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分离纯化及其滴丸制备工艺研究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chine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是姜黄三种主要姜黄色素之一,在针对部分肿瘤细胞及阿尔兹海默症等病症时有较突出效果,但是其同姜黄素类似也具有水溶性低,光稳定性差等缺点,并且相对于姜黄素含量较低,开发难度更大。本课题针对以上内容,分别对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固体分散制剂的制备及体外评价质量标准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持。分离纯化研究中,本文以姜黄粗提物(总姜黄素≥90%)为原材料通过结晶工艺提高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并比较不同展开剂条件下薄层色谱中三种姜黄素Rf值的大小,优选出适用于柱层析洗脱的洗脱剂系统,即以CH2CI2:CH3OH=99:1、98:2及99:3三种梯度依次洗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通过对柱层析过程中的单因素条件考察,选定了拌样硅胶:原料=4:1,径高比=1:9的柱层析分离条件。并确定以乙醇:纯水=1:1时进行结晶时有较高收率并可以获得纯度在97%左右的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晶体。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理化性质研究中,采用质谱分析、核磁共振波谱法、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晶体结构进行鉴定,然后分别对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性状、熔点及溶解性方面进行的考察,证明得到的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结晶为直径10~20μm的片状结晶,水溶解度为0.012μg·ml-1,晶体熔程211~213℃,最后对双去甲氧基姜黄素进行稳定性影响因素初步考察,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可以保持含量稳定,在强光条件(4500±500xL)下,10d降解约8%,因此光照是影响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滴丸制剂工艺研究中,采用单因素考察结合正交分析的方法,分别对滴丸基质及用以促进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溶出的表面活性剂和滴制条件进行优选,最后确定滴速45滴/min、滴制距离11cm、料液温度80℃,冷却剂管口温度35℃,管中温度15℃,管底温度5℃的滴制条件。将滴制得到的滴丸结合差示量热扫描(DSC)、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及x射线衍射法进行评价,证明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在基质中部分以微晶形式分散且整体热稳定性得到提高。滴丸制剂评价及稳定性研究中,建立了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滴丸中的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并确定高湿(90%)及高温(35℃)对滴丸中有效成分含量无显著影响,强光对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滴丸稳定性影响显著,10天降解了约8%,但是在30d室内光照的情况下,降解率仅为1.11%,因此制备的滴丸在短时间内进行包装,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成分不会受到显著影响。
其他文献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由北向南可划分为祁连山断褶山系、柴北缘逆冲推覆构造带、前陆滑脱拆离带及前陆盆地低应变区等四个构造带,且断褶构造的形成时间有自北向南逐渐变新的趋
早在2500年前中国即有了种植荞麦的记载,自西周以来的春秋时期、南北朝时期、唐代、宋元时期、明代等各朝各代均有记载,并且对荞麦种植技术亦有记述,尤其在明代对种植荞麦的
目的评价氯诺昔康与舒芬太尼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8例择期进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予以
针对车轮转角直接测量法在工程实践中角度传感器安装困难且转轴易断裂的现象,结合车轮转向过程,提出了位移式间接转角测量法和四连杆式间接转角测量法。依据位移式和四连杆式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使得越来越多的信息出现在人们面前。如何从中及时准确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信息抽取正是在这样的背
青岛胶州湾地区吹填软土具有含水量大、固结沉降慢、压缩性高等特点,采用复合地基处理这类软土地基比较合理。由于复合地基中应用了刚性或半刚性桩,桩体与桩间土刚度差异较大
良好的国民身体素质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基础,全民健身中心是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重要条件。随着我国全民健身中心公共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政府购买全民健身中心公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逐渐提高,冷冻胚胎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被众多不孕不育夫妻所接受。2014年发生在江苏省无锡宜兴市的冷冻胚胎权属纠纷案,标志着我国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市售番茄和圣女果果实中番茄红素的含量。色谱条件为:Inertsil ODS-SP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乙酸乙酯进行梯度洗脱,乙酸乙
葡萄糖是生命活动中重要的有机分子,研究葡萄糖在太赫兹波段的吸收特性并开展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太赫兹光谱对大分子物质具有特异性,当光谱穿透生物大分子时,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