进展期结直肠癌低白蛋白血症形成密切相关。第二部分重组生长激素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增殖及血浆蛋白代谢的影响目的:观察外源性重组生长激素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细胞增殖和血浆蛋白代谢的影响。探讨外源性重组生长激素对荷瘤机体血浆蛋白合成影响及调节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近交系BALB/c雄性小鼠30只,接种鼠结肠腺癌细胞株CT26建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A组)、单纯移植瘤组(B组)、生长激素治疗组(C组、D组、E组)。B组和E组分别在当天到第28天每天给予生理盐水和生长激素皮下注射。C组和D组从第14天起到第28天每天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生长激素皮下注射。每天测定移植瘤大小和荷瘤鼠体重,第28天测定荷瘤小鼠血清生化指标(血糖、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脂)和血浆IL-6浓度,Real-Time PCR法测定小鼠肝脏组织中SOCS-3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移植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结果:治疗组(C、D、E组)荷瘤小鼠实验结束时体重、血浆白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单纯荷瘤组(B组),移植瘤终末体积和重量比较没有差异(P>0.05);血糖、总蛋白、白蛋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小鼠血浆IL-6浓度低于单纯荷瘤组(B组),比正常对照组(A组)高;免疫组化测定移植瘤中PCNA表达发现,PCNA在移植瘤中均有表达,但移植瘤组织中PCNA阳性细胞百分率不同,有显著性差异(F=3.14v=3 P=0.048),E组最高,B组最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小鼠肝脏组织中SOCS-3mRNA表达,小鼠肝脏组织中SOCS-3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7.88 P=0.00),E组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3)。CDE三组SOCS-3mRNA表达增高。结论:外源性生长激素可以改善荷瘤机体的营养状况,促进血浆蛋白合成。短期、小剂量使用生长激素治疗恶性肿瘤所致低白蛋白血症状况是安全、有益的;长期、大剂量使用外源性生长激素可能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外源性GH对荷瘤机体血浆蛋白代谢影响的机制可能与GH上调肝脏SOCS-3mRNA表达和调节IL-6诱导的肝脏急性时相蛋白反应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