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姆(1874-1965)是位极富异国情调的作家。他在访问梦寐以求的中国后挥笔写下小说《面纱》。《面纱》以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香港为背景,它因蒙上了中国文化这层面纱而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深邃玄异。毛姆刻画了一个比较成功的现代女性---女主人公凯蒂。她思想独立,追求自由。她的自我成长之旅与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的存在观高度契合。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提出了“自欺”、“恶心”、“自由”的存在主义概念。“自欺”指活在别人价值标准下以及逃避责任的存在。如果我们完全根据他人的价值观来对我们自己进行评判,就会被他人所异化而忽视自我的存在,在他人的注视中僵化自我的存在。另外,人对于自己责任的逃避也是忽视自己存在的表现。萨特的“恶心”暗示着存在的觉醒。一个人若是没有恶心的感觉,那是忽视自己存在的表现。人可以通过不断地自为谋划获得合理的存在空间,即通过给他人创造意义而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萨特的“自由”总是和责任相伴而生。本文从凯蒂对于存在的逃避、凯蒂对于存在的觉醒、凯蒂的自为存在三个阶段对其从“自欺”、“恶心”到“自由”的自我认知过程进行剖析,体现从维多利亚晚期到20世纪20年代英国的社会文化特征。论文导语部分概括了对于毛姆与《面纱》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存在主义进行了简单介绍。正文第一章论述凯蒂逃避自我的存在,折射出她处于自欺状态。凯蒂被别人的意见所僵化而迷失自我的存在。比如凯蒂对于母亲意图的迎合、与妹妹的攀比、把婚姻中幸福的钥匙交给情人唐生等,在注视别人的时候没有反客为主,因而被他人的注视僵化自我的存在。另外,凯蒂在婚姻中采取实用主义和不负责任的态度。凯蒂出于便利选择嫁给了瓦尔特,但是婚后红杏出墙,对自己和他人极其不负责任,遮蔽了自我的存在。第二章论证凯蒂对于存在的觉醒,影射出她以恶心的态度面对自我的存在。凯蒂在法国天主教影响下对于自我地位以及责任意识有所内省。与修道院长相比,凯蒂觉得自己相形见绌,一文不值,并且开始对于自我以及他人的责任意识有所内省。同时,凯蒂在道家思想点拨下对于爱情观和死亡有所反思。凯蒂要求拜访满洲格格以寻求爱情之“道”。韦丁顿对于死亡的乐观态度深深影响了她。第三章阐释凯蒂的自为存在,揭示她达到自由的境界。凯蒂通过祈祷和奉献获得了自我救赎。比如凯蒂身为新教徒却参加天主教的礼拜并且照顾孤儿、做监工等等。通过信仰的重塑和给他人创造意义,她扩大了自己的存在空间。另外,凯蒂对于亲情和爱情全然负责。比如凯蒂对于腹中胎儿来源的如实回答、设法平息即将逝去的丈夫瓦尔特的愤懑,以及主动回归父亲爱的怀抱等等,爱与责任合一使得她获得了自由与崇高。通过分析凯蒂自我认知过程的转变,本文旨在揭示从维多利亚晚期到20世纪20年代英国年轻女性顺应社会的思想历程。她寻求自我存在的合理轨迹力求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折射出当时以国教为主导地位的英国受到外来思想(法国天主教和中国道家思想)的冲击,以及年轻女性如何在三者之间进行思想博弈的状态。表达了毛姆对于工业文明中人与人之间互相疏远这一残酷事实的批判,并希望借助外来文化弥补当时英国国教所缺失的信仰。